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唐宋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唐宋韻》14. 《長相思 · 一重山》 李煜

(2023-04-07 05:23:10) 下一個

《長相思(1) ·一重山》

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

山遠天高煙水(2)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

塞雁(3)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4)閑。

1. 長相思:詞牌名。

2. 煙水:籠罩著霧氣的水麵。

3. 塞雁:塞外的大雁。

4. 風月:風聲月色。也可理解為風情、情愛。 

 李煜(937-978年),五代時期南唐末代君主、詩人、詞人、書法家。李煜籍貫徐州彭城(今江蘇省徐州),生於江寧府(今江蘇省南京),原名從嘉,字重光,號鍾山隱士、鍾鋒隱者等,為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後,尊宋為正統,歲貢以保平安。後雖進一步自去國號、貶損儀製等,南唐依然為宋所滅,李煜被俘。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李煜死於東京(即汴京,今開封),追贈太師,追封吳王。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

李煜在書法、繪畫、音律,詩文等方麵均有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本朝前輩的影響,語言上多用口語和白描,不飾雕琢,但其作品卻有獨特的優美感和表現力。其亡國後詞作題材更為廣闊,含意更加深刻。李煜的詞在晚唐五代詞中獨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王國維說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這是對李煜詞的承上啟下的曆史價值的概括。

李煜有《文集》30卷、《雜説》百篇 ,均佚。南宋學者陳振孫編《直齋書錄解題》中有《南唐二主詞》1卷,錄李煜詞34首,後人又增加10首(部分有存疑)。此外李煜還有十幾首詩存世,但藝術價值遠不及詞。李煜詞雖然存世數量不多,但多有精品和佳作。

詩詞作品影響力總體評分: 7

宋雨:李煜的詞作大致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前期為公元975年之前,即南唐被宋朝滅國之前。李煜共居南唐皇位14年;後期從975年被俘押至汴京到978年被殺,僅三年。但其後期短時間裏所作的詞的質量總的來說要比前期好得多。李煜之所以被尊為詞帝,就在於他後期的幾首流傳千古的名篇。

唐風:李煜的學識不可能在成為階下囚之後有質的飛躍。他遣詞造句的能力也不可能突然有巨大的提高。但是國破家亡之後,其詞作的立意和表現方式卻有了極大的改變,拋棄了之前的奢靡之風和男女之情,代之以抒發懷舊傷今的亡國之痛。這樣的主題與他高超的創作水平相結合,其作品便了震撼人心的魅力。

宋雨:李煜早期的作品多描述宮廷生活,風格綺麗,比如他的《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又如《玉樓春》中說“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鳳簫吹斷水雲閑,重按霓裳歌遍徹。” 這是描述宮中美女如雲的歌舞表演。雖然這樣的詞也率真自然,顯示其詞作技法高超,但縱情腐朽之氣注定使之難成佳作。如果李煜沒有後來的被俘經曆,而是在南唐皇位上終其一生,那麽他充其量是一位不錯的婉約派詞人,但無法完全脫開花間派的影子。

唐風:雖然過著窮奢極欲的帝王生活,但李煜也是一個對悲愁情緒敏感的人。因此他的詩詞也不完全限於男歡女愛和醉生夢死,他也有體恤悲苦、傷春悲秋的作品。《長相思•一重山》便是這樣一首小調。前人又在本詞的詞調下題作“秋怨”,的確切中主題。

宋雨: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  -- 有人指出第三句不是很好,前兩句寫山,第三句緊接著還是寫山,有沒有更好的表達方法呢?

唐風:我覺得這樣寫可以啊。李煜寫這首詞的時候肯定也有考量,他應該是認為接著用“山”不是問題。如果非要避免“山“字再度出現,改成“雲淡”好了。另一個辦法是寫成“塞外天高煙水寒”,然後把下麵的“塞雁”改為“鴻雁”。但也不一定明智。注意第二個字須是仄聲字。

宋雨:重重的山巒,進一步把人的思緒引向遙遠的地方。那裏山高水遠,水麵上籠罩著寒冷的水霧,幾分淒涼。 “相思秋葉丹”從字麵可以理解成相思之情濃得像秋天的楓葉那樣紅。進一步理解成相思像火一樣熱烈,這樣你認為合理嗎?

唐風:這也是書本上和網頁上的一般解釋,我想是可以的。當然,用紅楓葉去形容相思,不一定非要是熱烈,也可以是堅貞、深沉、純情等。比如紅豆寄相思,就與熱烈毫無關係。當然王維寫“紅豆生南國”是寫給好友、音樂家李龜年的,也並不是愛情詩。

宋雨:整個上片是寫遠景和由此帶來的思念之情。而下片開始目光卻始於眼前。“菊花殘”並不是一個美的意向。作者為什麽這麽做呢?

唐風:他是用與季節吻合的一個短暫的花期,表明時光荏苒對於生命的殘酷 -- 轉眼之間,靚麗蓬勃的生命就到了殘年。詞中的思婦望眼欲穿,等來的卻隻有塞外南歸的大雁。

宋雨:菊花開,菊花殘”這讓我想起“雨打殘荷”,夏天裏“接天蓮葉無窮碧”,荷花盛開。秋天到來荷葉凋零,隻剩殘荷了。你喜歡自然攝影,一定對殘荷有印象。

唐風:是的,我拍攝過殘荷,可以從中體會到悲切之感。用花開花落來表明生命短暫、韶華易逝,是詞的重要主題之一,李煜在這裏將它與征人婦的思念和怨恨結合起來,頗具匠心。

宋雨:等待到最後依然是“塞雁高飛人未還”,婦人的相思從“楓葉丹”變成了“風月閑”。失望太多,最後也就無所謂了。對於“一簾風月閑”,“標準”的解釋是“一輪明月照在簾子上,隨風飄動”,你認為這樣的解釋合理嗎?

唐風:這是字麵的解釋,當然可以。而且這首詞是收在小學語文課本裏的,也許解釋得“純潔”一點兒更好吧。不過,我個人認為“一簾風月”與秦觀《八六子》裏的“一簾幽夢”其實有類似的含義。“風月”暗指幽思與情愛,“一簾風月閑”意思應該是滿懷的情愛無所寄托。

宋雨:我同意你的看法。“簾”其實既是一個看得見的分界線,分開室內與室外;也是一個看不見的分界線,分開內心的幽情與可見的行為。而且,上闋的相思熱望與下闋的幽情自生相對應,也是符合邏輯的。

唐風:李後主的時代已經過去一千多年了,我們當然無法得知他當年寫下“一簾風月閑”時,究竟是哪一層意思。其實這也是我們讀詩詞的美妙之處。詩詞與文賦不光是有韻與無韻的區別。有時品詩詞猶如看現代派繪畫,某處是否有隱喻和象征,以及這些象征是什麽,都取決於觀賞者的自我解讀。

宋雨:“閨怨”是古詩詞重要的題材之一。它大多以思婦的傷春懷人為主題,抒發女子在特定生活境遇和社會環境下對長期離家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其中又常常夾雜著惆悵、失落、怨恨等複雜的心理狀態。古代詩人、詞人絕大多數為男性,因此閨怨詩詞多為男人假借女性的口吻寫就的,故稱“代言體”。

唐風:勿需代言,直抒胸臆的女詩(詞)人,當屬李清照莫屬。她的《一剪梅》和《鳳凰台上憶吹簫》都是閨怨詞的佳作。尤其是前者的下闋,“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是流傳千古的名句。

宋雨:作為南唐的皇帝,李煜與思婦的生活是完全是沒有交集的。僅僅憑借對他人作品的閱讀,他便能夠做到情感移入,並寫出這樣一首優美的代言體詞,也是不簡單的。從寫作技法來講,本詞比大多數其他閨怨詩詞都更加空靈而抽象。它對思婦的形象沒有任何描述,對其背景也沒有任何交代,隻是通過其目光所及的景物,來烘托秋思和秋怨的淡淡情愫。這種高超的構思和表現能力,足以使得本詞成為一首閨怨詞的佳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