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有小時候的向往;年輕時,有年輕時的追求;到老了,自然有老了的時候的念想。年齡的差異,代表的是不同的人生體驗,身體境況,和思維能力。任何想相互超越彼此穿越的努力都不值得。就像目前很時髦的說法:活好當下。
於我而言,很容易忘記“活好當下”,也就是說,忘記“到哪山,就該唱哪山的歌”。費了很多時日,吃了些苦,才真正地接受了它。
比如,
膝關節有毛病,鍛煉時依然奮勇向前。習慣用年輕時的極限,與現在的身體抗爭。以為可以勝利,結果損傷了半月板,花費了好幾個月的時間調整過來。
大概十年前,右肩關節作了手術,恢複的很圓滿。兩個月前,左肩關節作了同樣的手術。心想,隻要努力做康複,會很快恢複的。事實不然,稍一逼著自己加把勁兒,疼痛就複來。想來,隻因為這近十年的間隔,我的身體已經起了很大的變化。這就是“歲數不饒人”的意思。此次的康複,必要循序漸進,慢慢地來。
我走路總是快步如飛。去年連摔兩跤,方意識到我身體平衡的本領已大不如前。而今,必要小心腳下,不可忘乎所以。於是,立下規矩:走路時不打電話;要用 Google Map 時,一定停下腳步。當然,開車時,再也不打電話。我的一心兩用的時代一去不再複返。
過去,可以走很遠的路。現在就不行了。過去,參加 Health Club 的很多蹦蹦跳跳的班,很痛快。現在走,走不遠。鍛煉,即使氣喘籲籲地努力也跟不上了節奏。不行就不行吧。“生命在於運動”,鍛煉還是要鍛煉,那就少走點兒,參加水中鍛煉就好。
過去旅遊,都是租輛車,邁開腿,想走就走,想停就停,走走停停,狂喜歡這種看世界的自由自在。現在呢,走不動了。又不甘心在家蝸居,還想出去,就隻有借助我們曾經最不喜歡的遊輪和Hop-off-hop-on 的旅遊Bus,繼續我們看世界的歡喜。
讀書看報,發現自己的單詞記憶水平大幅度下降。那好,我就不急不躁的反複查字典。好在如今不再用紙質字典,方便了很多。
忘性極大。那好,我就事無巨細,該記住的就記下來。或記在紙上,或記入“Reminders”裏。每早晚各查一次。有時,連看醫生也忘記。我就記在紙質的一目了然的Calendar 上,時不時地看看。雖然麻煩,但是到了這個山上,也就不可望著他山的高了。
讀書,常有看了後麵,忘了前麵的情節,或者對書中的人物有些犯糊塗。那好,我就對自己很耐心地說,不急,翻翻前麵就好。時有在紙上畫一個人物關係圖。
讀書時,盡管單詞時有記不住,內容人物時有模糊,但是,閱讀是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無論到了哪座山頭,這首歌是要永遠唱下去的。寫點兒東西,時常到了嘴邊的成語卻說不出來,開始時,很是惱怒自己,現在,很是原諒自己,查查就是了。
到哪山,唱哪山的歌。重要的是歌一定要唱,問題隻是唱什麽歌,怎麽唱罷了。當然,時常聽聽他山上的人都在唱什麽歌,很是必要。與時俱進,亦不可缺。這周,我學會了怎樣用 Apple Pay。很神奇,比微信付款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