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兩種很靈驗的事情:
一是正常懷孕的女人,因為一件小事而生氣,以至於動到胎氣,最終引發早產,甚至流產的得不償失的結果;二是上了年紀的人,也會因為一件小事,發了脾氣,甚至惱羞成怒而動了真氣,以至於搞出腦溢血或突發心臟疾病,甚至送掉性命。
我相信,這是人性使然,也是大概率事件,不然我們的華人社會,不會有這種深刻經驗教訓。
可見,小事並非不起眼的無足輕重的事情。很多時候,可能是要命的事情。如果知道這種規律,通常會有防範措施以及應對策略。
所以,我們的老祖宗就有句古話“敬酒不吃吃罰酒”。凡事最好吃敬酒,不要吃罰酒。
這也間接地說明了中國人做事的規矩:
先禮後兵,凡事對你先客氣,隻要大家合作,你好,我好,很多事情便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倘若你不買賬,依然我行我素,不給對方麵子,那就不要怪人家對你採取不客氣的方式了。
這種玩法,從中國社會的朝代更替,無論軍事戰爭,還是內部鬥爭,以至於今天的反腐倡廉,何尚不是如此。這可能是中國人的做事原則,坦白說,應該是權力者的遊戲規則。
什麼叫“敬酒”?什麼又是“罰酒”?
該如何理解這兩種酒的特殊含義。
我的理解:
“敬酒”就是有事時,彼此心照不宣,大家按規矩做就行。當然給你喝敬酒,一定有些考慮和盤算,或不想事情鬧大,雙方受損,希望軟著陸;或希望合作,一起共渡難關。但有一條是很明確的,那就是:給你敬酒的人,表麵雖然客氣,穀子裡是站在你的上方說話的。
而“罰酒”則是一種明顯的居高臨下的高壓方式:可以是暴力;也可以是恐嚇;更可以理解為法律的製裁。到了喝罰酒的時候,是沒有任何自由的。
就拿恆大爆雷這單事情來說,發生於兩年前的事情,為何拖到今天再來處理,明擺著知道怎麼回事,一定是上麵定了敬酒的基本調子,給了一些時間,希望恆大老闆和管理層好好配合國家,把這個地雷妥善引爆,不至於傷及更多的國民以及投資人,一切軟著陸,國家有麵子,盡可能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不要傷筋動骨,搞到國家難做,甚至影響到江山社稷。人家當然要請你吃罰酒了。
說給恆大喝敬酒,這從允許恆大股票繼續在香港股市交易;國內的銀行和金融機構繼續為恆大提供服務;默認恆大老闆可以自由活動,繼續經營企業,公司一切正常運行,控製對媒體對恆大報道的基本調子,都看得非常真切。很顯然是敬酒的方式。
但這幾個月,恆大發生的一係列事情,比如恆大到美國申請破產保護這件事,將債務問題政治化,“胳膊肘往外拐”,搞到當局沒有麵子,引發出中美博弈新的矛盾,在他們看來,你帶了一個非常不好的頭,當然要收拾你了。
所謂“家醜不可外揚”,“槍打出頭鳥”,既然你把家醜外揚了,你不要麵子了,人家自然跟你玩到底了。
老實說,從博弈的成本角度:
“敬酒”階段絕對是最理想的雙贏方式。
因為沒有動到各自的“胎氣”,沒有動到監管者的真氣,凡事都可以溫和低調解決,甚至可以保全到大家的核心利益。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作為務實的做法搞定就行,這也許就是敬酒的好處。
我搞不懂,為何恆大老闆沒有接受敬酒的安排,而要選擇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沒有贏家的方式?是自己夠大,夠強,大到倒不起,還是強到富可敵國的氣概?
如果了解一點清朝的紅頂商人胡雪岩,以及廣州開埠時的十三行的官商伍秉鑒家族的歷史,當年也是很厲害的?他們當年也是富可敵國,人脈一樣通天,財富多到足以和朝廷叫板。結果又怎麼樣?敬酒不吃,後麵的酒一定不好吃了。
而到了罰酒的階段,自然是魚死網破沒有贏家的博弈。
如今,許家印被抓,可見許家印的玩法,動了人家的真氣,動搖到國本,影響到政權,人家當然不跟你含糊了。俗話說“你要人家死,人家讓你先死”。中國一直以來,從統治階級,還是黎明百姓,不都是按照這樣的信條做人做事嗎?
許家印作為中國民企老闆的代表,把他抓起來,無疑具有風向標的意義,無論國家,還是政黨,亦或是民企這個圈子,都是沒有贏家的,隻是2-1還有1,這也許是政權管治的邏輯。為許老闆選擇吃罰酒不值。好佩服許老闆的膽子,兩萬多億債務,還能睡好覺,真是很有本事的。不愧為幹大事業的人。
所以,世上好多事情,人性偉大也好,民主自由也罷,該打誰的板子,該數落誰的罪過,站在對方的立場,你便想得很明白:大家都在維護自己的利益,你沒有錯,他也沒有錯,誰也沒有後悔藥好吃了。
你去做了,你覺得值就值了。他如何對你,也沒有什麼好說的,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眼不見為淨。保持自己的心靈安靜,看世界有判斷,不會人雲亦雲,有比較,有思考,不犯低級錯誤,待在一個相對安全,資訊開放的地區生活,就非常不錯了。還想怎麼樣啊?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隻要身體好,大腦能想事,就耐心靜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