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雲月

江流天外,月湧雲頭。 扁舟一葉,酹祭悠悠。
個人資料
江天雲月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致命的自負與輕信 —— 也談魯迅之死 (中)

(2025-06-13 07:02:20) 下一個

(接上文《致命的自負與輕信 —— 也談魯迅之死 (上)》)

聊罷須藤530這個渣德庸醫,接著聊魯迅為何會對他輕信。 

魯迅有此輕信之誤, 原因在於魯迅骨子裏的自負。 

自負是知識精英和成功人士的通病, 因為這些人在智商、學識、見聞和成就方麵確實有自負的資本, 所以恃才傲物往往會成為他們的第二人格,盡管這並不妨礙他們在待人接物時也能表現出某種謙遜和溫和, 但那往往隻是一種浮表的假麵而不是他們的骨相。

先須明確,知識精英的“自負”並非一定是惡德,這一點 後麵還會談到。

但對於陌生的知識領域,由於被優越感“封閉”住的自負心理,會讓一個人過度相信自己的聰明和判斷, 從而失去了自我質疑、自我修正和完善的動力,所以,這時候 自負就一定會變成一個壞東西,往往會釀成本可避免的個人、甚至一個群體的災難, 老毛如果當年不對自己並不懂的經濟領域過於自負, 就不會給中國帶來大躍進那段人間煉獄!

魯迅對事物的洞察力是毋庸置疑的超一流水準,  但魯迅的固執和自負世間也罕有其匹,否則他也就不能成為常常異調獨彈的曆史符號。

魯迅早年曾在日本仙島醫學專科學校學了一段醫學,但整個過程很有點憋氣, 最初因為語言障礙,他雖然學得認真,但成績並不好,處於班級的下中遊, 後來因蒙藤野先生的青眼、吃了小灶, 魯迅的成績才提高到的中上等級, 但卻因此又被看不起中國人的日本同學懷疑藤野先生事先對魯迅透露了考題,魯迅憤懣之餘,又感憤於中國人的自我尊嚴的意識麻木與牛馬家畜沒有多大分別, 乃轉而棄醫從文,從此以“改變他們的精神“為事業。(詳見魯迅《藤野先生》和《呐喊自序》)—— 所以魯迅的所謂醫學知識也僅止於基礎醫學部分, 並未涉獵臨床醫學。

但因為有了這番經曆, 魯迅潛意識中就暗生了兩種心理認定, 其一是魯迅相當佩服日本那一套嚴格的醫學教育模式,認定這種醫學係統培養出來的醫生都值得信賴,遠遠超過了中國醫生的水準, 這就種下了他輕信須藤530的前因。 其二是他以為自己雖然沒有讀完全部的醫學課程畢業,但食髓知味,憑自己的聰明一定也已經明白了醫學的肯綮,因此魯迅對醫學上就較之常人, 頗多了一點自負的心理, 比如他的許多文章、通信中,涉獵到醫學問題時語氣都相當篤定,平時也常對親友家中頭疼腦熱的常見病發表意見或者推薦藥物, 比如魯迅曾經的弟子徐懋庸(後來與魯迅鬧翻了,但他一直沒有改變對於魯迅的敬愛)就曾在他的回憶文集中提到他曾幾次遵循魯迅的醫療建議治療自己和孩子的毛病,效果還不錯,以至於他一度還養成了身體有恙就在方便時“問問先生“的習慣, 而每次魯迅似乎都能給出令人滿意的意見。

魯迅當然有醫學天賦, 如果他有機會在臨床大內科、大外科磨練一兩年, 以他的醫學領悟力,一定也會成為一代良醫。可惜的是上天沒有賜給魯迅這種經曆, 所以, 他引以為據的那點醫學基礎知識, 就隻能讓他對臨床醫學的理解停留在隔鞋瘙癢的層次—— 但可怕的是他卻以為自己已經很懂了。

這就比完全不懂醫學的人更危險, 因為後者畢竟會想到在危急時刻要上醫院,不能死在家中,而魯迅卻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須藤530一個人的身上, 須知魯迅並不是那種不在乎生死的世外高人, 到了最後一刻他的求生欲仍然強烈, 還一直熱望著生命的轉機, 魯迅夫人許廣平回憶魯迅最後一夜的文章在這一點上寫得非常富於細節,專門提到魯迅在最後的那幾個小時的彌留中,當許廣平給他擦汗時, 還一次次緊握許廣平的手, 許廣平最初幾次還會回握回去,以寄托彼此的信心, 但到了後來魯迅每次的這個動作都讓她悲淒心碎,以至於她都不敢再去觸碰魯迅的手,直到魯迅失去意識!

大家也許已經從許廣平描述的這個細節中發現問題了:兩個如此熱愛生命的頂尖的知識精英,為什麽在 從魯迅發病到逝世這整整一天的時間內, 都不約而同的忽略了一個基本常識:叫救護車送醫院搶救。魯迅的消瘦身板就幾十斤重,  搬動起來是連許廣平都能完成的工作。

大好的救命時機為何如此白白錯過? —— 根子就是他們潛意識中都有著根深蒂固的自以為是的自負!許廣平骨子裏對魯迅懷有的愛情是發源於那種五體投地的崇拜心理, 在許廣平的眼裏魯迅是超然而偉大的存在, 魯迅的醫學觀毫無疑問要強有力的左右她的認知,因此,  魯迅和許廣平兩個人就都深信, 經過嚴格訓練的、日本正規醫學院畢業的須藤530,就是當時中國最好的醫生了, 如果連須藤都束手無策,當時的上海上也就再沒有能夠治好魯迅的醫生了。 

有一條顛撲不滅的基本原理: 一個人一旦對自己的非專業領域自信過甚(自負), 即使深刻如魯迅先生,許多時候就必然會無視“紙上得來終覺淺“這句話的真髓。 如果魯迅有一點點大醫院搶救室的直接甚至間接的經驗,哪怕是做為家屬陪護看過幾次那種醫生聯合查房會診、 集體救治重症複雜病患的陣仗, 就一定會想到, 魯迅氣胸發作後的呼吸困難,已經遠遠超出了任何私人診所所能施展手段的範疇, 而在大醫院, 卻也許隻不過是需要一個年輕的外科醫生半個小時就能解決的問題!—— 這就是見識,切切不要把 聰明智慧等同於見識, 見識隻能 來自於經曆的錘煉。

視頻:葉劍英反炒魷魚的故事//開新朝力拒擔綱, 葉參座自況陳平—— 細說1958年整肅粟裕之謎45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Mary888 回複 悄悄話 病句剛發現“那些孩子孜孜於拜偶像搞巫術的、拜達爾文馬列的,還在那麽甘於落後、甘於成為魔鬼詭計的犧牲品、甘於拜魔鬼這個將整個人類騙入永死永刑的家夥嗎?”

應為“還在孜孜於拜偶像搞巫術的、拜達爾文進化論的人們啊,你們還要那麽甘於落後於世界之林、甘於成為魔鬼詭計的犧牲品、甘於拜魔鬼這個將整個人類騙入永死永刑的家夥嗎?”
Mary888 回複 悄悄話 我已經回複了你的悄悄話,很高興你的真心交流,希望神多多賜福帶領你!

其實是神自己要通過我對你說這些話,卑微的我很榮幸成為他聖靈聖言的傳達者;照我的本性,有這時間不是吃喝就是賺錢,哪會花時間精力關心神與別人!但是耶穌的精神=靈改變了我,將我變成像他的新人(但還不完全),我就不再以那些欲望的事、世俗的事勞心勞力,而是為神打工了,神也必會供應與賜福,聽他的話就不為明天憂慮了。
Mary888 回複 悄悄話 “魯迅氣胸發作後的呼吸困難,已經遠遠超出了任何私人診所所能施展手段的範疇, 而在大醫院, 卻也許隻不過是需要一個年輕的外科醫生半個小時就能解決的問題!”——非常正確!
越是誠實審慎的人,那怕學問再大,也很難自負,因為經驗會多次告訴他:人算不如天算。這些經驗是耶穌基督賜給愛他之人,使他們習慣於反省、周全地思考,從而能更加堅信耶穌,不盲信自己與任何人。

此外,西語中的“精神”與“靈”是一個詞。靈是有生命的,永存的,不管他們是屬神的還是墮落成的汙靈魔鬼。精神則是人的主觀意願,生命的成分讀不出來了。

魯迅想改變人的“靈”,但事實是,沒有聖靈的幫助、沒有耶穌的憐憫、恩典,人的靈都臥在魔鬼手下,靠人自己的力量根本改變不了,最多是改了貪吃、多了吝嗇的改變,仍然是活在罪中。人信靠耶穌基督後,聖靈與信徒同在,聖靈就會指導聖徒,指導的內容會與《聖經》高度一致。這時候人才能真正改變自己或他人的靈=精神。

耶穌基督改變了多少基督徒的精神,使他們為別人的永生救恩甘願舍己、犧牲:李修善、戴德生、---烏泱泱的殉道者!他們活出了耶穌基督的愛!先是影響了西方的萬靈、萬神論的精神,將其埋葬,興起了耶穌基督的精神:不拜偶像、愛神愛人;其次,影響全球各地!

那些孩子孜孜於拜偶像搞巫術的、拜達爾文馬列的,還在那麽甘於落後、甘於成為魔鬼詭計的犧牲品、甘於拜魔鬼這個將整個人類騙入永死永刑的家夥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