香港小人物

大陸移居香港新移民。老話說“井底之蛙”,在內地我隻看到碗口大的天。來到香港,有了比較,才知世界如此精彩。我隻說自己想說的話,不代表任何人。我希望中國好,期望中國有大的智慧,處理好國際關係,學會算大賬,不賭一時之快,能成就大事,令海外的中國人感到驕傲。
個人資料
正文

清明時節想父母:生在福中又知福

(2025-04-02 22:43:16) 下一個

清明即將來臨,我早間運動圈子的幾位廣東和福建朋友,都說準備回老家祭拜祖先,給父母大人燒燒紙錢。他們說拜山是頭等大事,做好了一年順風順水。

我是很認可福建、廣東人對拜山(掃墓)的看法的。
既然回不去,心裡始終裝著這件事。想想,就寫篇文章,在香港憑吊一下父母,寄託一下思念,回憶一下,當年哪個火紅的年代,父母是如何對自己的好,對共產黨的愛,對國家的情,就算是我的一點緬懷。

這些日子,香港也挺熱鬧的。市民們議論的最多的,恐怕就是亞洲首富,香港大亨李嘉誠了。因為他的公司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的業務,被國家點名批評是賣國行為,引發全城轟動,我還是挺有一些感觸的。

聽說李嘉誠先生屬龍,去年才過本命年。老人已經96歲高齡,看來也是養生有道。我的父母都是1928年生人。看來,屬龍的人是不安分的性格。過去老話講“天馬行空,獨往獨來”,可能說的就是龍。龍與我的家庭,還是蠻有緣分的。

我的大兒子和大女兒都屬龍,我姐姐也屬龍,如果包括父母在內,我們周家有5個龍。姐姐和我的兩個孩子,不去說它,但父母這一輩子,的確謹慎為人,小心翼翼倒是真的。
我說幾件蠻有意思的事情:

第一件事:
記得是1968年的秋天,我懵懵懂懂地感覺到,當年的國家是很喜氣洋洋的:人造地球衛星上天;原子彈爆炸成功;“抓革命促生產運動”搞到如火如荼。

當年我也才有8歲,母親作為國家幹部,把我搞到一所比較好的幹部子弟學校——南昌八一小學(現在叫育新小學)唸書。可見母親當年還是很能幹的(雖然她當年隻是一個小幹部)。

據說當年這樣的高幹子弟學校,全國有上千所,隻有根正苗紅家庭的幹部子弟才有機會入讀。很多時候,孩子入讀這樣的學校,是考驗父母的本事。估計當年母親的政治表現是很好的。不然,我肯定沒有機會入讀這樣的高幹子弟學校。用今天的話來說“我沒有輸在起跑線”。

隻是當年自己貪玩不爭氣,小學成績一般般,總讓父母生氣,搞到他們在外沒麵子。但我還是很感謝父母的用心良苦,尤其是我母親,下班後,走到哪裡見同事,都帶上我,可見她對我是寵愛有加的。我記憶中,好像我都已經13歲,母親還帶著我一起睡覺。

“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的小心思,我完全體會的到。撇開當年的意識形態不說,我發自內心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第二件事:
我記得是1973年的春天。農村早已春暖花開,到處都是春耕播種的熱鬧景象。我陪同父母第一次到老家探親訪友。

我清楚記得:
老家人對父母到來非常客氣,更給麵子,搞了一大桌子好菜,還有火腿和臘肉,尤其是家鄉的土缽雞湯,有雞血,豬皮,黑木耳,雞雜,味道真的特別好。我忘記了是哪位長輩給我夾了一隻大雞腿,我卻自己挑了一個雞翅膀,當時父親就及時打破尷尬,並調侃說“這小子喜歡吃活動的”。於是大家都笑了起來。

因此我在家鄉的那幾天裡,所到之處,人家都知道,我喜歡吃“活動”的。當年的確不大懂事和禮貌。現在想起來臉都紅的。

不過老實說,中國農村的人,真的非常淳樸厚道。不僅是我老家,可能全國的鄉下都差不多。改革開放40多年,城市發展日新月異,農村似乎慢了一點,應該有大跨步的發展才是。農村應該盡快富裕起來。至少生活品質不比城裡人差,才對得起農民對國家的貢獻。

但農村人這麼多年都過來了。就說養老問題,基本恪守“養兒防老”沒怨言,非常了不起。這要在國外早就炸鍋了。

所以,我很敬佩父母當年勇敢從家鄉走了出來,才有了我們這一家子人,終於落戶城市工作和生活,以及今天我像做夢一樣在香港養老,安度餘生。老話說“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很感謝父母的當年的人生選擇的。

第三件事:
聽說我出生的1961年,是國家定義的三年困難時期(即是1959年-1961年)。據我母親說,這三年出生的孩子,絕大多數是:母親沒奶水,小孩缺營養。小孩先天不足,後天撫養辛苦,是這三年出生的孩子瘦弱多病的一個標誌。

我記得有一年,我從香港回內地看望父親,在他的小窩,我們就拿出他珍藏的,我姐夫送給他的台灣金門高粱,跟我一起暢飲。酒過三巡,父親跟我說“看到你身體這麼好,我就想到當年給你吃的奶粉管用的。”

父親說,他六十年代初,在廣州做辦事處主任的時候,由於廣州水貨很多,尤其是大罐的克寧奶粉,還比較便宜,就買了不少走私奶粉,藉每年回來探親一次時,交給母親,讓我吃了不少這個牌子的奶粉,少吃了很多米糊。

這件事始終縈繞在我的腦海,以至於來到香港生活後,我還時不時會走到藥房,看看擺在門口的這個品牌的奶粉,算是滿足一下兒時的幸福回憶。我聽藥房老闆說這個英國牌子被瑞士人的雀巢收購了。

我感謝父母在什麼都是政治掛帥的毛澤東時代,還能顧及家庭的利益,尤其顧及我這個嗷嗷待哺的小兒子的養育,買回國家嚴禁的日用食品,照顧自己的血脈,可能是一代一代中國傳統父母的共同心思。

我希望父母在天之靈,能夠福祉我們活著的一代,二代,三代,以及後人。讓我們身體健康,凡事心想事成。
藉此懷念父母的拙文,我衷心感謝我的大哥,二哥,和我敬愛的姐姐,以及大嫂二嫂和姐夫。

感謝大哥,二哥的率先垂範,給我以榜樣的力量。你們的身體力行,做的很多實實在在的孝順父母的事情,老弟我銘刻在心,永生難忘。

祝福大哥、二哥健健康康,平安出行,健康長壽。
感謝姐姐的慈悲為懷和寬厚胸懷,像父親一樣,時刻關心老弟的生活和健康,我一輩子沒齒難忘。我也祝福姐姐身體健康,福壽雙全。

感謝大嫂二嫂和姐夫給我的人生指點,以及悉心關照,你們對我的好,對我的忠告,我感激涕零,我會永遠記住的。祝福你們健健康康,幸福長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Kamchu 回複 悄悄話 適逢4月4號清明節該篇博文應景之作,筆者肺腑感言:憑吊一下父母,寄托一下思念,回憶一下,當年那個的火紅年代,父母如何對自己好,對共產黨的愛,對國家的情,就算是我的一點緬懷。字裡行間這一段描述,文字樸實真情流露己經足夠。
工人 回複 悄悄話 真的是寫的太好啦!古人雲;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人的一生就是這樣,一生就像一個夢。夢醒時就是離開世界的時候了。神人摩西向神禱告:“在你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你叫他們如水衝去,他們如睡了一覺。早晨他們如生長的草,晚上割下枯幹。”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