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路心語,一位美國華人心髒科醫生的行醫筆記
83. 再遇口吃治療師
今天門診看到三個月後來隨訪的口吃治療師(醫路心語第77篇)。
老人一切安好,按時服藥,沒有症狀。這樣的情況下,一般門診隨訪時間會很短,如果病人沒有什麽問題的話,可以很快結束。但是老人很健談,談完健康,談他的人生。
他父親是美國海軍,當時駐紮在上海,他本人也是在上海出生。淞滬戰爭爆發後,他父親隨美軍撤離上海。他很有興致地給我看了一張他家裏的一個木箱的照片,是他父親從上海帶到美國的,他父親說是當時上海一個5歲的工匠雕琢的。照片上木箱很大,我很懷疑是不是他記錯了,5歲的孩子很難完成這個工作。我說這個箱子現在應該很值錢了,可以到Antiques Roadshow上去碰碰運氣。
老人接下來說到他和他的妻子的故事。他妻子是菲律賓人,他們在夏威夷認識的。因為老人有口吃,年青時很自卑,很少和女孩有接觸。有一次去夏威夷,在一個酒店的咖啡櫃台前,一個女孩站在他的前麵排隊,引起了他的注意,雖然看不到她的臉,但是他有種觸電的感覺,深深地被麵前的背影所吸引。由於他很靦腆,沒有抓住機會和女孩搭訕而失之交臂。之後他很後悔,滿酒店的找女孩,沒有蹤影。當天傍晚的時候,在泳池旁終於又見到那個女孩,他鼓足勇氣上前,問女孩,我能不能和你說話?女孩直接說,不可以,然後又扭回了身子說,可以。那時是他最興奮的時刻。之後老人留下了電話號碼給她,希望可以繼續交往。可惜的是,因為緊張,他把電話號碼的前三位數錯誤地給成了他社工號的前三位數。女孩把電話打到了費城,可想而知,找不到老人。幸好女孩很聰明,又試了西雅圖的區號206,這樣兩人再次聯係上。老人邀請她到西雅圖來玩,他們一起去遠足露營。老人說他的狗狗很快喜歡上了女孩,她順利地通過了狗測試。之後的日子是Happy forever after。說到8年前妻子去世,老人滿眼淚光。
最後,老人給我看了一些他的業餘創作作品。妻子過世後,老人很寂寞,到社區學了陶瓷工藝,一個人沒事的時候自己在家裏可以消磨時光。
(老人作品照片)
門診結束時,我說六個月後再看你。老人搖搖頭,還是三個月吧。好,三個月後再來聽你的故事。
(更多醫學科普知識關注微信公眾號:第二診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