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人物

大陸移居香港新移民。老話說“井底之蛙”,在內地我隻看到碗口大的天。來到香港,有了比較,才知世界如此精彩。我隻說自己想說的話,不代表任何人。我希望中國好,期望中國有大的智慧,處理好國際關係,學會算大賬,不賭一時之快,能成就大事,令海外的中國人感到驕傲。
個人資料
正文

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撐到最後才算贏家

(2025-02-02 21:57:22) 下一個

特朗普2.0治理模式毫無疑問,是既要做世界老大,又不想做冤大頭。

隻要看看俄烏戰爭,外界再怎麼譴謫,這場戰爭畢竟打了整整三年,目前似乎看不到任何結束的跡象;再看看以色列反擊哈馬斯的恐怖襲擊,聯合國和國際輿論一邊倒的譴謫內塔尼亞胡的霸道行徑;加沙轟炸;人質事件;直到最近才看到雙方勉強停火的臨時協議;還有大大小小的各類國際主義援助計劃和撥款。

你說正義也好,邪惡也罷,該發生的照樣發生;該做冤大頭繼續做冤大頭。一切並不因為人道或人權就不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的玩法真的變了。

我相信,特朗普知道怎麼回事,美國國會兩黨的大佬更知道怎麼回事。也許已經下台的民主黨拜登政府可能也知道怎麼回事,但這個世界似乎不吃拜登軟刀子殺人的紳士玩法的這一套。

中國有句老話“長痛不如短痛”,或“兩害相權取其輕”。美國人今天的現狀,也許應驗了成語“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尷尬局麵。好多事情相信也是一言難盡,事實就是如此。

我相信:美國兩黨以及特朗普政府一定經過審慎的比較,“為了美國再次偉大”,或隻有關稅大棒才能扭轉局勢,增加美國實力。特朗普要學習二戰的羅斯福了。

除此之外,特朗普敢於揮舞關稅大棒,還在於美國人吃準了美國作為全球第一的消費大國地位,沒有哪個國家對美國市場不幹興趣,不想把自己的產品打入美國的市場,一切都是喊一喊而已。

特朗普政府很清楚:早晚一些國家,將徹底屈服於美國的貿易和軍事威脅雙重大棒之下。美國也是豁出去了。

我看到,剛剛上任的美國國務卿盧比奧,一到巴拿馬,就給巴拿馬總統提出了幾條要命的意見。說是意見,其實是最後通牒。還有格林蘭島的收購問題,現就看巴拿馬和丹麥政府的大智慧了。

老實說,要成為全球消費大國其實很要本事的。核心是美元自己印刷,全球發行,世界買單的儲備貨幣的發行機製。一靠國民的消費能力(國民的絕對收入高是重要原因);二靠相當的社會保障機製。兩者可謂缺一不可。貨幣的真正全球化還是很重要的。並非說說而已。

聽說很多美國人不知道什麼叫著貧窮,尤其年輕人更不在乎收入“月月光”的不可思議的消費觀念。怪不得這麼多人非法走線美國。都想過不勞而獲的好日子。

美元如此強勢,至少到今日為止,還沒有哪個國家具有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超然領導地位。

據說,全球國家使用美元結算的貿易結算總量,2024年竟然達到驚人的60%,這是什麼概念?

不客氣說,美元的全球硬通貨幣的一股獨大,以及難於撼動的固如金湯的地位,是特朗普敢於揮舞關稅大棒的底氣所在。儘管美國人已開始喜歡購買黃金作為資產儲備,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加息或減息政策,還是當今世界金融的風向標。

另外,我看到世界貿易和博覽資訊雜誌介紹,美國每年光是舉辦世界級的大小比賽以及各種博覽會,就達到數千場,這還不包括以美元結算的國民消費世界產品的龐大能力。

所以說,美國社會長期以來的國民慣性消費模式,比如龐大的生活用品的貿易順差,要在短時間轉變為貿易逆差,我是不大相信的。

我是搞消費電子產品的。僅是過往一個拉斯維加斯CES(世界消費電子)展覽,一年登陸美國市場的3C電子產品的吞吐量就是一萬億美元。其他的商品估計也是一個樣。

可見,各國廠商都以打入美國市場為全球最後的市場堡壘,這是肯定的。美國社會的驚人的消費能量,以及世界影響力,看看加拿大墨西哥的反應,以及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美國TikTok事件,便知道怎麼回事了。

今早我聽到法廣新聞,說德國總理舒爾茨和英國首相施塔墨都在批評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愚蠢的損人不利己的自私行為,說打關稅戰沒有贏家。

我就想:特朗普也許真的急瘋了,但美國國會兩黨議員大佬們應該是很清醒的。顯然,這樣的批評沒有意義。

究竟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能否幫到美國,目前還有待於檢驗和評估。但各國政府麵臨特朗普這樣玩,自己的承受能力,倒是應該充分評估,必須撐得住才行。

大家都不容易。堅持到最後,挺得住,方是真正的贏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