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無言

講述在美華人醫生的故事
正文

人生若隻如初見(一)

(2023-04-08 14:09:28) 下一個

我們的那些故事 (小說連載)

故事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前言

講述在美華人醫生的故事

第四季 人生若隻如初見

本季內容將發生在醫院工作的24小時的時間內,每2小時轉換一個場景和一個主要人物,環環相扣,步步驚心。

(一)

我們生活在一個極速變化的時代,這是一個美好的時代,這是一個黑暗的時代,任何事都可以發生,發生的就是合理的。

王峰起的很早,今天是他人生中重要的一天。

他有點緊張,第一天去新單位上班換了誰都會緊張,而且是去醫院急診室上班,並且這個急診室是美國最忙的前三之一。

王峰選了一條深藍色的領帶,讓自己看得精神樣些,他仔細地對著鏡子打結,他希望給新工作留下一個好映像。

這已經是第三遍了,領帶拆開重打,打了又拆。此時他的胸口有那麽一過性的悶痛感,他放鬆雙臂,抬頭深深地呼吸了兩下,告訴自己,不急,時間還充裕的。

強生醫生一個人默默地坐在急診室主任辦公室的背靠椅上。時間是上午6點50分。

強生醫生四十出頭,濃密的黑發有點小卷,深陷的眼眶裏一雙炯炯有神的黑色眼睛,充滿智慧和深邃,大而挺直的鷹鉤鼻,讓人有點遠離和敬畏。他有著寬寬的肩膀,發達的胸肌緊繃著身上的手術衣,強壯的體魄正是適合緊張而刺激的急診室工作。

強生醫生在每年的這個時刻都會回憶起十多年前自己第一次踏入布魯克林總院急診室時的情景和感受,沒想到一幹就是這麽多年。白班,晚班,三班倒,曾經有過怨言和挫折,但是更多的是工作給他帶來的快樂和享受。

這個急診室已經是他的家,哪天不來轉轉,會有失落感。

五年前強生醫生挑起急診科住院醫生培訓主任的擔子,他雷厲風行,大刀闊斧地做了一係列教育改革措施,讓布魯克林總院急診科的全國排名迅速地提進了十來位。

強生醫生的鐵麵無私也讓他得罪了一些人,他的嚴格管理在住院醫生內有一個不雅的外號,“玉麵閻羅”。

布魯克林總院急診室,規模很大,總院樓房的第一層加上向外延伸建築都是急診室的範圍。前門是病人步入通道,接急診大廳,有45個單獨急診房間,後門通道是救護車入口,連接有容納15個搶救床位的外傷急診廳。總院樓頂有直升機停機坪,可以迅速轉運病人。

布魯克林總院急診室是美國一級急診室,最高級別,可以接收任何重大外傷病人。在紐約市警察局中一直有句行話,“如果警察受傷了,請把他馬上送到布魯克林總院”。

布魯克林總院急診科每年招收22名住院醫生,申請住院位子競爭很強,住院醫生大多是來自全國各名牌醫學院的尖子學生。

王峰的家庭可謂醫學世家,爺爺是第一批民國時期留洋的醫學博士,父母都是做醫生,也在醫學院當教授,因此王峰從小就受到醫學熏陶,勵誌做一名醫生,父母也給他做了同樣的規劃。他在醫學院學習期間已經開始考美國USMLE考試,畢業後被父母托熟人直接送來美國醫院臨床實習。借著天時地利人和,以及他自己的勤奮,王峰成功地Match到布魯克林總院急診科住院醫生的崗位。

能夠Match上是跨出成為美國醫生的第一步,之後的路還很長,有很多的困難和挫折等著他去克服。

這不,一大早,在急診科的第一年住院醫生見麵會上,王峰就被強生醫生痛批了一頓。

“這裏是急診室不是參加婚禮,西裝領帶隻有在你們畢業時和結婚的時候可以用上,我需要你們12小時,24小時在崗位上,兢兢業業,救護病人,急診室不是開派對的地方”。

王峰換好手術衣從更衣室匆匆出來,差點就撞到迎麵而來的醫學生拉傑,把王峰嚇得心咯噔地翻滾了一下。

“王醫生,”拉傑很友好地上前說道,“強生醫生叫我今天跟你,請多多指教。”

拉傑是從印度來的,但是他卻是從中國醫學院畢業的,當王峰聽到他的解釋後,還是有點吃驚。

在印度,上醫學院競爭很激烈而且學費昂貴,有很多印度學生轉而來中國上醫學院,中國學校也為了更多的國際交流和拿到政府資助,很樂意接收這些來自印度或者巴基斯坦的學生。中國的英文教材和英文教師很缺乏,可想而知這些印度學生的畢業資質。

中國所有醫學院的畢業證都得到WHO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因此,借道中國,這些印度學生畢業後同樣可以來美國Match而實現他們做美國醫生的夢想。

王峰從護士台拿到自己負責的第一份病曆,是個胸痛病人。

王峰來到病房前,深吸一口氣,敲了一下玻璃門,然後帶著拉傑推門而入。

這將是王峰在布魯克林總院急診室看的第一個病人。

“你好,懷特先生,我是王醫生,這是醫學生拉傑,我們將負責你的醫護,請你告訴我為什麽你會來急診室,有什麽我們可以幫助到你的?”

“我上午感到胸痛就來急診室,現在好了。”

“請你告訴我,是什麽樣的胸痛?什麽情況下促發你的胸痛?”

“胸痛就是胸痛,你是不是新來的?“

“我們需要了解具體的情況,然後給予你合適的治療。“

“沒事了,胸痛都好了,你叫護士來吧,我可以走了。“

王峰和拉傑兩個第一天到急診室的新人,隻能悻悻地離開了房間。

“新郎官回來啦,”護士已經在護士台等著他們回來,對王峰調侃道。

王峰很不喜歡這個剛來急診室就被新加的外號,但是也不想和護士頂撞,能否和護士搞好關係對於在急診室順利生存下來很重要。

王峰裝作什麽都不懂的樣子問護士道:“那個病人是怎麽回事?”

護士開始很耐心地給王峰解釋道:“那是我們急診室的老病人,無家可歸者,常客了,喝醉了來我們這兒睡上一覺,肚子餓了,來我們這兒吃頓飯,他對急診室的各種程序應該比你王醫生都熟。他說沒事了,一會兒自己就走了。”

美國急診室的規則是不能拒絕任何病人,不能因為是否有合法身份或者是否有能力支付費用而拒絕病人。對於有醫療保險的病人,看完病接受完治療後保險公司按程序支付費用。而對於沒有醫療保險的低收入人群包括無家可歸者,醫院在治療完成之後將向國家保險部門申請補償,如果申請失敗,費用將有醫院墊付。

護士看到王峰明白了要點,馬上遞上了第二個病例,囑咐道:“這個病人剛來急診室,有心髒起搏器病史,主訴頭暈,剛被肯尼迪機場送過來,你馬上去看看。”

王峰接過病例,看了一眼身邊的拉傑。走,看第二個病人。

拉傑緊跟著王峰的步伐,很好奇地問道:“王醫生,我看你們急診室的醫生褲子口袋上都插了一把剪刀,這是做什麽用處?”

王峰邊走邊把口袋裏的剪刀拿出來給拉傑看,解釋道:“你看,這不是一般的剪刀, 它叫外傷剪刀,一側剪刀頭彎曲150度,在處理外傷時可以快速地剪開病人的衣服和褲子,還可以剪皮革甚至鐵皮。”

王峰說完,把剪刀遞給拉傑。

拉傑接過剪刀,一邊看,一邊不住地點頭。

說話間,他們倆已經來到第二個病人病房前。這時技術員剛好完成心電圖檢查。

王峰拿過心電圖紙,仔細地看著,拉傑也湊過來,印度特色地搖晃著腦袋,琢磨著。

“拉傑,你看心電圖顯示了什麽?”王峰把心電圖放在台麵上,用手指點著寬大的波形問道。

拉傑擠弄著他的濃眉,眨巴著他的大眼,來回晃著腦袋慢慢地回答道:“QRS波很寬,心率很慢,是不是三度房室傳導阻滯?”

王峰很讚賞地看了拉傑一眼,看來他還是從中國醫學院學到點東西的,表揚道:“不錯啊,拉傑,這是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的心電圖,室性逸搏心律,心率隻有每分鍾40次,所以病人會有頭暈。” 隨後又自言自語道:“不是護士說他有起搏器嗎?怎麽起搏器不工作了?”。

王峰轉身向病人詢問了病史。

原來,病人是牙買加人,10年前因為房室傳導阻滯在紐約的醫院裝了一個心髒起搏器,不久後他回到牙買加生活。最近,他一直有頭暈,和之前沒有裝起搏器時的感覺一樣。他去看了當地的醫生,一查,原來是心髒起搏器沒有電了,不工作了,所以他又有頭暈症狀。醫生跟他說他需要做個小手術換起搏器電池,如果在牙買加醫院換,會很貴,而且他要自費。然後醫生好心地給他出了個主意,買張飛機票到紐約肯尼迪機場,直接叫救護車到布魯克林總院,那是紐約最大的公立醫院,換了起搏器電池後回牙買加。來回飛機票加起來也比在牙買加直接做手術便宜很多。

病人很樂意地聽從了牙買加醫生的意見。

王峰和拉傑互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手一攤,那就叫心髒科會診,馬上換電池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風裏飛奔 回複 悄悄話 看了第一章,就知道了兩個免費曾美國醫療福利的辦法。
加拿大倒是全民醫療保險,不過看急診總是要等很久。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