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那些故事 (小說連載)
故事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前言
講述在美華人醫生的故事
第一季
布魯克林是個多種族聚集的城市。有60萬猶太人居住在布魯克林,讓布魯克林成為繼以色列外猶太人聚集最多的外國城市。有超過20萬華人居住在布魯克林,其中很大一部分華人來自福建,布魯克林的8大道中國城有“小福州”的別稱。有很多加勒比海地區移民居住在布魯克林,每年9月份的加勒比海西印度遊行都是盛況空前。布魯克林的南部沿海多個街區是俄羅斯人的聚居地,有“小俄羅斯”的稱號。意大利移民則分散在紐約的各個區,布魯克林西南部還保留很多意大利人的聚居地,紐約最正宗最好吃的意大利披薩在布魯克林。
周三,李建參加醫院上崗前的急救培訓。
美國的急救培訓分初級和高級兩個項目,初級生命支持(BLS basic life support )就是常說的心肺複蘇(CP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高級心髒生命支持(ACLS 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 )則是一係列在心髒驟停,休克,中風等情況下的臨床介入措施。醫務工作者上崗前都需要至少達到BLS培訓證書,而醫生則要求做到BLS和ACLS兩項。整個培訓課程由美國心髒協會(AHA)統一管理,配備統一教材,由資質教官教授,通過考試後頒發證書。兩項證書都需要每兩年更新一次。
李建在來參加培訓之前已經打聽過,他參加的這個培訓課程包括BLS 和ACLS兩項,需要一整天的上課培訓,中午培訓機構提供午餐。
李建來到培訓教室。和其他人不同,李建上課一直喜歡坐前排。當他剛找到前排入座,就聽到背後有人喊他的名字。李建感到很奇怪,剛來紐約還沒有認識的朋友?他回過頭來四下張望,突然看到盧多在教室後排向他招手,就是那個尼日利亞小兄弟,之前的醫院麵試中碰過兩次麵,很熱情的小夥子。李建馬上離開座位加入盧多的行列。
盧多他們是一幫5人坐在一起,都是今年Match到布魯克林總院內科的新住院醫生。其中索菲亞和盧多是同學,來自尼日利亞,她個子高挑,表情也很高傲。卡姆拉是印度二代移民,她在美國土生土長,美國醫學院畢業,性格豪爽,頗有女漢子氣質。帕特爾來自印度,他沉默寡言,一旦發表意見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鳴驚人。伊萬來自加拿大,他性格開朗活潑,有趣的點子一般都是出自他的腦袋瓜。
盧多一一給李建介紹同學認識,大家相互打招呼。李建看著這些新同學,感歎他們這一幫人就如一個小聯合國,大家來自五湖四海,為了共同目標走到一起,以後這些人要在一個醫院一起工作奮鬥三年時間。
盧多是這些同學的牽線人,大家在網上結識成為朋友。盧多和帕特爾,伊萬共租一個大公寓。索菲亞和卡姆拉合租一個兩室公寓,而且他們的兩個公寓在同一幢樓裏,相互關照方便。李建遺憾沒有早些碰上他們,不然自己可以節省下很多時間找房子而且可以一起加入大家庭。
伊萬說道:“不要緊,一年租期到,我們再搬到一塊兒,那時可以租個獨立房子,豈不快哉?”
大家紛紛表示同意,女生也提出要求加入,伊萬說,如果要找6個臥室的房子,那就是大豪宅了,可能需要住到郊外。大家一致搖頭,住郊外往返時間上對住院醫生工作不切實際。
同學們了解到李建以前在中國國內做過幾年急診科醫生,即刻流露出敬佩和羨慕的眼光。盧多告訴他們,李建不但已經有多年行醫經曆,而且還剛剛獲得美國博士學位。
伊萬雙手舉過頭頂做膜拜狀,口中念念有詞:“教授,你厲害,厲害。”
帕特爾開口說:“建,你有很多臨床經驗,以後要多幫助大家。”
李建一臉苦笑說:“各位別寒磣我,我們都是同一起跑線上,我們互相幫助。”
索菲亞一臉無趣的在旁說話:“好了好了,大家安靜,急救培訓開始了。”
6月30日,布魯克林總院內科在醫院的階梯教室召開新一期住院醫生指導會Orientation。這個典禮很特別,培訓主任A醫生特異安排了新同學兩兩做一起。在做完科室介紹和輪轉表的解釋後,A醫生告訴大家,之所以安排兩兩座位,是為下一個節目做準備。培訓秘書吉尼做了很多工作,詳細了解了各人的興趣愛好,按照共同點兩兩配對組合。下麵給大家10分鍾時間準備,互相了解對方,然後兩人一起上講台做互相介紹,看哪一組做的最好,大家來評選。
和李建坐一起的是保羅,地道美國男孩,青春陽光。保羅當年沒有考取美國的醫學院,而去加勒比海國家的醫學院學習。
(注解:醫學院第五通道是指,美國公民在美國或加拿大以外的國家上醫學院,在第四年的臨床實習期回美國認證的醫學院完成,這樣獲得的醫學學位過程。)
通過交談,李建知道了為什麽秘書吉尼會把他和保羅放在一起。他們的共同運動愛好都是籃球,他們的共同業餘愛好都是音樂。保羅有自己的小樂隊,他是主唱和吉他手,平時也自己譜歌,他們的小樂隊經常在保羅家的車庫排練,並錄製小CD。保羅說,下次見麵會帶一張CD讓李建聽聽。
上台做互相介紹的時候,李建和保羅兩人互動風趣,李建當即哼起曲子,保羅即興填詞,兩人合力創作一段新生聚會歌。同學們一起為之鼓掌,最後兩人獲得Orientation大獎,獎品是負責接待明年新生,當然還有一張100 美元現金卡。
Orientation結束後李建隨一幫10來人的新生來到布魯克林Park Slope處的一家酒吧聚會。
在同學們的簇擁下,伊萬高舉酒杯,大聲宣誓:“今夜我們一起買醉,明天我們一起上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