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量子糾纏的男人

我命由天不由我?天是什麽?我又是誰?
正文

我和馬雲為什麽找不到工作?

(2025-08-24 08:02:29) 下一個

 

我站在洛杉磯的清晨裏,陽光剛好,鏡子不太老實。我歎口氣:原來我找不到工作,是因為我長得太像老板。不是那種老板感,是那種一進門就讓人想把公司股權遞過來的氣質。你說這像話嗎?馬雲找不到工作,是因為他像外星人;我找不到工作,是因為我太地球總裁化。一次麵試,老板看了我三秒說:你不像來找工作的,更像來收購我們的。我微笑回應:有眼光,我確實是大老板——隻是暫時把總部設在我口袋裏。老板靈機一動:那你投資我們吧。我說:我來上班就是投資呀,我把無形資產——我的知識與技能——投進去,你給我工資加期權,我們一起按淨現值聊未來。老板笑到暈厥,我沒扶她,我怕有人誤會我在幹預選舉,萬一哈裏斯不高興呢。

我發現麵試的本質,是一場以自我認知為底牌的談判。巴菲特說過看重的是“可持續的好性格”,李嘉誠強調“先做人後做事”,任正非喜歡“能扛事的人”,馬化騰講“產品說話”,而馬斯克愛問“你解決過最難的問題是什麽”。這些話繞一圈,其實都指向同一件事:把簡曆寫進現實,把故事寫進現金流。於是我把履曆換成“幹脆表”:我能在三天拉來十個意向客戶,我能在一周搭出最小可行產品,我能把你們的成本從一塊錢打到九毛五。麵試官聽完眼神一亮,又看了看我的臉,眼神又暗了:這臉太像董事長。

 

我想起喬布斯年輕時穿牛仔褲的堅持,其實不是裝酷,是在提醒自己別被“職位”綁架;想起庫裏的三分不是天賦亂投,而是用訓練把概率擰成必然;再想起奧巴馬競選時那句“希望”,真正的力量是把複雜講簡單,把明天講成今天能做。麵試也是這樣:把“願景”換成“明天九點之前我能交付的清單”。人們常說要有危機感,我偏要有升級感。危機讓人收縮,升級讓人展開。我是來展開的。

 

我還學到一個硬道理:招聘是互選。企業怕請來一個“坐辦公室的雕像”,求職者怕進了一個“會開會的迷宮”。所以我幹脆把麵試變“試做”。我給對方三種選項:一是“閃電任務”,48小時交一個可見結果;二是“影分身試用”,一周並行三個小目標;三是“共創衝刺”,半個月拉一次增長曲線。用事實開口,讓數據說情話。結果麵試官更慌了:這不是員工,這是增長引擎。你看,我又像老板了。

中國的朋友常問我:你憑什麽這麽自信?我說:自信不是臉上長的,是手上幹的。你看喬丹,永遠把最後一投變成訓練題;你看馬雲,把“廣場舞”跳成“平台舞”;你看任正非,連冬天都當成戰略季節。我的邏輯很簡單:把難事拆小、把時間拉長、把結果前置。再加一點幽默,給對方一個“跟你合作會很好玩”的理由。畢竟,錢喜歡流向快樂的效率。

 

當然,有時我也會被拒絕。每當被拒,我就在心裏給拒絕我的公司開個小小的股東會:諸位股東請注意,他們錯過了一個能自己發工資的員工。然後我轉身去跑客戶,把“求職信”寫成“合同”。有人問:這不就創業了嗎?我說:我早就創業了,隻是我的第一家公司叫“我自己股份有限公司”。人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第一任CEO,再去和第二家公司談合並與收購,簡稱入職。

最後給後來者一個小秘訣:不管你長得像外星人還是像老板,都請把自己打包成“當天可驗證的價值”。讓每一次握手,都握住一個能落地的明早九點。這樣,即使麵試官笑到暈厥,你也能淡定離場,因為結果已經開始在你手裏生長。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段子與方法論的結合體,所涉案例均為藝術化處理,不構成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勞動、雇傭、合夥或投資建議。若依文操作導致麵試官笑到暈厥,請先撥打急救電話,再聯係我索取表演費。閱讀本篇即視為同意:所有笑果歸你,所有法律風險請谘詢你自己的律師。

視頻博客請看https://youtube.com/shorts/xwsiJM_bcKs?si=3i0DgM98z-nfp0GL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期待https://youtu.be/dJaQVSsoXDM?si=UYMgbBfxDEzPEC3X,誠尋:數字視頻製作合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ary888 回複 悄悄話 痛快爽利,祝每個這樣實踐的人都能成功。可現實可能比這複雜和膠著得多。有些公司大概就是需要辦公室雕塑的,你猛幹打破了節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