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又在炒陸戰第一師哈,沒辦法,隻好把俺以前寫的陸戰第一師的事跡再炒一遍

(2023-05-02 15:16:27) 下一個

海軍陸戰隊第一師

 

《長津湖》電影一出來,網上又是吵吵不休哈。中方這邊猛料已經被扒了不少了哈,美方那邊了,居然有1450煤球說陸戰第一師都是新兵蠟子,所以仗沒打好情有可原。然後又有扣心一問:長津湖如果美軍再多堅持三天,會怎樣?要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哈。那麽我們今天就來扒一扒彼方,美軍陸戰第一師的料,看看這陸戰第一師是個什麽貨,是不是真的是那麽不堪一擊。然後再來看看這些疑問是不是有意義。

 

資料來源嗎,基本上還是維基百科為主。如果有不準的地方,別找俺哈,請出了門轉彎直接去找維基百科好哇。好了,閑話少說,還是說正事。

 

要說陸戰第一師,就先得從美國海軍陸戰隊說起。為什麽呢?且請聽俺慢慢道來。

 

要說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是陸海空三軍,或者海陸空三軍哈,但美國不是。美國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五軍,到了二十一世紀,來了一個什麽都懂的懂王,腦袋一拍,就又添了一軍:空間軍(Space Force),於是美國的軍隊(United States Armed Forces)就變成了六個軍種了哈。那麽之前有哪五個軍種哩?

 

就說吧,美國在1776年獨立建國之前,就建立了大陸軍,1775年6月14日建立了大陸陸軍(Continental Army),1775年10月13日建立了大陸海軍(Continental Navy),然後就是1775年11月10日,建立了大陸海軍陸戰隊(Continental Marines)。看到了吧,不是空軍,而是海軍陸戰隊,是美國曆史上的第三個軍種。至於已經有了陸軍,還要海軍陸戰隊幹嘛?美國人對此的解讀不一樣哈,就是海軍陸戰隊是進行兩棲作戰,人在艦船上,從海上攻擊敵人,但攻擊對象是在陸上,比如搶占海島或是港口要塞啥的,跟陸軍從地麵發起攻擊作戰還不完全一樣,這個我們後麵還要說到。至於為什麽要完全建一個軍種,而不讓陸戰隊隸屬於海軍,就跟海軍航空兵屬於海軍一樣,這就是美國人對此軍種很看重啦。獨立建軍種,就意味著有獨立的指揮係統,上至參謀長聯席會議,當然美國總統是最高總司令。

 

獨立戰爭在美國1776年建國後還繼續在打哈,直到1783年簽了《巴黎協議》(Treaty of Paris),正式結束了美國獨立戰爭,大陸軍才在1784年就此解散。但隨後美國國會就在大陸軍的基礎上,建立了美國的國家軍隊(United States Armed Forces),1784年6月3日建立了美國陸軍(United States Army),1794年3月27日建立了美國海軍(United States Navy),然後就是在1798年7月11日建立了美國海軍陸戰隊(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所以海軍陸戰隊還是第三個建立的軍種。第四個軍種呢?還不是空軍,而是海岸防衛隊(United States Coast Guard)。最先是1790年8月4日成立的Revenue Cutter Service(稅收局?),後來和美國救生局(United States Life-Saving Service)合並, 於1915年1月28日建立海岸防衛隊。那空軍呢?要晚多啦,一直到二戰以後的1947年9月18日才正式建立。所以電影《珍珠港》(Pearl Harbor)裏轟炸東京的轟炸機和飛行員,是屬於美國陸軍(US Army)的。其實轟炸東京以前就拍過電影,不過這段曆史太神奇,所以電影《珍珠港》就把這個題材又熱炒了一遍。然後就是前麵已經提到的空間軍,是為六個軍種。那國民衛隊(National Guard)呢?國民衛隊是美國陸軍和空軍的預備隊。

 

所以呢,相對於美國曆史,美國海軍陸戰隊是一個很“古老”的獨立軍種,他們棲身於海上(艦船上),但執行的任務卻在陸地上,當然陸戰隊最早的任務,還包括保衛艦長和艦上的其他軍官,順便也幫著開開大炮什麽的。關鍵就是美國人意識到了,要實現海上霸權,最後還是要有人到陸地上去實施運作哈,這個任務就是由海軍陸戰隊去完成。

 

再就是海軍陸戰隊的戰鬥作風也和陸軍不同哈。美國陸軍是老爺兵,在戰鬥中前進遇到阻力,通常的辦法就是先趴下,避避風頭,呼叫火力支援,不管是空中飛機的對地攻擊還是地麵炮火的覆蓋打擊,總之是等到支援火力把前麵的障礙清除幹淨了,再繼續前進。陸戰隊沒有這個奢侈,趴在海灘上,自己很容易就被敵方的炮火覆蓋,後退就是下海喂魚,所以隻能向前,向前進,戰鬥作風要比陸軍硬朗多了。

 

好了,扒了海軍陸戰隊,就該來扒扒陸戰隊第一師了(1st Marine Division),簡稱陸戰第一師。抄一段硬文維基百科:

 

It is the oldest and largest active duty divi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representing a combat-ready force of more than 19,000 men and women. It is one of three active duty divisions in the Marine Corps today and is a multi-role, expeditionary ground combat force. It is nicknamed "The Old Breed".

 

看見了吧,陸戰第一師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現役三個師中最老的和最大的一個師,有19000多人。陸戰第一師是有著光榮的傳統,和輝煌的戰績的。從陸戰第一師出來的也是身手不凡。去查一下陸戰第一師的各任師長名單,就看到了James Mattis,嗬嗬,還記得這位麽?“瘋狗”馬提斯啊!懂王提名他做國防部長,但是沒二年他就辭職不幹了,當然懂王說是他把馬提斯給火了的哈。

 

陸戰第一師於1941年2月1日在德克薩斯號戰列艦(USS Texas)上正式成軍,之前,是陸戰第一旅,隊伍就是這麽不斷壯大哈,但陸戰第一旅幾乎沒有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戰。陸戰第一師成軍後,就在太平洋戰場作戰,參加了太平洋戰場的數個重大戰役,包括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Guadalcanal campaign)、側手翻行動(Operation Cartwheel)、貝裏琉戰役(Battle of Peleliu)和衝繩島戰役(Battle of Okinawa)。值得一提的是衝繩島戰役,陸戰第一師先是和陸戰第六師一起從衝繩島北麵登陸,一路上過關斬將,進展順利。倒是從南邊登陸的陸軍24軍遇到了很大的困難,進展不利。於是陸戰第一師又被調到了南麵,替下了陸軍第27步兵師。陸戰第一師和日本第32軍一直鏖戰到最後,直到把全島清理幹淨。陸戰第一師在二戰中一共得到了三次“總統傑出單位表彰”(Presidential Unit Citation,PUC),分別是因為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貝裏琉戰役和衝繩島戰役的出色戰績,所以陸戰第一師是一隻戰功顯赫的軍隊。

 

陸戰第一師在日本投降以後還在中國駐紮了一段時間,主要是幫助遣返投降的日軍和日本僑民。他們駐紮在河北山東一帶,保衛鐵路、橋梁還有倉庫等重要設施,還和解放軍有過摩擦哈,嗬嗬。

 

朝鮮戰爭開打後,陸戰第一師被調去在仁川登陸行動中打頭陣。當時陸戰第一師被編為第十軍(X Corps)的一部分,軍長是阿爾蒙德少將(Major General Edward Almond)。Almond,不就是杏仁嘛,記住這個名字哦。這個第十軍(X Corps),也有一個故事。在計劃仁川登陸的過程中,因為要保密,就把參與這個行動人稱之為“力量X或未知力量”(Force X)。後來發現“未知力量”這個名字很不好用,因為陸軍操作手冊裏沒有“未知力量”這個詞,所以後勤就沒法運作。於是麥克阿瑟元帥(General of the Army Douglas MacArthur)就問他的參謀長阿爾蒙德少將,阿爾蒙德想起了二戰中麥帥手下曾經有個第十軍(X Corps)在太平洋戰場作戰,而未知數“X”和羅馬數字“十”是同一個字母,就說幹嘛不叫第十軍(X Corps)?麥帥一聽龍顏大悅,嗯嗯,甚合孤意,那就叫第十軍,你就做軍長!於是就有了第十軍,阿爾蒙德少將,或者說杏仁少將,於是就做了軍長。第十軍屬下有陸戰第一師和陸軍第7步兵師,還有陸軍的其它一些單位。所以第十軍是臨時編成的,屬下的兩個主力師一個是海軍陸戰隊,一個是陸軍步兵師,互不相屬,好像以前也沒有合作過,那麽協調就成了問題。當然更大的問題,還在於軍長本人,杏仁少將。

 

這位杏仁少將是個老兵,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一生也遇到了三個貴人,第一個是馬歇爾元帥(General of the Army George C. Marshall)。因為馬歇爾元帥的賞識,杏仁很快就在他大多數同僚之前被提拔到了準將(brigadier general),還被任命為第92步兵師的師長。不過這個第92 步兵師的戰績不咋樣,杏仁師長把這個推諉給一個原因——第92步兵師的士兵主要是黑人。杏仁還有一些言論都在維基百科中記著,有興趣的自己去看吧。1946年杏仁被調到麥克阿瑟元帥手下做人事主任,這個位子一般就是上升道路上的死胡同了。不過杏仁表現得很積極,很快又獲得了麥帥的賞識,成了第二個貴人。等到麥帥手下參謀長的位置空出來後,杏仁就順理成章地坐上了參謀長這個位置。接著呢,又坐上了第十軍軍長的位置。

 

不過這個杏仁少將是個極端狂妄自大的家夥,他和當時的陸戰第一師師長史密斯少將(Major General O. P. Smith)很不對付,一點不把人放在眼裏,當著史密斯的麵叫人“兒子”(son),盡管他就比史密斯年長10個月。這要是老中的話,你要這麽當麵叫人家,人家老拳或者大耳刮子大概就要上來了。當然這在沒大沒小的美國,意思也就一般般啦,差不多也就是“小子”的意思吧,不過侮辱性還是極強的。不過你要是真有能耐,人家也就認了。問題就是史密斯跟他軍階同級,都是少將,不過就是因為麥帥的關係,讓他做了軍長。然後就是杏仁是陸軍,雖然也在海軍戰爭學院(Naval War College)進修過,但對兩棲登陸作戰是一竅不通,居然在計劃仁川登陸時還問了兩棲作戰車(amphibious tractors)能不能浮起來這種吐納一夫的問題,這就不能讓人信服了。而且杏仁跟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Lieutenant General Walton Walker)的關係也非常糟糕,這也導致了跟西線的第八集團軍沒有協調的戰略錯誤。

 

再回頭來說陸戰第一師,仁川登陸打頭陣。說那裏的潮汐情況是陸戰第一師遇上的最艱難的一次,但陸戰第一師還是登陸成功了,而且在岸上站住了陣腳。接著陸戰第一師去攻打漢城,今天改叫首爾啦。在占領了首爾之後,陸戰第一師作為第十軍的一部被運到了朝鮮的東邊,於10月26日在元山再次登陸,也就是誌願軍正式入朝的第二天哈。第十軍在東邊,第八集團軍在西邊,一齊往北猛攻。麥帥的計劃是聖誕節前打到鴨綠江邊,結束整個戰鬥哈。杏仁軍長的命令是向前向前向前,“我們還是進攻,要一直打到鴨綠江邊。別讓一幫中國洗衣工擋住你。”(We're still attacking and we're going all the way to the Yalu. Don't let a bunch of Chinese laundrymen stop you.)這個中國洗衣工(Chinese laundrymen)也是有出處的,當年中國移民在加州淘金潮和修完北美鐵路之後,特別是《中國移民排除法》(Chinese Exclusion Act)通過以後,在美國基本上隻能幹兩件事,開中餐館和洗衣店,所以杏仁軍長的眼中,也隻有中國洗衣工。

 

但是陸戰第一師師長史密斯少將要謹慎得多,他並沒有服從杏仁軍長的命令,急著冒進,而是小心前進,前進速度幾乎慢到了抗命的程度。史密斯還一路上設立了後勤補給站,還建了個臨時飛機場。這些到後來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等到史密斯的陸戰第一師到了長津湖邊,他們和誌願軍的第九兵團相遇了。

 

史密斯一生中最值得記的一筆,就是率領陸戰第一師在長津湖突圍。再抄維基百科:

 

He is most noted for commanding the 1st Marine Division during the Battle of Chosin Reservoir, where he said "Retreat, hell! We're not retreating, we're just advancing in a different direction. "

 

啊?不懂硬文啊?木關係,有雇狗翻譯嘛:

 

他最著名的是在長津水庫戰役中指揮海軍陸戰隊 1 師,在那裏他說:“撤退,見鬼去吧!我們不是撤退,我們隻是朝著不同的方向前進。”

 

嘿嘿,看見了吧,“朝著不同的方向前進”哈。陸戰隊隻有前進,沒有撤退!朝著不同的方向嘛,呃呃,這不就是“轉進”嘛?感情這“轉進”,是有來頭的哈?不過話說回來哈,就是他們朝著南邊轉進的時候,也還是有誌願軍在不斷阻擊,所以也不是輕鬆走過場哈。

 

但不管怎麽說,史密斯師長的指揮,在長津湖戰役轉進中保住了陸戰第一師,也保住了第十軍。詳情俺就不多說了,有曆史記載,還有電影哈。

 

值得一提的就是長津湖戰役打到最後一天,2000多彈盡糧絕,幾乎喪失戰鬥力的誌願軍追逐美韓聯軍一直到興南港周邊,那裏集結了十萬多美韓聯軍,但是他們隻是瘋狂阻擊誌願軍繼續追擊,保證後撤的軍隊能登上艦船後撤,並沒有反攻的企圖。所以那些靈魂的拷問啊,像比如說美軍再多堅持三天啊,或者幹脆美軍怎麽不反攻殺個回馬槍啊?都是椅子將軍在溫暖的沙發中YY,沒有任何現實意義,因為曆史沒有如果。

 

那麽還是要問,為什麽?為什麽美軍沒有繼續堅持,更沒有反攻呢?有絕對的製空權,有空中飛機支援,海上有艦船的炮火支援,有強大的後勤,有足夠的兵力,但是聯合國聯軍還是決定轉進,在興南港從海路轉進到了南邊的釜山。關於這個問題,恐怕好多人都在尋找答案,俺倒是想起了孔老夫子的一句話:

 

《子罕篇》9.26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不同的是,麥帥還在,杏仁軍長還在,陸戰第一師的帥還在,史密斯師長還在有效地指揮。但是軍士匹夫們的鬥誌全都沒了。麥帥一聲令下,撤!匹夫們的腦子裏,大概隻有轉進,隻有怎樣才能盡快逃出這個鬼地方。所以他們在逃跑的路上,不對,應該是轉進的路上,意誌還是很堅決的,執行力也非常強,隻是前進的方向不再是北麵的鴨綠江,而是南麵的興南港。在水門橋,誌願軍三次炸斷了水門橋,最後連橋墩都炸掉了。但美軍是直接從日本空運來了鋼橋組件,再次搭起了鋼橋。史密斯之前建的臨時飛機場,在這裏起了很大的作用。

 

當然那個杏仁軍長在這時不知道哪裏去了哈,西線的第八集團軍更慘,軍長沃克中將的吉普,被後撤的韓軍卡車迎頭撞上,沃克將軍就此喪命。

 

長津湖轉進後陸戰第一師繼續跟著第十軍留在朝鮮戰場,但沒再參與到重大戰鬥中。長津湖轉進倒是讓他們又得了一次“總統傑出單位表彰”(Presidential Unit Citation,PUC),但是這以後,維基百科就沒再提有什麽傑出的表現了。

 

杏仁軍長在長津湖戰役後還繼續當他的第十軍軍長,因為沃克中將的繼任,第八集團軍的新軍長李奇微中將(Lieutenant General Matthew Ridgway)還是蠻喜歡杏仁軍長的膽大妄為,所以李奇微中將應該算是杏仁軍長的第三個貴人吧,但是李奇微也覺得杏仁需要有人節製。1951年2月,杏仁軍長還被提升為中將。1951年7月,杏仁中將被調往美國陸軍戰爭學院(United States Army War College)當院長,直到1953年1月31日退休。退休以後杏仁在保險業做事,直到1979年去世。所以以後有人到你家賣保險,還真得問問以前是什麽軍銜哈。俺就碰到過一位,在軍隊裏做了25年的工程師,然後退休下來繼續賣房貸,掙一份豐厚的退休金再掙一份工資,嗬嗬。

 

史密斯1951年5月被調回美國,做在加州的彭德爾頓海軍陸戰隊基地(Marine Corps Base Camp Pendleton)司令。1953年被提升為中將,做大西洋艦隊海軍陸戰隊司令(Fleet Marine Force, Atlantic),一直到1955年9月1日從這個位置以上將軍銜退役。

 

從史密斯和阿爾蒙德兩人最後的待遇看,阿爾蒙德後來有點失勢,最後沒能升到上將才退休。

 

最後就是想說陸戰第一師是一個作戰能力很強的部隊,什麽新兵蛋子戰鬥力不強啥的解釋,都是托辭。誰都知道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新兵是一直在不斷輪轉補充的,但是一支軍隊,是有自己的風格和傳承的。而且陸戰第一師在開頭的仁川登陸中的表現並不差,但是長津湖一戰,整個失去了鬥誌。

 

那麽誌願軍呢?是什麽支撐著他們,不畏嚴寒,不畏饑餓,不畏武器裝備簡陋,一直追到了興南港邊呢?恐怕不是理性思維能解釋的了。鋼鐵的意誌,嚴格的紀律,前赴後繼的無畏精神,我找不到更多的詞了。

 

寫於2021年10月25日誌願軍入朝71周年之夜。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Armed_Forc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eaty_of_Paris_(178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ational_Guard_(United_Stat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1st_Marine_Divis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X_Corps_(United_Stat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dward_Almon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ouglas_MacArthu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orge_C._Marshal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liver_P._Smith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lton_Walker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順序是否有要求 回複 悄悄話 麥帥和當時的美軍將領太輕敵了, 麥帥一直在東京喝紅酒抽雪茄。 麥帥的目地東西線的鉗型戰略把laundrymen 包抄了。 做夢也沒想到被洗衣人分割包圍了。 美軍的空軍一直在偵察, 所以中國軍隊都是晩上行軍,潛伏在長津湖周圍的戰略要地。所以才有冰叼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