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開封猶太人回歸耶路撒冷,應驗了兩千七百多年前的《以賽亞書》上的預言:
「看哪,這些從遠方來,這些從北方、從西方來,這些從秦國來。”」賽 49:12
“秦”原音作“希尼”(??????? Sinim) ,在希伯來語中就是中國的意思。
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通常被人認為是寫作先知中最偉大的一位。他名字的意思是“YHVH拯救”。
以賽亞是公元前八世紀的先知,他工作開始於猶大烏西雅王“駕崩”的年代(賽6:1-8)即元前740年,終止於希西家王(元前720-692)的年代,工作的時間很長,先後經曆猶大烏西雅以下四個王的統治時期,相當於元前740-701之間。亞述王西拿基立於元前701年入侵猶大耶路撒冷,迫使希西家王投降納貢,這事始末記載於本書36-39章,屬以賽亞書中最末事件的記錄。據傳以賽亞先知出身王族,他的父親亞摩斯和烏西雅的父親亞瑪謝是兄弟。這樣,以賽亞和烏西雅王是堂兄弟的關係。先知的妻子是位女先知(賽83),又據舊約外傳《以賽亞殉難》的記載,以賽亞在瑪拿西王當政年間被施以鋸刑殉難,新約希伯來書11∶37中的“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受試探、被刀殺……”的“被鋸鋸死”指的就是以賽亞先知的遭難。
他和先知阿摩司、何西阿、彌迦同時代。在主前七四〇年開始他的職事,那年正值烏西雅王逝世(見6:1注釋)。按照一個未經證實的猶太傳統《以賽亞升天記》,他在瑪拿西王當權時,被鋸為兩半而死。以賽亞有妻室,至少有兩個兒子,施亞雅述(7:3)和瑪黑珥沙拉勒哈施罷斯(8:3)。他大概大半生都住在耶路撒冷,欣見自己在希西家王治下造成絕大的影響力(見37:1-2)。他也撰寫了烏西雅王的當政史(代下26:22)。
圖片和音頻 轉自 末世先鋒 油管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2) https://mp.weixin.qq.com/s/N7GeiKi-AZuMq_d8FnI35g
在中國的河南開封,有一些被稱為“開封猶太人”。從外形上看,他們跟中國人沒什麽兩樣,一開口說的都是河南話,而且帶有濃重的鄉音。
如果沒人提醒,恐怕大家都會認為這隻是一群普通的河南人。但是實際上,他們是猶太人的後裔。那麽,河南開封為什麽會有這麽多猶太人呢?開封猶太人的由來
這要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從漢朝開始,張騫就曾出使過西域,並開辟了“絲綢之路”。這就使我國與國外的聯係更緊密了。
到了宋代,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城鎮的興盛,大量的猶太人遷入到了開封。而開封的這一支猶太後裔,是北宋時從絲綢之路上來到中國的,他們的祖先很可能是中亞地區波斯可薩汗國的後裔。根據曆史記載,他們曾經向北宋皇帝進貢過一批外國的布料,宋朝皇帝對此很是滿意,便下了一道旨意:“汴梁歸我夏國,恪守祖製。”
不久,猶太商人們便與宋代社會融為一體,既能保留其原始Z教,又能與漢族通婚。於公元1163年在開封建立了一座大型猶太會堂。
目前,中國猶太人以趙,艾,李,張,石,金,高等七個姓為主。“李”取自“列維”,“石”取自“示巴”,“亞當”取自“艾”,“趙”是宋朝皇帝賜給他的一個大姓。他們本以為自己在中國會被人歧視,被人欺負,卻沒想到還可以參與科舉考試,成為朝廷的國之棟梁。所以猶太人在汴梁(今開封)過得很舒服,和本地人沒有任何區別。
中國是個很包容的國度,不僅有很深的文化底蘊,而且大部分人都有一顆包容一切的心。在當時的宋人對猶太民族的尊敬,也是其他國家難以企及的。猶太人這個民族在歐洲大陸上一向被排斥,被迫害,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更是有不少人被流放到了各個國家。
本來猶太人也有自己的民族,但是在公元79年,他們的民族就被羅馬帝國所滅,而猶太人也有一部分遷徙到了阿拉伯半島。因為他們善於做生意,所以無論在什麽地方,他們都能很快融入其中。
公元前十三世紀,他們從埃及移民至巴勒斯坦,並在那裏建立了以色列國家。之後巴比倫帝國占領了以色列王國,以色列人全部被抓去當奴隸,一直到巴比倫帝國被波斯帝國所滅,以色列人才被放回了自己的家園,成為希臘和羅馬的公民。
而在這之後,猶太人也進入了自己種族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時間,在死亡的威脅下,他們連反抗的能力都沒有。在德國人的瘋狂殺戮下,整個國家都被摧毀了。剩下的那些絕望而又無辜的猶太人逃到了國外。
其中有近40,000多人的猶太人逃到了中國。經過長時間的了解,這讓他們更加堅定了留在中國的決心。
猶太人的文化被逐漸同化
就這樣,猶太人數千年來一直居住在中國。他們雖已逐步融入中華文化,但有些風俗習慣還沒有完全消失。他們依然信·Y著一個名為“一賜樂業”的Z教。俗稱“挑筋教”,(源自SJ雅各與天使角力的故事)。
後來經曆了戰爭的洗禮,猶太人與他們的會堂卻依舊保存得很好。他們居住在開封,把猶太人的血統傳給後代。就這樣,猶太民族在中國定居下來,並逐步形成了對自己民族身份的認同,並融入到中國的曆史發展之中。
到了明代末年,開封的猶太人再次遭遇到一次大災難。李自成造反,率軍進攻開封。在這場戰爭中,曾經輝煌壯觀的猶太會堂也被破壞得一塌糊塗。戰爭結束後,有些幸存者將這裏重新修建了一遍,但依然無法恢複以往的輝煌。在這段時間裏,猶太人還保留著一些Z教。直到清代,開封地區的猶太民族才有了些許改變。
在1841年,黃河泛濫,政府拆除了猶太人會堂用來抵禦洪水,加強城市防禦。政府答應過會重新修建這些會堂。但這麽多年過去了都沒有修建。隨著19世紀中葉最後一位猶太教牧師的死亡,世界上已經沒有一個猶太人知道希伯來語了。從那以後,開封猶太人的X仰就慢慢地消失,這也就標誌著他們獨特的猶太人身份的消失。
20世紀初,居住於上海租界的美國猶太人為了協助開封的猶太人重拾猶太X仰,成立了“中國猶太救濟會”。可惜,由於種種原因失敗了。
以色列召回猶太人
近年來,以色列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國家,經濟發展起來,再加上以色列對全世界的猶太人發出了“回歸”的呼召,一些開封猶太人希望能夠重新恢複身份,回歸自己的家園。
他們請求以色列政府認可其身份,並允許其回到以色列,但以色列卻拒絕了他們的請求。以色列政府的答複讓她們感到非常迷茫。因為目前為止,隻有少數被允許返回以色列,其餘的都被拒絕了。以色列並不相信這些人是猶太J徒,他們的身份也沒辦法確定。
以色列人認為開封的猶太J徒,已徹底喪失了他們的Z教與風俗,並無一絲猶太人的特征。他們著重指出:“如果開封的猶太人要獲得以色列公民身份,就必須按照其它國家希望移民的正常程序進行。”根據調查,截止2022年之前,已經有超過40名來自開封的猶太人,決定返回以色列。其中大部分都是婦女。
根據猶太教的規矩,如果男人想要回歸以色列,必須要接受“割禮”。這對於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來說並沒有什麽危險,隻需要幾天就能痊愈。而一個成年人,不但要冒著生命危險,還需要十多天才能完全恢複。並且,想要在以色列定居,還需要接受Z教方麵的考驗。
因此,在開封的50個猶太人中,婦女的數量要多一些。在2016年,有兩個來自開封的男性猶太人被征召進以色列國防部隊。根據以色列媒體所說,第一個回歸以色列的開封猶太人的是金廣元,在1995年的時候,他就已經在計劃著要“重返以色列”了。直到2000年,金廣元和他的家人才重返以色列,但還是對中國充滿了感激之情。
開封猶太人對中國的情感
當一位以色列記者問及金廣元對中國有何看法時,他說:“我非常感謝中國對我的先人的幫助。並感謝中國對我們的收留,讓我國文化能夠傳承下來。”但並不是每一個開封的猶太人都想回歸以色列,也有人不想回去。
比如開封猶太人張先生,他就說過,他不想回去,因為開封才是他的家。而開封大多數猶太人都把中國當成了自己的家。張先生補充道:“我們雖有猶太血統,但已有一千多年的根,我們首先是中國人,對中國有歸屬感,雖為農夫,卻有一顆愛國心。”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來,回到以色列的猶太人後裔隻有一小部分,並不能代表所有人,但他們依然有自己的決定權。雖然開封的猶太人大部分都被同化,但是也有一些人堅持自己的X仰,希望能夠回歸以色列。
因為猶太人對自己的國家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所以開封的猶太人後代如果想要回歸以色列,其實並沒有什麽不妥。而中國作為一個寬容的國家,應當以寬容的心態來看待以色列的猶太後代,而非一味地責備他們。所以,無論他們是繼續居住在中國,還是前往以色列,都不能抹殺他們在中國長達千餘年之久的曆史印記,更不能抹殺中國自遠古以來,對猶太人等外國人所持的包容與開放的態度。

歸回的開封猶太人完成了一係列課,希伯來語寫的越來越專業。

點擊下麵“閱讀原文”進入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