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無言

講述在美華人醫生的故事
正文

美國醫療規範之醫療翻譯

(2025-05-19 22:13:07) 下一個

美國醫療規範之醫療翻譯

前一陣帶老爸去我們醫院做核磁共振。來到前台,被告知檢查要取消重新預約因為沒有找到中文現場翻譯員。作為本醫院的醫生,我當時有些惱火,我可以做翻譯啊,核磁共振的技術員很無奈的說,高醫生對不起,我們需要第三方有資質的翻譯員,這是醫院的規定。看到這裏,大家是不是覺得很搞笑啊,能說中文的醫生在場也是幫不上忙。在美國確實有這樣的規定。我們隻能重新預約了檢查。

這個醫療翻譯是個什麽鬼?

醫療翻譯(Medical Interpreter ),是指有資質證明的翻譯員,他們熟練掌握英語和另外一門語言,來幫助英語能力有限(Limited English Proficiency LEP)或聾啞或聽力困難的人進行就醫交流。醫療翻譯是醫患溝通的一個橋梁。醫療翻譯會把醫護人員講的話翻譯給患者聽,然後把患者的話翻譯給醫護人員,使醫患之間能夠充分理解和溝通。醫療翻譯隻負責翻譯,不能代替醫護人員回答患者的問題,也不能代替患者做任何決定。

為什麽必須有醫療翻譯的參與?

美國聯邦法(1964年人權法,1990年殘疾人法案和2010年平價醫療法案)規定所有接受聯邦資助的醫院和醫生必須提供口譯和書麵的醫療翻譯。接受聯邦資助是指接受Medicare和Medicaid政府保險,這樣就是幾乎覆蓋了美國所有醫院。美國的50個州都有相應的州立法強製醫療翻譯的執行。

如果醫院沒有醫療翻譯,後果會很嚴重。在美國的華人應該還記得2014年轟動華人圈的一起醫療訴訟。在波士頓一名高齡華人產婦生下基因缺陷嬰兒,狀告醫院醫生在講解羊水穿刺對於基因診斷重要性時沒有配備專業醫療翻譯導致產婦當時拒絕穿刺,醫院不得不庭下和解,賠賞700萬美元。醫療翻譯案件不屬於醫療差錯,而隸屬人權法案,醫生的醫療差錯保險不覆蓋這類案件。一旦打起這類官司,醫院和醫生幾乎沒有機會贏。

怎麽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療翻譯?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估計有50% 的新移民屬於英語能力有限(LEP)範疇。可以看到醫療翻譯職業前景廣闊。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療翻譯,需要年滿18 周歲,完成至少40小時的醫療翻譯培訓,展示英語熟練程度(美國高中以上學曆或托福成績)和另一門外語的熟練掌握(此外語所在國大學以上學曆)。最後,通過美國國家醫療翻譯考試。這樣就可以成為一名合格專業的醫療翻譯。可以看到,這個工作就是給移民美國的外國人,美國人是不大可能熟練掌握另一門語言或者到外國進修大學以上文憑的。

醫療翻譯的收入如何?

醫療翻譯大多按每小時算,也可以每分鍾算。一般收入在每小時24 美元,一年平均收入在4萬到5萬美元。這個收入相等於一個快餐店經理的收入。

誰來支付醫療翻譯費用?

醫療翻譯的費用由醫院,診所,醫生來支付,是醫院診所開支費用的一種。政府醫療保險如Medicaid可以幫助支付醫療翻譯費用。最基本一點,這個費用是不需要病人出的。因此,海外來美國看病的患者不需要擔心語言障礙,醫院會給你提供免費的醫療翻譯。

在日常行醫環境下,有哪幾種醫療翻譯形式?

一種常見的形式是現場醫療翻譯(In-person)。在診所預約病人時,我們前台會問病人是否需要翻譯,如果需要,就會和翻譯公司聯係,預約病人看病時間段的翻譯前來。翻譯完成工作後,我們前台會簽字證明他們完成的時間段。

還有一種形式是遠程視頻翻譯(Video Remoting)。我們診所和醫院使用的是Martti 公司的服務。它的界麵是一個平板電腦,翻譯員可以在家辦公,我們隨時可以撥打接線員,然後要求語種,相應語言的翻譯可以和患者及醫生視頻對話。

最後一種形式是電話翻譯(Telephonic)。我們診所和醫院使用的是Cyracom公司。一機帶兩個電話筒,供醫生和患者使用。電話翻譯的語言選擇可以很多,我找到過我的家鄉話,吳語,作為一門語言單獨列出。

最後,需要語言幫助的患者回家後醫療人員如何與他們聯係。我們先打翻譯公司電話再連上患者電話,這樣可以通過翻譯溝通無誤。如果是聾啞患者,他們家裏可以安裝特殊視頻電話,撥打號碼後,先由手語翻譯接通然後連上患者,醫生在一頭說話,手語翻譯與患者交流。

我日常門診中基本有20%的病人需要用到醫療翻譯。

在美行醫語言翻譯天天用到。遵守和執行相關規定是對病人權益的保護。當然有誰不認真執行,將會輸的很慘。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