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麽導致了很多領域的道德潰敗現象?根據央視等媒體的報道,從問題牛奶到問題膠囊,每一起食品藥品事件的背後都有一批貪婪而喪失底線的企業。從這看起來,似乎是市場經濟和逐利行為敗壞了道德風尚,威脅了食品藥品安全。不少人認為,道德潰敗的根源正是市場經濟對人的自利與貪婪的激發。
這不由得使人想起馬ke思對資本逐利的經典引述:“有50%的利潤,它(資本)就鋌而走險;有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司馬遷曾在《史記•貨殖列傳》中這樣描繪早期中國的市場繁榮:“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而按照孔夫子“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的儒家教義,這種利來利往的局麵大概會被視為人們為了逐利而傾向於犧牲道德準則。那麽,市場經濟是否真的容易導致道德潰敗呢?恐怕未必如此。如果說市場經濟導致道德潰敗,那麽市場經濟越發達的地方道德潰敗就應該越嚴重。如果以自由市場製度和人均收入高低來衡量市場經濟的水平,北美和歐洲無疑要高於中國。然而,很多在這些地區有過長期生活經曆的人都認為,這些國家並不存在道德潰敗現象,腐敗現象非常罕見,企業醜聞更少發生,食品藥品更安全,多數行業的從業者更加注重職業操守,人與人之間更講究互相尊重和文明禮儀。在最新公布的全球經濟自由度最高的10個國家和地區中,除毛裏求斯外,其餘9個國家和地區在透明國際組織公布的全球清廉指數排行榜中都位列25名以內,都屬於全球腐敗程度最低的國家和地區。這也說明,市場經濟本身並非道德潰敗的根源。不僅如此,市場經濟有可能鼓勵優良的道德風尚。在傳統的中國鄉村社會,木匠、泥瓦匠、裁縫等都是最早市場化的工種。筆者幼年時曾親耳聽到這些領域的老師傅們訓誡自己的徒弟:做人要老老實實,做事要盡心盡職,做工要精益求精,這樣才能成為一個令人尊敬、生意不斷的手藝人。老師傅們的這番訓誡固然包含了對年輕手藝人自利的考量,但客觀上有助於職業倫理的塑造。西方國家的現代市場經濟經驗亦能說明同樣的道理。英國老牌珠寶企業戈爾德斯密斯始創於1778年,作為一個珠寶企業能夠持續經營234年,無疑是恪守了最嚴格的道德準則。成色克重的保證和工藝製作的精湛,都與企業的價值觀、管理層的商業倫理和普通工匠的職業操守有關。如果是一個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珠寶企業,隻要一樁醜聞被證實,就足以令其顧客流失、甚至關門了事。借助競爭機製,市場經濟會獎勵那些擁有美德和品格的企業。對多數人來說,既然誠如美國國父華盛頓所言——“誠實是最好的策略”,那還有什麽必要在這個問題上冒風險呢?
既然市場經濟並不必然導致道德潰敗,甚至可能鼓勵美德與品格,那麽如何解釋目前中國很多領域的道德潰敗呢?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和霍爾巴赫都認為,一個國家的道德狀況、社會風尚和文明禮儀,很大程度上是由該國的政治狀況、製度安排和政府行為塑造的。美國學者科迪維拉的著作則幹脆以《國家的性格:政治怎樣製造和破壞繁榮、家庭和文明禮貌》為標題。這一理論視角值得借鑒。首先,道德風尚會受到法治程度的直接影響。如果非法市場行為不受懲戒,就是鼓勵這種行為,結果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其根源則在於法治的缺位。中國經曆了30多年的改革,但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法治。從世界經驗來看,沒有哪一個法治缺位的國家能夠塑造優良的公民道德、企業倫理和社會風尚。因此,不是市場經濟本身導致道德潰敗,而是不講規則的市場經濟、處處都講“潛規則”的市場經濟導致道德潰敗。如果一個製售假藥的企業可以逃避嚴厲的懲罰,企業主不會因此傾家蕩產或麵臨牢獄之災,甚至通過關係和賄賂還能繼續經營,客觀上就是樹立了“壞孩子”的榜樣。長期來看,哪裏沒有法治哪裏就沒有道德。其次,道德風尚會受到政府幹預市場活動的影響。政府管製過密,企業負擔過重,政府支配資源過多,幾乎注定會危及道德風尚。管製過密和稅負過重,會誘使或迫使企業違規經營。一旦企業選擇違規經營,就傾向於規避一切可能的監管,並與監管部門官員形成複雜的交易關係。這會嚴重地腐蝕政商關係。政府支配資源過多,容易導致尋租泛濫。對那些通過賄賂就能獲得巨額訂單的企業來說,他們的主要經營策略就是尋租。“再次,官員行為和政府風尚本身就是社會道德的風向標。在古老的帝國,君主所崇尚的往往是其臣民所崇尚的。如果君主喜歡歌功頌德和豪華排場,阿諛奉承和奢侈之風就會迅速流行。在當代很多國家,官員行為和政府風尚仍然左右著整個社會的道德風尚。在已經公開披露的動輒上萬元、甚至數萬元一桌的宴請中,都有政府官員的身影。如果在官場,普通人眼中的“上流社會”,奢侈作風被認為是身份顯赫的象征,那麽要在民間社會塑造節儉與審慎的美德看來難度很大。市場經濟固然會影響一國的道德狀況,但其影響未必就是負麵的。相反,市場經濟完全有可能與美德共存。所以,與市場相比,政治狀況、製度安排和政府行為對道德風尚的影響更大。一個社會倘若出現了普遍的道德潰敗,與其說是市場的結果,不如說是政治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