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young

隨風而飄,能飄去哪裏隨風向而定;能飄多遠隨風力而定。
正文

學術大咖

(2022-11-09 08:27:57) 下一個

我的第一站博士後是在美國中部的一個非盈利性研究醫院做的。這個研究醫院在一些領域比較有名,有相當多的學術大咖,比如在研究白血病和原發性腫瘤方麵等等。這裏是生物醫學博士後的熱門培訓基地,每天的申請加入者絡繹不絕。能找到這樣一個機構做博士後,除了在研究課題上的契合之外,還要借助於一些外力,比如讀博時自己博導的名氣等等。

雖然我的博導算不上是盡人皆知那樣有名氣,但在細胞信息傳遞領域還是有一席之地的,尤其是在酪氨酸蛋白激酶研究領域。在這方麵我博導最大的成就是發現並克隆了一個酪氨酸蛋白激酶,奠定了由此以後所有有關於這個酶研究的基礎,成了這個分支領域的鼻祖。之後所有有關的研究,都要提到他的這篇文章,我們這些博士生的課題,包括一些副教授和助理教授的課題都是以我這個博導的課題為主,分得一些小的分支課題來做。

我的這個博導在學術上是個一絲不苟的敬業學者,在學習上也對我們這些學生,尤其是對留學生盡職盡責,比如我們每個留學生日後畢業的去處,都有安排,包括找博士後的計劃等等。在我們準備畢業論文的時候,找博士後位置的活動也就開始了。其實,有些有心的同學,在做課題的時候就留心,有遠見的留意著那些自己心儀的實驗室,開始了早期謀劃。隻是我們這些初出茅廬的菜鳥才是走一步,看一步。

那個時候申請博士後,互聯網還沒有像現在這樣方便,很多時候要靠翻“自然”和“科學”雜誌後麵的招人廣告去找哪裏有和自己研究相關博士後的空位置。如果你要去的實驗室恰巧有人和現博導熟悉,有交情或至少相互認識,事情就簡單的多了,靠導師推薦就能如願以償去自己心儀的實驗室。要是你要去的實驗室相對陌生,現任博導說不上話,那就一半要靠自己努力,一半要靠現任博導的名氣了。我在這所研究醫院的博士後就是靠翻科學雜誌,我博導的名氣,他的鼎立支持的推薦信以及我的兩篇還算說得過去的文章而得到的。

雖然早有耳聞這個實驗室人才濟濟,研究水平一流,去之前也有一定的心裏準備,但真的身臨其境還是讓我有些不適應。先是人多,光是副教授和助理教授就有十幾人,博士後更是走馬燈似的不計其數。這些博士後大多來自本土和歐洲各國,占有70%,其次是日本人占20%,剩下是說漢語的同胞及其他國家的人。名義上我們所有的人都是這個學術“大咖”的”學生”,但是實際工作都是由副教授和助理教授親臨親赴,“大咖”根本沒有時間顧及,“大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大咖”很忙,我們就更忙了。由於人多,試驗台都不夠用,兩三個人共用一個試驗台是常事。有的人就互相商量在不同的時段來做實驗,以便能在做實驗時不“打架”。那段時間你能看到的是大樓裏一片燈火通明,晝夜不熄。辛勤的勞動換來了豐碩的成果,以前在讀博時要是能發一篇JBC 就能舉杯相慶的時候不在了,因為在這裏沒人能看得上眼。人人目標都是那幾個在巔峰的雜誌:細胞,自然和科學,人人也都知道,有了一篇這個級別的文章對今後的職業生涯意味什麽。那個年月,生物醫學有幾個領域的研究有比較高的機率能在這幾個雜誌發表,一個是基因剔除,一個是晶體結構的立體研究。基因剔除就是我們的“大咖”起家發跡的法寶之一。他在這些巔峰雜誌發表的文章很多,曾經在一幫弟子麵前狂言“不是”科學“水平的文章不發,不是”自然“的課題不做”。巔峰的時候,“大咖”在他的研究領域能呼風喚雨,曾經幾屆連任細胞雜誌的主編 (Chief Editor)。

要想發表高水平科研文章,先要能拿到有前景的課題。不是所有的基因剔除都能有顯性結果,碰到沒有結果的基因剔除,就和竹籃打水差不多,沒有成果的話就沒了本錢,別說博士後工作不成功,更有可能連今後的找工作都成了問題。有些幸運兒們得到了想要的結果,發了第一作者的高水平文章,興高采烈的奔向了康莊大道;但也有些人碰到那些倒黴的課題,隻能發個二三流的文章,隨著時間的流逝便銷聲匿跡在茫茫人海中去了。在這樣的實驗室裏工作最多都隻能有三四年的寶貴時間,人來人往競爭激烈。

基因剔除是一個非常耗時的實驗,要依靠小白鼠的生長周期,急不得。我的一個師兄,年齡比我小,可是來到實驗室的時間比我早,那就是師兄。他有幸拿到了一個頗有前景的課題,剔除一個基因,而且有望看到基因剔除後的表型結果。大約實驗開始兩年左右的光景,終於見到了一絲曙光,有望能在近期內看到期望的結果。就在我師兄欣喜若狂的時候,突然有了一個意外的消息,讓我師兄是心驚肉跳。

我說過我們的”大咖”工作很忙,每天有許多迎接不暇的工作,包括審閱無數的雜誌投稿。當過博士後的同行都知道,如果你的老板是哪個雜誌的編委,那麽你在博士後期間的一項工作就是幫助老板審閱雜誌的投稿,也就是分擔一些工作,漲漲見識增加點經驗,這點當然“大咖”也不例外。一天,一個博士後慌慌張張來找我師兄,告訴他大事不妙,他正在審閱一篇“大咖“分到他手上的“細胞”雜誌的投稿,其題目正是我師兄手頭在做的課題,一樣的基因,一樣的方法手段。這要是被人搶了先機發表出來,我師兄的成果幾乎就是付之東流,不說是一錢不值了,至少是身段陡降,有從“發現了“到隻是”證實了“的差別。我師兄接過那文章草稿一看,先是滿臉潮紅,接著就是慘白,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這時不知是哪個說了一句“還是和”大咖“問問咋辦吧”,我們這才如夢初醒,一起來到了”大咖“的辦公室。

這是一篇來自於歐洲某著名實驗室的文章,實驗做的很漂亮,找點小毛病不難,可是通過審查出版還是大概率事件。“大咖“弄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和我們大家的意圖,看著那篇文章投稿微微一笑道“這個家夥想幹什麽,想跑到我前邊去嗎?好了,我知道了,我來處理這件事“。大家麵麵相覷,弄不懂接下來”大咖“打算如何處置,又不敢多問,就都悻悻的離開了。

過了數日或數周吧,我師兄樂樂嗬嗬的來告訴我,事情解決了,對方實驗室可以等我們個把月,等我們結果出來後,兩個實驗室聯合發表,都是作者。至於哪個是第一第二,哪個是負責任作者好像都做了協調,也許不是皆大歡喜,但是畢竟沒有一家歡樂幾家愁吧。在科研的路上被人“截胡“的例子枚不勝數,我師兄無疑是幸運的。倘若沒有”大咖“的地位,權力,我師兄就是那淹沒在茫茫研究人員當中的一個,也許就失去了日後當上某大學教授的機會。

做科研不易,能堅持一直做科研更不易。為名為利選擇科研的路都是窮途末路,越走越窄。為了出人頭地做科研更容易讓人失望,成功的機率和買彩票相似。能在科研的路上留下我等平常人的幾個腳印已屬榮幸,那些能在科研路上開拓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的先行者,無疑都是佼佼者,他們耐得住寂寞,堅韌不拔,洞察力強,機智敏銳,聰明絕頂。還有就是他們的傑出性格,把他們打造成了命運的幸運兒,不管是機會找到了幸運兒還是幸運兒遇到了機會,缺一不可。

我們那個年代來美的老中,第一站幾乎都是各個學校或研究機構的實驗室。到今天能始終堅守在這個陣地上的已經是鳳毛麟角了。在這裏我要向一直還奮戰在科研第一線的,東方的西方的永不退縮的勇士們致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欲千北 回複 悄悄話 頂。好看,實在。謝謝分享。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您是過來人,字字珠璣啊:“他們耐得住寂寞,堅韌不拔,洞察力強,機智敏銳,聰明絕頂。還有就是他們的傑出性格,把他們打造成了命運的幸運兒,不管是機會找到了幸運兒還是幸運兒遇到了機會,缺一不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