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無言

講述在美華人醫生的故事
正文

醫路心語(9)說說弗雷明翰的那些事

(2025-03-29 16:48:16) 下一個

醫路心語,一位美國華人心髒科醫生的行醫筆記

 

9. 說說弗雷明翰的那些事

今天繼續講醫學曆史故事。這個故事基本上是每個輪轉的醫學生我都給他們講一遍。

弗雷明翰心髒研究 ( Framingham Heart Study ),始於1948 年,至今已經超過了70 年的曆史,它是美國有史以來時間最長參與樣本最大的醫學研究。這項研究成果驚人,相關醫學論文發表近4000篇,它讓我們對心血管疾病有了全新的認識。目前很多關於心血管疾病的常識,如運動,飲食,戒煙以及阿司匹林的作用,都源於這一研究。

話說到上世紀40 年代,心血管疾病已經被認識到是美國的頭號致死性疾病。(說到這兒就會想到90年代初在中國上醫學院時,流行病學期終考試的一題,中國頭號疾病殺手,我答了心血管疾病,老師認為還是應該按書本上說的傳染病,我反駁書本知識太陳舊了,無奈還是讓我與滿分失之交臂,至今念念不忘)。但是,40年代時醫生和科學家們對心血管疾病的認識還是知之甚少。血壓升高以及動脈粥樣硬化都被看成是人類年齡增長和衰老的一個自然現象,不需要重視和治療。美國總統羅斯福的高血壓病史和最終死於腦溢血的事實,加快了美國在心血管疾病上的研究。

先來說說羅斯福總統的那些事。

美國二戰時期總統羅斯福,在位1933年至1945年,是美國任期最長的總統。從公開的檔案中看到,1932年時羅斯福的血壓是140/100 mmHg,沒有引起注意,他當時的私人醫生認為他的頭痛是鼻竇炎所致。在1935年至1941年間,羅斯福的血壓逐漸升高,136/78到188/105 mmHg,他的私人醫生依然認為總統很健康(總統的醫生不一定是最好的醫生),他的血壓符合他的年齡。有點諷刺的是,在1940 年羅斯福總統成立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NIH)(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健康問題)。羅斯福日漸惡化的健康狀況卻被其他人注意到了。英國首相丘吉爾在1943年訪問白宮時問到他自己的私人醫生,是否看到羅斯福很憔悴啊?在1944年3月,盟軍在準備諾曼底登陸,羅斯福的女兒實在看不下總統老爸的病態,明顯腹部腫脹和活動性氣急,就把羅斯福送到了美國海軍醫院(在NIH總部的街對門),要求第二診療意見。海軍醫院的心髒科醫生寫道,血壓186/108 mmHg,胸片心髒擴大,診斷“高血壓,高血壓心髒病和心衰”(鑒於當時有限的醫學知識,已經很佩服這位醫生的診斷)。然而當時並沒有很好的治療手段,給了他洋地黃和低鹽飲食,羅斯福的症狀有緩解,但是在一個月後羅斯福的血壓記錄是240/130 mmHg。在1945年的雅爾塔會議上,丘吉爾的私人醫生在日記中寫道,“羅斯福總統顯然是病入膏肓了,他有血管硬化的所有症象”,“我判斷他活不了幾個月了”(這個醫生很牛,是威爾遜男爵,1966年發表了“丘吉爾私人醫生的日記”,轟動世界)。幾周之後,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死於腦溢血,當時血壓300/190 mmHg。與無數美國人一樣,羅斯福死於人類的頭號殺手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日益危害到美國人民的健康,在1948年6月16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簽署了“美國心髒法案”,成立了美國心髒研究所,日後更名為美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撥款50萬美元進行一項為期20年的心髒流行病學研究。

來自麻省總院的White醫生和哈佛大學的Rutstein醫生負責選取這項流行病學研究的地點(這兩位醫生都在麻薩諸塞州,可想而知他們選擇的研究地點會在哪兒了)。弗雷明翰市是美國東北部麻薩諸塞州的一個城鎮,它靠近哈佛大學,地理位置理想。以前曾是農村小鎮的弗雷明翰已經發展成小工業中產集中的城市,居民2萬8千人。而且弗雷明翰的居民熱情而有經驗,他們剛剛完成了一項20年的結核病調查研究,居民普遍反映願意加入這個全新的心髒研究計劃。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弗雷明翰市符合40年代時期美國基層人群的代表,弗雷明翰心髒研究就此迅速成立。當時應該沒有人會想到這一研究將會帶來劃時代的深遠意義。1948年10月11日,研究人員對第一個入組誌願者進行體檢,正式開啟了著名的弗雷明翰心髒研究。弗雷明翰心髒研究總共招募了5209名30歲到62歲的男性和女性進行隨訪。

第一個重大研究發現發表在1957年,幾乎是研究開始後的10年(科研需要時間和耐心),研究中定義高血壓為 > 160/95 mmHg (和現代醫學對高血壓的定義還有一定距離),高血壓患者比正常人群有高出4倍的風險發生冠心病。一年後發表了中風是高血壓的一個主要並發症。把高血壓病的認知和相應治療提到了一個新高度。

弗雷明翰心髒研究在設計初時計劃進行20年,在1966年,研究委員會出現資金短缺開始向私人及公司召集募捐。在1969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已經簽署計劃決定退出該研究,弗雷明翰心髒研究危在旦夕。研究人員聯係到了當時的尼克鬆總統,最後由尼克鬆總統直接幹預命令繼續進行這項研究(科研人員的堅持很重要,領導層的重視更重要)。1971年國家心髒研究所和波士頓大學達成協議,繼續由聯邦出資助,從而結束個人募捐。由於資金的到位,同年弗雷明翰研究開始招募第一批參與者的子女進入研究,研究進入第二階段,即第二代人群研究。

1994年弗雷明翰心髒研究開始了多樣化人群的“ Omni列隊研究”,招募不同種族參與者,對比不同種族人群的心血管疾病的不同。

2002年4 月,弗雷明翰心髒研究進入第三代人群研究,原參與者的孫輩加入,以了解心髒病和中風對家庭的影響,並且研究更新更好是方法來預防治療疾病。

一個高質量的科研離不開科研人員的精心設計,離不開工作人員的一絲不苟,更離不開參與者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他們的無私奉獻。弗雷明翰心髒研究從1948年的第一代人群研究到21 世紀的第三代人群研究,超過70 年而且還在進行中。弗雷明翰心髒研究第一代人群失訪率不到4%,堪稱一個奇跡。

弗雷明翰心髒研究團隊這樣評價和感謝它的每一位參與者:

“Every FHS participant is unique and makes a contribution that no one else in the world can make. Each FHS participant is irreplaceable” (每一位參與者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做出了世界上其他任何人都無法做到的貢獻。每一位參與者都是無法替代的)。

同樣對於每一位參與者來說,他們也為參加這項研究而引以為傲。他們當中有些參與者已經搬離了弗雷明翰小鎮,甚至移居國外,也會不遠千裏回來定時接受複查。他們鼓勵自己的下一代加入到這些心髒研究中來,其中有的也成長為此項目的研究人員,每個人都為弗雷明翰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家路過弗雷明翰市的時候一定要去看看這個小城市,他們為美國及全世界心髒健康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們很自豪地把心髒研究路標放在城市的入口處,大家可以去拍照留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如山 回複 悄悄話 好文!謝謝介紹!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