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微信:你說的曆史和他們知道的曆史不一樣

(2025-07-01 15:14:19) 下一個

https://mp.weixin.qq.com/s/n3sbykiFWnPLJ_bto2fsFA

羅新:你說的曆史和他們知道的曆史不一樣

 

 

 

羅新

 
我幾年前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訪問一年,那裏有一位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弗裏曼·戴森,90多歲了還每天到辦公室上班,經常寫文章、演講。他寫的很多文章是適合專業之外的人讀的。
 
後來我看到他有一本書叫作The Scientist as Rebel,就是《作為反叛者的科學家》,書名很有意思。我想我們應該也有一本書叫作The Historian as Rebel,《作為反叛者的曆史學家》。這涉及曆史學是幹什麽的,我們為什麽做曆史,我們做曆史是為了誰。
 
曆史學家歸根結底不是傳承什麽文化,也不是要把某種古代的東西保存下來。他的使命本質上是質疑現有的曆史論述,去反抗、去抵製種種主流的曆史理解。
 
我們身邊的情形是,人們時時刻刻都在使用曆史,但其實絕大部分都是濫用和錯用——即便曆史學家自己也不免於濫用和錯用。可以這麽說,我們討論的曆史,我們所使用的曆史,我們所說的曆史,多半都是靠不住的,經不起追究的。
 
在我的領域也是如此,我是做魏晉南北朝史、北方民族史的,很多大家常常提到的東西都是經不起追問的。
 
比如有一個常見的說法,說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的開發,這當然是中國曆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事件,因為從此以後南方人口、經濟的占比大大增加,整個曆史都改變了。
 
說起原因,中學教科書裏有一句簡單的話,而且大學裏也有很多老師這樣講,說是因為北方戰亂,大量北方農民到了南方,帶來了北方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所以南方就得到了大開發。
 
我做學生的時候,很容易就接受了這個說法,等當了教師自己在課堂上可能也講過。其實這個說法經不起追問:先進的北方生產技術是指什麽呢?是作物品種,是生產工具,是種植技術,還是勞動者的組織方式?當時北方旱作農業比南方稻作農業的技術更先進嗎?那麽旱作農業的種種技術能夠直接移植到稻作農業去嗎?
 
這是一個簡單的說法,這個說法掩蓋了許多深刻的曆史議題。換個思路,首先要問的是,那時的南方勞動者是從哪裏來的?都是北方逃難南下的流民嗎?難道不是以土著為主嗎?土著是些什麽人呢?除了原有的在郡縣體製下的國家編戶,大量不說漢語、不服屬國家管理的山區土著人群,所謂蠻人、山越,是如何進入國家體製的?
 
今日所謂南方人,他們的祖先難道都是北方移民嗎?當然不都是,或主要不是。更多的是南方土著人民,不是北方移民,而是被北方來的統治者成功改造過的,從蠻人、越人改造成了國家體製下的新型勞動者,他們轉變了文化和政治認同,成了說漢語、服屬王朝的華夏臣民,也就是我們今天漢人的祖先的一部分。
 
由此完成了一個深刻的曆史過程,華南變成了華夏、也就是後來漢人的家園。
 
然而這一轉變不是那麽簡單流暢,那麽理所當然的,不是一首浪漫曲,不是英雄史詩,其中充滿了征服、反抗、血淚和壓迫,充滿了人類曆史上許多近似情形下已為我們所知的那種人群對人群、體製對個體、強力對弱者所製造的痛苦。
 
在我們熟悉的曆史敘述中,這些痛苦早已被掩蓋、被遺忘、被轉化,成了一曲充滿浪漫氣息的、值得後人謳歌的英雄主義江南開發史。
 
曆史敘述多半如此。哪怕是看起來確切無疑的那些說法,也經不起追問,經不起深入推敲。
 
那麽曆史學家做什麽呢?曆史學家去重新考察這些東西,作為一個rebel,作為反叛者、起義者、異議者,去質疑那些被廣泛接受的說法,重新質疑、一再質疑。
 
在座各位不隻有做曆史的,還有各個學科的朋友,我想rebel這個定位對大家都適合,各個學科都差不多,要做的都是重新質疑已有的說法,我們都去做已有說法的異議者,都去做主流的抵抗者,不限於特定的時代、特定的社會、特定的文化和政治環境。
 
不管在什麽樣的社會、在什麽樣的時代,所有學者,特別是年輕學者,都應該是反叛者、抵抗者。
 
正好最近我在想另外一個話題,就是曆史學對曆史的責任問題。曆史學和曆史學家不僅僅是黑暗時代的受害者,也是黑暗時代的製造者。曆史學家參與了曆史的內在發展,或至少是做了很多推波助瀾的事。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都熟悉的,就是納粹德國的曆史。德國的極端民族主義、反猶主義,是哪裏來的?其中作為基礎的民族主義曆史觀,不能不說是17、18世紀以來德國曆史學家的製造品,他們宣講的民族史,特別是日耳曼民族史觀,就是德奧曆史學家的重要成績。
 
對日耳曼民族主義的一路上揚,這些曆史學家做了大量不隻是推波助瀾的工作,甚至可以說他們就是主要的責任人。後來納粹精神的很大一部分營養即來自這裏。
 
看看我們今天,今天中國的民族主義發展狀況,大家各有自己的體察。我們做北方民族史的,在網絡上無論說點什麽都會有人來罵,比如,大家肯定知道這幾年大批網絡愛國者對姚大力先生的圍攻謾罵。
 
Image
 
其實我理解這些罵人的人,因為他們已經被教育成這個樣子,他們罵是因為你說的曆史和他們知道的曆史不一樣,而他們相信自己知道的曆史才是真實的曆史,你說的曆史是錯誤的。那麽他們的曆史自信是從哪兒來的?
 
其實也源自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以來曆史學自己發展出來的教條、觀念或常識,不是突然出現的,不是這幾年才有的,是很久以來、許多曆史學家參與製造的。
 
當我們反感、反對乃至痛恨此刻正在發生著的曆史時,不要忘記這個時代是慢慢形成的,不是一兩天突然冒出來的。
 
納粹德國不是希特勒憑一己之力突然製造出來的。希特勒式的領導人也是被曆史製造的,曆史知識恰恰是製造他們的原料之一。
 
曆史學和其他一切學科大概都是一樣的,都是要對各自時代的曆史負責任的。這個責任我們過去檢討得不夠,我們太喜歡把自己當作受害人,把責任推出去。
 
1945年之後,西方學界對納粹時期的曆史學、考古學,有很多批判、反思。其實還應該追到更深更遠的地方,因為20世紀的學者又是繼承他們前幾代的學者而來的。
 
曆史學家做什麽,為誰做?所謂探究真理、探究真相,該探究什麽,為誰、為什麽探究?這些都是應該反思的。沒有哪一個學科、哪一個人能宣稱自己真正掌握了真理,這是到了今天我們應該完全明白的事情。但是做什麽、不做什麽,做到哪個程度,這確實需要我們反思學術史上、曆史上的教訓。

 

 

 

 

 

 

Image

 

 

 
閱讀更多
 
閻錫山:晚年在台北的山居歲月
張宏傑:他們是中國曆史上最不幸的一群人
秦暉:訪山西雁門關
雷頤:時代呼喚著巨人,上台的卻是侏儒
陳徒手: 荒誕的時代沒有幹淨的人
黃燈:二本學生的命運,是中國最基本的底色
謝泳:山西的沒落,從“勞模治省”到“秘書行政”
 
 
 
點擊上方公眾號,獲取最新文章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簽名作品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