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young

隨風而飄,能飄去哪裏隨風向而定;能飄多遠隨風力而定。
正文

醫學院入學麵試

(2022-10-21 08:22:02) 下一個

在醫學院的工作,科室同行們都有義務輪流擔任新生的麵試任務,因為我們人不多,我有幾年連續被派去擔任新生入學的麵試官。我知道國內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隻有藝術院校有新生入學的麵試製度,其他院校包括醫學院還未曾有這樣的選拔程序。憑我的感受,這入學麵試太有必要了,尤其是要做醫生,不同於其他職業。醫生是將來服務於人的“天使”,患者看醫生,無論多麽難以啟齒的個人隱私都能講給醫生聽,無論多麽羞於暴露自己,都能一絲不掛的站在醫生麵前,皆因為醫生類似於“聖人”。聖人能帶來福音,解除痛苦,是值得信賴和尊敬的人。

參加美國的醫學院入學考試資格是先要有大學本科文憑,啥大學畢業無所謂,學文學理都可以。醫學院入學考試不易,單就考試來說,所有科目要一天考完,從早到晚約7-8個小時,中間小息不可走出考場。筆試過關,選對了學校,一般都能有麵試的機會。多數州都為本州設有低於外州的錄取分數線,照顧本地(納稅人)的考生。

麵試在筆試通過後所報的院校進行,一般考生都是報有多所院校,也就會有多地,多次的麵試。我們學校的麵試一般安排在周末,考官要通過培訓,有一大堆資料要熟悉。第一次當考官比較麻煩,後幾次熟悉了程序就容易了。主要注意事項是哪些該問,那些不該問,哪些可以問,哪些不可以問。更重要的是如何判斷考生的質量,是否是當醫生的料,客觀的給出正確的判斷。美國大概有150多所醫學院校,我們學校大約在中等水平(醫療排名第40左右,研究排75名左右),考生大多數來自本州(70-80%),或臨近地區。年齡從二十幾歲到三四十的都有。一半以上有兩次以上的考試經曆。

麵試分周六周日上下午共四場。麵試當天,考官提前到場,早晨場有早餐提供。考官到齊後主席致謝考官貢獻自己的休息時間,並簡單的強調一下主要注意事項,然後開始分組。分組都是臨時隨機組合,一般是三人一組,標準組合是臨床大夫一人,基礎老師一人,在校高年級學生一人。有時因為臨床大夫或基礎老師多少有調整,學生不能超過一人,沒有學生也可以。三人成組後,拿到考生名單(當然也是隨機臨時指定),奔赴指定考場。到場後三人互相自我介紹認識,然後選出臨時組長。我一般都主動滿足老美的願意當頭的欲望,他們也高興接受,並不有謙讓,各家歡樂。

一組考官一般隻擔當一天(兩場)麵試,麵試學生是四到六人。麵試從考生敲門進來就開始了,穿衣打扮都是常識了,得體不過分就好。麵試的問題每個老師人手一份,輪流提問,基本上都是套路,套話,每年問的問題都是類似,有些是經年不變的必問,比如“你為什麽要選擇醫生這個職業?” 不要小看這個看似非常容易回答的問題,得分失分都在不經意間。比如說,對於這個問題,典型的回答有如下三個,你覺得哪個能打高分呢?

答案一:“我出生在醫學世家,父母都是醫生,他們對我的影響很大,我想繼承他們的職業,所以我想當醫生“。

答案二:“我的親人當中有人患病,他們很痛苦。耳濡目染,我希望當醫生能為親人,病人解除痛苦“。

答案三:“在我熱愛的職業中我選醫學,是因為我認為醫學最具有挑戰性。那麽多的神秘麵紗等著我們去揭開,比如癌症,一定能夠治愈,隻是我們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我喜歡挑戰“。

其實所有的回答都沒有對錯之分,也沒有標準答案。比如上述答案,我比較看好第三個。給出的分數也略高於另外兩個。

我生來與人為善,不忍傷害任何人和事,何況也曾從青澀毛頭走過,知道其中滋味,更有已為人父,深知父母盼下一代之殷切,因此,凡我麵試的同學,我都盡可能打高分。

麵試成績是錄取的參考之一,是否錄取由筆試成績綜合一起,由錄取委員會決定。當錄取結束,學校會給每個麵試的考官一封信,感謝之餘也有附上學生錄取結果,告訴經你麵試的學生是否被錄取,當然還有選擇明年是否還願意參加麵試的意願。這麽多年來在我麵試過的學生中不乏出類拔萃的佼佼者,這其中隻有一人落選,對於這個同學,我有深刻的印象,一直都記得當時的情景。

那是一個白皙清瘦的男孩,二十幾歲,進屋落座顯得比較緊張,雙手緊握在一起,不時地摳著指甲。男孩和我們對話時眼神有些不定,和我們對視也是很短就移開到地麵。問題回答還算清晰,可意外的是,男孩在回答問題時有時突然停止,憋得臉通紅,還用舌頭打出來挺清脆的響聲,還不止一次,整個麵試至少出現4-5次。很顯然,在坐的老師都比較吃驚,雖然沒有說什麽。等到麵試結束,那男孩如釋負重般的快速離去了。剩下我們討論時,另兩位老師異口同聲的說,他們不能給這個男孩通過,還同時一起把眼光望向了我,視乎是在征求我的意見。這讓我有些慶幸,他們和我心裏想的是一致的。我知道,這個男孩也許是哪個領域裏的天才,但是要做一個天天麵對患者的醫生,似乎真的不合適,醫生的這雙鞋穿在他的腳上,將來的路走起來會磨出很多泡,有很多痛苦。

回到此篇開頭的話,我想這就是為什麽要有醫學院入學麵試,篩選讓更適合的人做他、她適合的工作。有的時候,特別是年輕人有時搞不懂狀況,需要他人的幫助。麵試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告訴考生,你的麵前是怎樣的一條路,可能是荊棘如山,隻有智力超群是不夠的,醫者仁心更是必要。

人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知道那個男孩是否還報了其他院校沒有,也不知道他是否最終是否當了醫生?真的希望哪一天,在哪個行業裏看到一個優秀的從業者,就是那個沒有被我們錄取的男孩,雖然他不是醫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雪狗2014 回複 悄悄話 你們也用 MMI 的形式嗎
雪狗2014 回複 悄悄話 同意做放射科
Bigyou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恬寧' 的評論 : 好像聽說過,學習了。
Bigyou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說的極是,行有行規,醫學的確是個特別的職業。
恬寧 回複 悄悄話 “男孩在回答問題時有時突然停止,憋得臉通紅,還用舌頭打出來挺清脆的響聲,還不止一次,整個麵試至少出現4-5次。”這應該就是那種無法治愈的疾病,有一部美國電影,名字我想不起來了,男主角不能控製地發出類似狗狗叫的聲音,小時候總是被老師認為是在故意搗蛋,並受到其他學生的嘲笑。長大後他成為一名教師,還當了校長。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拍攝的。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那個落選的男孩有社交恐懼症,不適合任何跟人打交道的工作。希望他自己明白自己的短板,不要試著進入任何需要與人打交道的行業。考取英國的醫學生除了成績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看他是否有服務他人的願望和行動,是否做過大量誌願者的工作,也就是您說的,是否有一顆醫者仁心。如果沒有,成績再好醫學院也不收。
Bigyou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同感同感,謝謝!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醫學院麵試真的很有必要。國內這點應該借鑒。
Bigyou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簡單一點好' 的評論 : 謝謝留言!
簡單一點好 回複 悄悄話 博主詳述了麵試過程,是難得的參考資料。謝謝。
Bigyou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零不是數' 的評論 : 完全同意。其實不直接接觸患者的醫學工作也不少,還有像病理科等,就是選擇少了許多。
零不是數 回複 悄悄話 那個男孩可以做放射科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