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無言

講述在美華人醫生的故事
正文

醫路心語(77)口吃治療師

(2025-08-29 18:28:40) 下一個

醫路心語,一位美國華人心髒科醫生的行醫筆記

77. 口吃治療師

平時在門診的時候,每20分鍾看一個病人,下午4:40結束,一天下來滿打滿算23個病人。問診,體格檢查,解釋病情,下醫囑,所有的事情做下來差不多就是20分鍾的時間,上班過程中還要回病人的電話和電子郵件,以及處理診所的其他事務,因此上門診一天的空餘時間很少,經常是像打仗一樣,連軸轉。有時候會有一個空擋出來,病人來不了提前通知我們診所,我們又沒有預約到其他病人,這樣可以有機會歇一口氣,也可以和病人多聊上一會,讀懂他們的人生。

昨天看一個病人,是急診室的隨訪。兩周前醫院值班的時候,在急診室看過他。86歲老漢,有冠心病心髒支架曆史,一天晚上醒過來感覺有一過性幾秒鍾的胸痛,隨後測了自己的血壓,偏高,就來急診室檢查,因為有心髒病曆史,急診室叫了心髒科會診。當時老漢很緊張,向他解釋了病情,所有檢查都正常,沒有心肌梗塞,血壓高也是情緒緊張引起的,老漢放鬆了很多。

昨天門診看到他,有一點小小的驚訝,他原本在西雅圖有自己的心髒科醫生,老漢說他願意轉到我這兒,因為我願意花更多的時間給他解釋。一看門診表,正好他之後的一個病人取消,我們有時間多聊聊。

談了他的心髒病情況,回答了他的疑問後,老漢拿出了一個小本本,上麵密密麻麻的寫了很多,還貼了我的名片(急診室時給他的),和我網上照片的打印件。老漢說他詳細的查了我的曆史,然後問我,神經科學的博士學位做了些什麽?我給他大致解釋了缺氧對神經細胞電生理的影響,老漢還饒有興趣的和我探討了細胞培養的問題,以及我是如何製造缺氧狀態的,頗為專業。

老漢5年前去過中國,對中國的映像比較深刻,是不是這也是他選擇我的原因?老漢說到三峽大壩,很了不起的工程,還有三峽懸崖上的懸棺,不可思議。

突然他說到他從小說話有口吃,問我有沒有注意到他說話時一直在移動他的腳,是為了讓他自己放鬆和轉移注意力。我說我在緊張的時候也有口吃,這種情況很多人都會有。老漢說,他的情況可能是遺傳,他的孩子也有口吃,為此老漢專門去做了30多年口吃治療師的工作,幫助有困難的孩子。我為老漢的堅持所感動。

門診小訣竅:如果你需要過長的時間和醫生交流,在預約門診的時候和前台說清楚,他們可以給你預約更長時間的門診時間,醫生的收費可以按照時間來計算。

(更多醫學科普知識關注微信公眾號:第二診療意見)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