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有 《洗兒詩》雲: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吾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此詩文句明快, 意涉謔諷。 後人將詩中 “愚且魯”釋意為坡公為免後人重蹈坡公烏台詩案的覆轍, 希望兒孫能修成不露鋒芒的大智若愚。這固然也說得過去。
但我覺得,這“愚且魯”三個字似乎 也無妨按照直意理解:袞袞公卿,在坡公眼裏不過是愚魯之輩!豈非更有趣些!
而且, 如果一定要說東坡此詩就是在表達希望自己的兒女成為公卿的心願,則未免也有點太俗氣了, 與當時文壇高士們崇尚清高的氣場有點不合時宜, 誠然, 坡公肚子裏確實多的就是不合時宜, 但那是另有宏旨的,與這類俗願完全不是一回事。
坡公此詩,把聰明與愚魯對立起來是沒錯兒的。 但真正愚魯的人, 其實與無災無難到公卿毫不相幹, 伊尹、薑尚、管仲、範蠡、陳平、張良、諸葛孔明、呂端等等都是無災無難到卿相而宰天下, 沒有一個是愚而魯的,他們能夠在政治漩渦中履險如夷,靠的是超越聰明的人生智慧。
聰明固然不等於智慧, 但愚魯更不是智慧。
愚魯且不去論它, 聰明和智慧怎麽講?
我常常想,兼二者於一身的人,聰明與智慧一定如同夜空中的星辰交輝,屬於上天對於生命的最大祝福。
但如果把二者分開來各自獨立論定,則聰明和智慧又往往可以是相互對立的。 聰明體現在向世俗張揚人力之偉大,而智慧則 展示於由個人意誌向天道或良知之回歸。
我總覺得這種智慧的本源——回歸天道與良知——是普世的,應該會在每個人的心中隱顯(即使他是世俗公認的惡人), 宗教教義把這一點闡述得最明確:在基督教裏名之曰上帝,在佛教中名之曰本覺。因此我最愛聖經上的一句話: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 這句話一語道破了智慧的本質是來自於對天道的敬畏!
這是真的, 如果我們細想一下就會發現, 古今中外那些公認的智者,不管他是否是基督徒,其人格中都會在某種程度上煥發著仁愛和謙遜的光輝,而博愛謙遜,則是基督精神的根本。
所以, 智慧者並不一定是聰明的,尤其是在世俗的聰明者眼裏, 智慧者還經常做些在他們看起來是愚蠢的事 。
比如歐美許多夫婦到中國收養孤兒,多數情況並不是因為他們膝下無子,他們需要填諸多的表格,交不菲的費用,卻往往故意挑選那些有殘疾的幼兒來撫養。這樣的例子從微信抖音油管等各種渠道很容易看到。
今天我就偶然讀到一位網友寫的一對美國夫婦收養中國孤兒的故事:
幾年前,在咖啡廳,一對法裔夫妻,五十多歲,主動接近我,告訴我他們有一位來自中國的天使 --- 一個小女孩,湖南人,是他們去中國領養的。夫妻倆興高采烈繪聲繪色地給我描述這位小天使的喜怒哀樂,是多麽聰明調皮,多麽活潑可愛。我附和著,分享著他們的快樂。先生從手機裏翻出一張小天使的照片給我看,我立馬僵住了,那是個殘疾兒童呀,八九歲的樣子,明顯弱智。我知道我失態了,失禮了,眼淚幾乎奪眶而出。慚愧啊,我被這對夫妻感動了。據說,北美家庭領養了不少中國兒童,很大一部分是棄嬰,其中,有殘疾的占相當比例。
在此文跟帖裏,還有另一個類似的感人故事,千餘字節,篇幅關係茲不錄。
真希望在國人描寫自己經曆的文字中也能時而讀到這樣的故事。在我印象中國人領養孤兒的也不少,但絕大多數隻是出於傳宗接代的目的, 純粹出於憐憫和愛心的故事也讀到過幾篇,但可惜那善心收獲的果實大多是一地雞毛。
我常想, 西方社會為什麽能成為現代文明的標杆?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裏崇尚被上天祝福的愛心文化,雖然這種愛心文化常會被世俗的聰明看作愚蠢!
但我堅信天道是存在的,我堅信天道祝福一點, 就勝過聰明者努力一世!從這個意義上說, 離開天道祝福的所謂“聰明”才是真的愚蠢。
沒有智慧的聰明,隻追逐紅塵的斑斕,他們堅守執著,如同一團烈火,燃燒著意誌的躁動,他們為了博得世間的榮耀,勤奮而疲憊, 言辭行動皆極盡其激烈和巧妙,以圖左右命運的潮流,但往往畢生追逐所及卻終是虛妄的幻夢。
而智慧則是對真理、真相的探求, 智者超越血與火的炙熱、慘烈的表相,洞悉的是世間的本質,智者默然於言外,深諳言之無益 ,他們待機而動,行與道齊。
在大千眩人的迷霧中,智者行走於至道之上,超然於世俗的紛擾。智慧是溫暖的,如春日的和陽,他們明白, 世俗之爭往往已經遠離了錯謬和正確, 唯有仁愛與友善,如同一縷溫柔的微風,能將紛繁複雜的爭執和煩惱吹散,煥發給世界以寧靜的聖潔之光,—— 那來自於全然博愛的上帝!
附視頻:細說913林彪外逃之謎(31)// 文革中毛澤東政治處境之三變 // 周恩來與葉劍英之間的不尋常互動 // 花帥風流摸且問,美女沉著拒還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