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微信:周恩來打臉習近平:中國無侵略的基因

(2025-04-21 16:07:13) 下一個

周恩來對越南抗華英雄致敬

胡誌明市街頭有許多身著鎧甲的古代抗華英雄塑像,

1956年11月,周恩來訪問越南,親自到河內“二征廟”獻花圈,對“一千九百多年前因抗擊中國漢朝馬援率領的侵略軍而犧牲的兩位女王”表示敬意。

daoping_w 寫道:

x也太不顧曆史事實了:中國自古就不擴張?

漢朝打過緬甸,隋唐時幾度征高麗,唐朝一直打到現在中亞的幾個“斯坦”,隻是因為後勤跟不上,最後放棄了領土。李白不就是吉爾吉斯出生的?明朝幾度打越南,當年周恩來訪問越南,還裝模做樣地在抗明英雄征氏姐妹的廟裏下跪賠罪 -- 他還不得不承認呢。清朝打過尼泊爾,現在的新疆也是那時候收入版圖的。

 

越南反華情結:教科書寫越南史就是中國侵略史

政史閱覽
 
 2018年08月23日 05:29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
Image

 

【文章來源:網絡 版權聲明: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未能與原作者聯係上,若涉版權問題,請原作者聯係我們,立即處理:niu78niu】。

 

 

Image

 

二征夫人

 

對於中國人來說,在越南參觀曆史博物館是一種奇特的體驗。從公元前三世紀到十八世紀,幾乎每一個展廳,都可以看到,解說員自豪地向各國遊客介紹,越南人民反抗“中國侵略者”的英勇事跡。看到祖先以侵略者角色出現,中國遊客難免感覺複雜,但在越南多呆幾天就習慣了。河內的二征夫人廟是當地知名景點,供奉反抗漢朝“侵略”的女英雄征氏姐妹。胡誌明市街頭有許多身著鎧甲的古代抗華英雄塑像,在背包客密集的範五老街附近,聳立著陳興道塑像,此人是越南陳朝名將,曾兩次擊退元朝軍隊。

 

2014年1月19日,數十名越南民眾在河內市中心舉行反華示威,紀念西沙海戰40年,高呼“黃沙(即中國西沙)和長沙(即中國南沙)屬於越南”等口號。在越南世界文化遺產順化皇宮,懸掛著兩張巨幅地圖,以越、英、中三種語言,聲稱西沙和南沙諸島屬於越南。意味深長的是,1974年1月入侵中國海域的“李常傑號”“陳慶瑜號”“陳平重號”都是以越南曆史上抗華英雄命名的,其中第一艘進犯的“李常傑號”,名字來源於1075年主動入侵北宋邕州的李朝將領李常傑。

 

西沙海戰後,越南政府出版社推出的《越南古代史》說:“越南曆史就是一部中國侵略史”。古代中越之間究竟有怎樣的恩怨衝突,以致越南如此耿耿於懷?

 

鎮壓郡縣起義是侵略戰爭嗎?

 

“越南”的意思是百越之南。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嶺南百越族聚居地,設立了桂林、南海、象三郡,其中桂林和南海分別在今天的廣西、廣東,象郡包括今天的廣西東南部和越南北部、中部。按照越南方麵的說法,這就是中國大舉侵略越南的開端。實際上當時那裏隻有一些原始部落,沒有獨立政權。秦始皇占領南越是他統一中國的步驟之一,南下的五十萬大軍被命令留在當地,與越人雜處,發展生產促進發展。

 

秦始皇死後,各地割據成風,南海郡龍川令趙佗乘機自立為王,建“南越國”。公元前111年,漢武帝重啟統一事業,攻滅“南越國”,將其地劃為九郡。由此至五代後期大約一千年間,這一地區一直屬於中國古代專製王朝的一部分。

 

東漢初,光武帝改變越南地區不交賦稅隻交貢物的製度,派官吏到當地征稅,雒王、雒侯、雒將等原始部落首領對此不滿。公元40年,某雒將之女征側起兵反抗,其妹征貳隨即響應。起義擊敗漢朝駐軍,取得六十五座城池,征側自立為王,其領導的起義曆史上稱為“二征起義”。征氏政權堅持了三年,被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平定。

 

據《後漢書》記載,征氏姐妹被俘斬首,“傳首洛陽”,而越南的曆史傳說認為征氏姐妹堅貞不屈,於公元43年陰曆二月六日投江自盡。每年陰曆二月六日,越南民間都會舉辦紀念活動。

 

馬援平叛後在交趾地區廢除雒將製,健全郡縣製,按照中國史學界觀點,平叛促進了當地生產關係的進步。而越南則評價二征起義為民族意識覺醒的開端,征氏姐妹也在不斷的傳說演繹中被尊為女神。

 

1955年6月底,胡誌明同誌率領越南黨政代表團對中國進行第一次正式訪問,毛澤東在雙方第一次會談中就提到,中國在古代曾侵略過越南。1956年11月,周恩來訪問越南,親自到河內“二征廟”獻花圈,對“一千九百多年前因抗擊中國漢朝馬援率領的侵略軍而犧牲的兩位女王”表示敬意。當晚,周恩來在中國大使羅貴波舉行的招待會上宣布:我願意提出保證,中國永遠遵守五項原則,堅持反對大國沙文主義。

 

周恩來選擇參拜二征廟是為促進新時期中越關係,但客觀而論,東漢時期越南並非獨立國家,而是隸屬於東漢版圖之內的郡縣,馬援鎮壓二征夫人起義屬於漢朝“內部矛盾”,與平定其他省份的農民起義並無本質區別,理論上不能定性為“侵略”。此後近千年的起義與鎮壓,性質皆類似,如三國時期的趙夫人起義,南北朝時期李賁起義,隋朝李佛子起事,唐朝的兩次平民起義和兩次將領叛亂等等。在越南的曆史教育中,這些起義是越南人民在英雄帶領下爭取民族解放的鬥爭,即使在和平時期,越南人民也從未停止抵製北方漢族王朝的“擴張政策、同化陰謀和狡猾統治手段”。

 

北宋時期越南侵略中國十餘次

 

公元939年,交趾人吳權擊敗南漢軍,拓土稱王。968年,交趾地區的丁部領稱帝,取國號為“大瞿越”,越南這才正式建立了獨立政權,成為國家。吳權儼然被越南尊為國父,形象被神化。據越南史籍記載,吳權出生時“異光滿室”,“及長魁悟(奇偉也),目光若電,緩步如虎,有智勇,力能扛鼎。”

 

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972 年,丁部領遣使宋朝,稱“誌慕華風,常思內附”,請求冊封。趙匡胤封丁部領為“交趾郡王”。這標誌著越南成為中國“列藩”,中越關係進入了藩屬時期。越南並不真的甘心“內附”。在2012年播出的電視劇《蘇東坡》裏,有這樣一個情節,交趾國故意進貢中原沒有的一種奇獸,大宋滿朝文武叫不出名字,宋徽宗感到頗受羞辱,交趾使者十分得意。幸而蘇東坡認出這是“麋鹿”,解決了一場外交危機。這個情節雖然來自傳說,但也從側麵說明了當時越南對中國的態度。

 

1009年,李公蘊開創越南曆史上最強盛的王朝李朝,統治者雄心勃勃,迫使占城、柬埔寨、老撾納貢稱臣,並於1014 年、1022 年、1028 年、1036 年、1058、1059 年和1060 年多次“深入宋境,焚其倉而還”,“伐宋欽州,耀兵而還。”北宋疲於應付遼和西夏,無暇顧及西南,李朝的入侵強度一次次增加。

Image

公元1069年,王安石推行以富國強兵為目的的變法,在國內引起強烈爭議,李朝十萬大軍在輔國太尉率領下乘機攻宋,侵占欽、廉、邕三州,“盡屠五萬八千餘人,並欽、廉二州,死亡者幾十萬人”,邕州知州蘇緘寡不敵眾,殺全家36人後自焚。這樣一場殘忍的侵略之戰,發兵理由竟然是宋朝實行變法殘害國民,越南“興師問之,欲相救也”。相救的辦法就是屠殺。到近現代,越南又聲稱攻宋“出於自衛”,是李常傑認為宋軍有侵略企圖,所以“先發製人”。

 

1076 年3 月,宋神宗派郭逵率30 萬大軍收複邕州失地,隨後乘勝追擊,打入李朝境內,距其首都升龍僅30公裏。李常傑提出議和,宋軍退出已占領的李朝土地,恢複宗藩關係。在胡誌明市的越南國家曆史博物館,可以看到沙盤和人物模型再現的李朝軍隊大戰宋軍的場麵。李常傑攻占宋朝城池的“功跡”,使他坐穩民族英雄寶座,被評價為“把天才的戰略與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相結合的傑出的軍事家”,而其屠殺中國平民的行徑在越南國內則很少提及。

 

愛抗華英雄也愛孔子

 

元朝建立初期,忽必烈四處擴張,曾三次發動大軍攻越南。僅第一次攻越取得勝利,後兩次都被越南陳朝皇族將領陳國峻率兵擊敗,陳國峻受封興道王,故又稱陳興道。蒙古鐵騎踏遍歐亞大陸,卻未能征服小小越南,此後還常被越軍襲擾西南邊境,這令越南非常引以為豪,陳興道也因而成為頭號民族英雄。蒙古當時已經入主中原建立元朝,侵略越南的賬也就一並算在了中國的頭上。

 

明朝永樂年間和清朝乾隆年間,中國都曾出兵越南,出兵的原因基本都是越南發生內部叛亂,或受到鄰國侵略,岌岌可危的王朝請求宗主國保護。在當時宗藩關係的禮法體製下,中國確有出兵的義務,並不能以現代觀點指責中國幹涉越南內政。

 

19世紀80年代,中國最後一次履行宗主國的義務,幫助越南抗擊法國軍隊,最終,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在清王朝的妥協下,1885年,法國占領越南,中越宗藩關係結束。直至1949年之後,中越關係才翻開新一頁,進入前所未有的蜜月期,兩國領導人也結下兄弟般的私人友誼。

 

在中國史書上,越南相關事務往往隻是一筆代過,與中國交戰的越南將領,由於級別太低,名字很少被記載。但對越南來說,中國是最重要、最強大的鄰居之一,中越關係在越南曆史上十分要緊,對抗華英雄的祭祀和崇拜自古有之。唐德剛在《晚清七十年》中寫道:“我的越南學生就告訴我說,在越南的曆史上,所有越南的‘民族英雄’都是‘抗華英雄’。我也告訴他們,曆史上在印度支那半島族群內戰中,不知出了多少‘民族英雄’,可能百十倍於抗華英雄,但是隻有‘抗華英雄’,才能名垂青史。其他英雄們的大名,你們都不知道罷了。諸生大笑稱是。”

 

20世紀70年代後期,越南南北統一,民族主義情緒逐漸高漲,當時恰逢中越關係緊張,於是,古代中國侵越史成了民族主義教育的重頭戲,越南官方出版了大量渲染中國侵略的書籍,抗華英雄的事跡廣為流傳。每逢這些英雄的誕辰或忌日,或者重大節日,民眾會抬著英雄塑像遊行。現在,紀念活動的頻率已經降低,但仍在民間保持傳統。

 

越南民間紀念抗華英雄的同時,也祭祀孔子和財神爺,文廟的數量恐怕不比二征娘娘廟的數量少。中越古代發生戰爭的時間加起來不超過四十年,其餘近兩千年時間,兩地交往密切,漢字是越南官方文字,直到法國統治越南後才廢除。至今在越南北方,書寫漢字仍是一件文化格調很高的技能。春節到河內旅遊,你也許不能相信自己出國了,甚至會懷疑穿越回古代中國,中心城區遍布漢字春聯的小攤,許多白發老人席地而坐,用毛筆在紅紙上現寫現賣,男女老少排隊搶購。越南對古代中國的愛恨糾結,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解開的。

 

 

 

廣告業務詳情,請加微信:ao39ao

Image

Image

Image

了解更多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案例

 

2) https://mp.weixin.qq.com/s/ao1I92Rufy3s_X60-4JsdA?

習近平:中華民族無侵略的基因

長春中醫藥大學團委
 
 2014年05月16日 09:05

 

據新華社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天在人民大會堂出席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人民友好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基礎力量,中國人民願意同世界各國人民和睦相處、和諧發展。習近平指出,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霸世界的基因。

不接受國強必霸邏輯

習近平指出,人民友好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基礎力量,是實現合作共贏的基本前提。中國將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過程中,同世界各國一道,推動各國人民更好實現自己的夢想。中國將繼續全麵對外開放,推進同世界各國的互利合作,推動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實現各國在發展機遇上的共創共享。

習近平強調,中華民族曆來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一直追求和傳承和平、和睦、和諧的堅定理念。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霸世界的基因,中國人民不接受“國強必霸”的邏輯,願意同世界各國人民和睦相處、和諧發展,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中國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同時也將推動各國共同堅持和平發展。

民間外交要以誠感人

習近平指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必須大力加強文明交流互鑒。民間外交是推進文明交流互鑒最深厚的力量。

我們要通過推動跨國界、跨時空、跨文明的交流互鑒活動,在世界各國人民心靈中堅定和平理念,形成防止和反對戰爭、推動共同發展的強大力量。

習近平表示,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60年的發展曆程,充分展現出人民友誼在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中的強大力量,充分證明了民間外交在國家總體外交中的重要地位。他表示,民間外交要開拓創新,多領域、多渠道、多層次開展對外友好交流。要以誠感人、以心暖人、以情動人,拉近中外人民距離。要大力開展國際友好城市工作,促進中外地方交流。要重視公共外交,傳播好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一個真實、立體、全麵的中國。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