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出品的《七武士》是黑澤明的名作,講的是日本戰國時期1586年七個武士幫助山民剿滅土匪的故事。故事本身不稀奇,我感興趣的是日本的文化和民俗。
中國古代社會階層由高到低,分士農工商;公務員就是士。日本古代社會類似,也由高到低分士農工商;不過,士特指武士。這種等級劃分是世襲的,武士的後人還是武士,農民的後人還是農民。武士屬於統治者,農工商屬於被統治者,界線分明。武士享有俸祿,官府籍錄在冊。有些武士因為各種原因失去武士地位,成為浪人。幕末曆史名人中,有不少是浪人。
影片中的山民們為了抵禦野武士,招募的七武士之首,就是一名浪人。野武士跟浪人不同,他們雖在民間以武力謀生,但從不曾為官府所籍錄,並沒有當武士的經曆。這些野武士,實際上就是土匪。
影片中武士睡覺用的竹篾枕頭,我在老家見過,不到一尺長,高、寬各四五寸。現在不常見了,但民間還有人枕。影片中山民使用的農具,包括鐮刀、衝擔和犁等,跟我小時候在農村見到的一樣。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山民們脫粒用的連枷,也跟我小時候見過的一模一樣。連枷是一種穀物脫粒工具,很古老,至少漢代就開始有了。使用需要一點技巧。我小時候試著用,不怎麽會用。萬萬沒有想到,在美國看一部1950年代的日本電影,看到了中國漢代就有的農具。1997年教我們科技哲學的教授說,當時中國的農業生產工具跟宋代沒有根本差別,她說的大致不差。
連枷(圖片來自網絡)
影片的製作用到這些農具道具,說明至少到1950年代,這些中式農具在日本農村還可見到。所以說中日文化相通,可不僅僅是一句抽象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