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視頻時代對於傳統閱讀是一種挑戰,小視頻的優勢不僅僅在於它娛樂性的視聽刺激、能更直觀地喚起你的情感,也在於它知識點的明快和凝練。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至少我是如此)顯然更習慣通過小視頻了解知識,而不是花費大量時間去閱讀長篇文字。盡管小視頻碎片化、快節奏呈現信息的方式,會影響持久耐心的注意力,從而降低思維深度,但對於浮躁如我的人而言, 每天的時間還是越來越多地被刷小視頻占據了。
昨天刷到的一個小視頻不僅讓我學到了一個新詞,也令我感慨, 所以決定拿到這裏現躉先賣 。
這個新詞是,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話說1967年,賓夕法尼亞大學以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為核心的一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頗具爭議的心理學實驗:觀察狗對電擊的反應。 ——這沒什麽奇怪,心理學的本質就是冷冰冰摸索生物情緒的醫學分支。
這些狗被放在限製了自由的箱籠,分為三組,A組比較幸運, 除了被困仍能照常生活,另外兩組 箱籠底部會每天隨機發放電擊48次,但不同的是,其中B組狗,可以通過跳躍起來去撬動一根杠杆開關而停止電擊;而C組最可憐,無論他們做什麽,電擊都會持續。
二十四小時後,所有狗都被放置在另一個箱籠, 箱籠中間被一道柵欄分成兩部分, 箱籠柵欄的一側有一塊金屬板,可以發放電擊; 而另一側則是安全的。柵欄很低, 如果狗嚐試的話,很容易跳過。
在狗狗們熟悉這個箱籠並在其中自由活動5分鍾後,電擊再次開始發放,結果發現·, A、B兩組的狗都迅速地跳過柵欄逃避了電擊, 而C組狗則選擇在哀鳴悲號中躺下忍受,甚至一點都看不到逃避電擊的用意,直到試驗結束。
這個試驗奠定了動物和人類心理學的基石:習得性無助理論。
這個理論的核心是,如果我們發現自己的努力無助於改變結果, 我們就會將其內化成需要遵循的規律和教訓, 並外延為消極的絕望行為,—— 即使客觀實際上我們並非真的無助,我們也會絕望地感到無助。這種情緒是一部分抑鬱症的源頭, 即使沒有發展成抑鬱症, 這種情緒一旦主導了精神, 則一個人無論未來麵臨什麽問題, 都不太可能采取樂觀主動的行為 。
因此, 心理學家們趨於認為:沮喪內向而被動的人格,或多或少都經曆過箱籠中那些無助的狗一樣的人生。(這裏的狗沒有任何貶義)
想象一下,一位老師在課堂提問。 一個孩子興奮地舉手回答,卻遭到了老師的否決。 接下來,老師又提問,孩子再回答,並確信這次能答對 ,但不幸的是卻遭受了老師的再一次否決。如此重複幾次,你就會發現孩子舉手的次數會越來越少。 最終,即使孩子確信自己知道正確的答案,他也可能會放棄嚐試。
對於人類來說,習得性無助常常發軔於個人自尊的深深傷害。 尷尬社交、失業、失敗、羞愧等經曆的結果就是把自己封閉起來, 難怪當今社會有躺平的一代。
好在人類畢竟是萬物之靈, 習得性無助並不是神經情緒的最終宿命,而隻是人們對人生傷害的一種本能的反應——關閉和凍結, 這不是我的胡說, 而是有科學研究支持的結論, 代表人物是神經科學家史蒂文·邁爾 (Steven F. Maier),他的研究已經深入到了大腦皮質詳細分區、神經遞質的激活和傳遞等高端生物學層次,其中專業的細節不做介紹, 原因你懂的。總之,這些研究的結論是: 所謂習得性無助,隻是人類大腦對惡劣條件的被動性的、本能性的生物學反應, 這種本能可以讓我們停下來嚐試忍受痛苦直到結束,而不是冒更大的風險,所以具有保護性。 但同時, 大腦還可以通過從本能的無助感轉而激活我們的認知功能, 從而最終戰勝過度消極和被動給我們帶來的不幸。
所以習得性無助的人無時不再尋找著希望。但希望並不總是活力和未來的晨曦, 有時候視為希望的微光,給人們帶來的也會是更可憐的虛妄,—— 因為,當初 馬丁·塞利格曼的試驗忘記了設計了第四種場景:有些狗知道跳到籠箱的另一側就能從痛苦中解脫, 但奈何那柵欄對他們而言太高了跳不過去, 於是, 在每天主人給他們喂狗食的時候, 他們就會感激地告慰自己:主人還是很愛我們的—— 這是讓他們感受人生價值和幸福的唯一希望。
附視頻:周恩來與毛澤東的南巡倒林 // 林立果真的偷錄了葉群與黃永勝的偷情電話?//——細說913林彪外逃之謎(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