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五十七篇。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這大概就是最早的小政府概念了。
政府盡量少管事,就會有一隻無修的手讓社會的方方麵麵自行協調好。
莫非,伯陽兄是資本主義先驅?這也太超前了吧。
伯陽兄心中的理想社會,還是一個道化的社會。既然道本無為,那就君王也應該無為。但個人覺得這有個先決條件,就是天下人人都深受道家教化,都無為。
否則,就變成了君王無為,政府無為,而人人無不為。
哈哈哈,無政府主義,會不會天下大亂,我不知道。
曆來還真沒見過哪個朝代采用了伯陽兄的建議。就算某位昏君幾十年不上朝,但總有管事的大臣宦官之類的。而且,那些幾十年不上朝的“無為“的皇帝,在史書上都是無道昏君。
到了如今的資本主義,雖然相對於獨裁政府而言,算是小政府。
但也不是無為。
所以,伯陽兄的理想社會,隻能是個烏托邦,所有的統治者連試都不願意試。
這一章,伯陽兄完全沒有說道。
又是治國平天下的理念。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複為奇,善複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這一章伯陽兄還是沒有說道,但很有意思。
這一章其實有三節。
第一節還是說治國。寬厚,則民風淳樸,嚴苛,則百姓不滿。
第二節,旦夕禍福,天有不測風雲。
第三節最有意思的,那就是伯陽兄心中的君子。“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我們來對照一下成為君子的標準。
儒家,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
墨家,貧則見廉,富則見義,生則見愛,死則見哀。
道家,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個人以為,
儒家更重視溫良,謙卑,但有擔當,可以為榮譽而死,綿裏藏針。
墨家更有大愛和平權思想,沒有攻擊性,講究不攻,但你打我還是要還手的。
道家則更加內斂,與人為善,沒有傷害性。這一點,看看陶三和多多就知道了。陶三是明顯的道家特質。多多傷他千百遍,他待多多如初戀,最多最多,就是不搭理。
陶三得了伯陽兄的真傳。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多多呢,既不是儒家啊,也不是墨家,更不是道家。她自成一派,是過家家,想一出是一出。
不過呢,她看似來者不善,其實,是個善者。
披著狼皮的羊。
哈哈,小弟呢?
我當然是佛家。
時而低眉順目,時而怒目金剛,全看心情。
年少輕狂時,怒目金剛的時候多。為此,被網管妹妹拖進小黑屋暴打過無數次。
現在,基本上都是低眉順目。不是變好了,是被網管妹妹打怕了。
喜歡這一章,終於看到伯陽兄講修身了。
《道德經》第五十九篇。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不喜歡這一章,這個有抄襲孔仲尼兄之嫌。
這就是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呀。
時時維護,循序漸進,德高望重的時候,就是治國之才啦。
儒家,老實講,出了不少當官的,特別是獨尊儒術,開科考以後。可是,你見過哪個皇帝是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
修身齊家愛惜羽毛的人,是上不了位的。
能上位的都是些陰險狡猾的無恥之輩,沒有例外。
結論就是,你如果修身齊家,就一點治國平天下的機會都沒有。
你隻要是有想當君子的念頭,無論是儒家的君子,墨家的君子,還是道家的君子,還是趁早回鄉去喂豬。哦,有點難聽。那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吧。
咣當,節操碎了一地。不好意思,小弟就是這麽愛說實話。
《道德經》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伯陽兄繼續宣揚應該要建立一個道化的大同天下。
我一再說,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沒有可能實現的。
那些政教合一的地方和時期,都是曆史上的黑暗時期。
伯陽兄低估了人性。
不過,這一章有一句膾炙人口的名言,“治大國,若烹小鮮。“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網上聽來的段子。今上是治大國如烙燒餅。唰,翻一麵,把它烤焦。唰,再翻到另一麵,又烤焦。
哈哈哈,形象。
《道德經》第六十一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這基本上就是老共的睦鄰友好,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
算是伯陽兄的外交政策吧。
看了伯陽兄的這些治國平天下的良策,由此可以得出一個道理。
什麽道理呢?就是人無完人。
沒有一個人在任何一個領域都能出類拔萃。就算是聖人也不行。
伯陽兄在生死解脫方麵,無疑早已解脫。
他在悟道方麵,無疑是個天才。釋迦摩尼至少還曾經周遊天下遍訪名師。伯陽兄好像沒聽說過他有師父。他完全是自學成才。如果我錯了,請陶兄指正。
在修身齊家方麵,也就是個人修行方麵,還馬馬虎虎。但明顯不如釋迦摩尼。
釋迦摩尼的八萬四千法門,品種繁多,一應俱全。就是個one stop shop。所以佛教雖然後來,但一下子就蓋過了道教。Walmart一開,周圍的小店就遭殃,很難開下去。
在治國平天下方麵,差孔子墨子遠已。他的這些理念完全是閉門造車,out to lunch.
按江核心的說法,有點衲衣汙。如果哪位君王諸侯聽了他的,用不了兩年就讓人滅了。
我不是瞎說,舉兩個例子。
政教合一,整個社會宗教化的例子在中國是西藏。全民信佛。
在佛教傳入西藏之前,吐蕃還是很有戰鬥力的。之後呢,基本上誰都可以吊打它。
它唯一的屏障就是山高路遠外加窮。
蒙古也是如此,鐵騎曾經踏遍歐亞天下無敵。
然後藏密傳入蒙古,忽必烈皈依白教薩迦派,賜白教五祖八思巴為大寶法王,拜為國師。
於是九十餘年而亡。把白教趕走之後,蒙古的戰鬥力又回來了不少。
大清立國後,又迎入黃教格魯派。
直到如今,蒙古和西藏變成了同樣的命運,誰都可以吊打。
也許有人會說,那為什麽基督教伊斯蘭教沒有這個問題呢?
這當然和教義有關聯。
這兩個宗教是崇尚武力,是可以以上帝安拉之名殺人的,是鼓勵殉道的。
遇到佛教與道教這兩隻弱雞,基本上會是一場屠殺。
伯陽兄的“柔弱勝剛強“是出世法,說的是無形無色的道,看似柔弱,卻絲毫不被外界影響,而再剛強的個體,都有生滅。
陶兄說“刀尖入水”,刀尖是傷不了水,但肉身不是水啊。
刀尖可以殺得芸芸眾生血流成河屍橫遍野。
《道德經》第六十二篇。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嗬嗬,伯陽兄到了第六十二章,開始說罪孽了。
好像所有的宗教,都是一個路數,就是世人有罪。而為了消除罪孽,你就應該如此如此。
基督教有懺悔。
佛教有積功德,也有懺悔,比如梁皇寶懺。
伯陽兄說,信道可以消除罪孽。
我很有興趣看看他會不會傳一些積功德除罪孽的法門。
這一章,還是入世法。
《道德經》第六十三篇。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這一章最有法味的是“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這個就是釋迦摩尼的“佛,非佛”,隻是他還加了三個字,“是名佛。”
後麵的都是勵誌的心靈雞湯。
可以用幾個字總結,“以德報怨,謙卑為懷,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道德經》第六十四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複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小弟把這一章的金句挑出來。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我們在前麵談到過“無為無不為”。
無為,指的是道,道無生,不變,恒在,是名無為。
無不為,指的是用。
無生,不變,恒在的道,怎麽會敗亡呢?故無敗,亦名無死。
明白了無生,無死,自然就知道無得無失。
其他的又屬於混搭,可以不理了。哈哈,
不是不尊重伯陽兄,我已經五體投地拜了伯陽兄兩回了。
但目前看來,他的入世法真的不強。修身齊家,不過就是一些勵誌的心靈雞湯。治國平天下的方略基本屬於何不食肉糜,完全不了解狀況。
《道德經》第六十五篇。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哈哈哈,伯陽兄這是要回歸原始社會。
難怪許多人批評道教宣揚愚民政策。原來根子就在這一章。
伯陽兄啊,您還是趕緊換個話題。治國這個話題不適合您。
釋迦摩尼是說過,佛不以智取,不以修成。但這話的原因是道本自然成,是不能被強取的。但這並不是說,我們應該要把芸芸眾生都弄成傻子,於是好治理。
我就很喜歡和有智慧的人聊天。
你給我一群zombie, 要我去統治他們,我要他們何用?
如果一個君王,治下都是一群愚民,一個有智慧明事理的人都沒有。
你說,這國還能維持多久。
《道德經》第六十六篇。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沒有跳脫出仲尼兄的“上仁下義”。
我有時想,先秦諸子時代,諸子之間,難免也會互相影響。
所以,諸子的思想,難免會有一些相同和重疊的地方。不過,各家各派,還是有自己明顯的特色。
《道德經》第六十七篇。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沒有跳脫出仲尼兄的“溫良恭儉讓”。
慈和儉,我還能同意。
但“不敢為天下先“我是不同意的,這種世故的中庸,是基於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當年蓮華生大士降伏西藏的時候,就是風欲摧之,傲立於林。
在藏王麵前,以兩場大辯法,擊敗本土苯教和中原禪門的摩訶衍,從而奠定了密宗在西藏的地位。
伯陽兄自己開創道家,不正是敢為天下先麽?
《道德經》第六十八篇。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伯陽兄,拜托,我有些讀不下去了。
前麵幾十章都說得很好啊。怎麽說著說著就虎頭蛇尾了呢。
就算是說入世法,您這個真不行。
管理,沒有最好,隻有最合適。情況不同,就得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部下團隊很能幹,就可以放手讓他們自由發揮,老板遠遠看著就好了。
團隊很爛不能幹的時候,就得親曆親為,殺伐決斷。
您不能不管什麽狀況,一律不管不問不爭。按您的方法,不會大順,隻會速滅。
您如果當一家公司的老板,這家公司就完蛋了,必然破產。
《道德經》第六十九篇。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沒有跳脫出子翟兄的“非攻”。
伯陽兄看來真是個人畜無害的小白兔。
曹劌可不是這麽說的,他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所以,他是兵家,您不是。
《道德經》第七十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這一章小弟倒是感同身受。
吾有摩尼珠,隻待有緣人。
《道德經》第七十一篇。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一個人明白自己的不足,就沒問題。
明明不知道卻自以為是,就有問題。
聖人是沒有缺點的,因為知道缺點是什麽,因為知道缺點是什麽,所以沒有缺點。這一句呢,要看從什麽角度去看。
如果聖人是指道,沒錯。道是沒有缺點的,本自圓滿。
恒在不變,怎麽會有缺點。
聖人如果是指人。嗬嗬,人無完人。就算這個人明白自己的不足,不斷地去改進,總是不可能完美,總是會有不足,會有缺點。
《道德經》第七十二篇。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伯陽兄說,君王不要好大喜功,壓榨百姓。
把百姓逼到不畏死的地步,就會天下大亂。
這個沒有錯,但這是儒家的思想。儒家追求的就是君王施仁政。
個人在治國平天下方麵,更喜歡墨家的觀點。
墨家反對儒家的上仁下義,更鄙視禮。 認為,如果必須聽命於父母,天下無良的父母很多。如果必須聽命於師長,天下誤人子弟的師長很多。如果必須聽命於君王,古來昏君很多。
所以,不要從尊,而是要從善。要明辨善惡,要有大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揚善棄惡,才是天道。
以為秉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理念,墨家講究非攻。就是不主動去攻打別人。
但也不會被動挨打。所以墨家非攻,但善守。
我在講《墨子》的時候曾打過一個比喻。如果子翟兄是一支足球隊的總教練,他排出的整形會是,一個守門員,其他全是後衛,沒有一個前鋒,也沒有一個中場。
墨家的揚善棄惡思想,今天還有很多門派采用。
必然佛門的淨土宗,唯識宗,等等。
當然,我也不是全盤同樣子翟兄的所有觀點。
我同意的,是不能盲從於父母,師長,上司。我不同意的,是非攻。
我如果當一支足球隊的總教練,我會排出防守反擊整型。
我不太會主動攻擊,但絕不會永遠被動挨打。
《道德經》第七十三篇。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應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這一章後半截肯定是對的。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應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從道的角度,都對。
從入世的角度,肯定行不通。
你不去努力爭取,就想躺平守株待兔,怎麽可能成功嗎。
前半截,“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勇敢有時會招致殺生之禍,但有時,兩軍相逢勇者勝。
不勇敢也不一定能苟活啊,白起就坑了四十萬降兵。凡事沒有絕對,不能用一副藥治百種病。所以我說,在入世法上,釋迦摩尼比伯陽兄強,他開出了八萬四千個藥方。
《道德經》第七十四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希有不傷其手者矣。”
有時候,對一些為非作歹之徒,不得不殺之立威。
但要適度,不能濫殺,濫殺者會反受其害。
同意!
《道德經》第七十五篇。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百姓饑餓,是因為稅賦重。
百姓造反,是因為官員胡作非為。
百姓不畏死,是因為上位者奢侈,反正活不下去了。
所以,勤儉比奢侈好。
尚儉,是墨家的思想,也是儒家的思想,看來,也是道家的思想。更不用說佛家了,都成了沿街乞討的叫花子了,無不自稱貧僧。嗬嗬。
《道德經》第七十六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從道的角度,柔弱代表空,堅強代表相。
這很好理解。虛空當然柔弱,但不壞。
一個一個的相,當然堅固,但會壞。柔弱勝堅強。
從入世的角度,則不一定。
有時需要柔,有時需要強,要看具體情況。
一味地懷柔也是不行的,手裏有大棒,臉上帶著笑,可能效果更好。
《道德經》第七十七篇。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不欲見賢”,這是本章的閃光點。
釋迦摩尼說,“無所求”。
不欲也好,無所求也罷,它不是一個刻意而為的動作,或則一個修行可以達到的境界。
它的根本原因是道本身,也就是佛家的本來麵目,就決定了無所得,無所失。
既然無所得,亦無所失,自然就無所求。
比方說,釋迦摩尼開悟成道以後,廣收弟子,每日說法,在一個婆羅門統治的社會,發展壯大了佛教。那他是不是違反了不欲,違反了無所求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這有回到了我們以前講過的動於不動。
他隻是在用,沒有動,所以,無論他做了什麽,都是不欲,無所求。
“損有餘而補不足”
嗬嗬,可以算是最古老的福利製度思想。
一個有完備福利製度的社會,確實可以維護社會的穩定。
《道德經》第七十八篇。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受國之垢,受國之祥”。
伯陽兄的意思是要能承受垢和祥,或則善和惡。能承受的才是天下王社稷主。
佛家也有類似的說法。
“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這是禪門五祖弘忍給六祖慧能傳法時說的話。
天人師,天下王,社稷主,差不多的意思。
不過,伯陽兄的這個說法還是不妥。小弟要挑他的錯。
不是“受國之垢,受國之祥”。而是不受垢祥。
因為不受,才能受。
這絕不是繞口令。
虛空因為不受,所以,才能受萬物。
伯陽兄隻說了受垢祥,沒有解釋為什麽天下王社稷主可以受垢祥。
嗬嗬,小弟幫他補齊了。拿走不謝。
《道德經》第七十九篇。
“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哈哈哈,我一直以為伯陽兄是個老好人,就好像以前的平版主。
“不善者,吾亦善之。”
我是一貫不讚成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佛家有慈眉善目,也有怒目金剛。
佛家的八萬四千法門中,就有降伏法。道家,也可以捉妖啊。
隻是能不用就不用。
妖,也有善妖不是,何況,大多數妖都是美女。
“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這一句我決定讚同。不要以為伯陽兄就是個軟柿子,逼急了也是有菱角滴。
《道德經》第八十篇。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複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複古到原始社會,馬放南山,刀槍入庫,與鄰國老死不相往來。
這就是“至治之極”?
伯陽兄啊,這叫無政府主義。斷絕交往,更不可取。
一個社會的頂層設計,有兩個極端。
左邊的極端點是無政府主義,右邊的極端點是獨裁。
一個合理的結構,是在兩個極端點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這個點,對不同的社會不同的國家可以有差別。但偏向任何一個極端點都是不可取的。
《道德經》第八十一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在這最後一章,伯陽兄還是用“不爭“來結尾。
治理天下之道,就是不損人利己。
聖人之道,就是為而不爭。
第八十一章,我同意最後八個字。其他的,持保留意見。
這最後八個字,說的是出世法。
為,就是用。
不爭,就是不欲,就是無所求。上一章已經解釋過了。
通讀伯陽兄的《道德經》,寫了三篇長文。
希望不是懶婆娘的裹腳布,能入陶兄的法眼。
總的來說,
這是一本了義的經。
這是一本出世法和入世法並存的經。
從求道的角度,可以好好的參伯陽兄的出世法,從入世法的角度,不一定需要同意他。
此經的前半部比後半部強。
前半部主要在說道。後半部主要在說修身與入世。
它欠缺的地方是沒有太多的提及輪回和具體的修行方法。從理論和宗教發展的角度,少了兩個重要的部件。
我其實不在意修行的法門,因為我並不想學。
但我有一個不情之請,想請陶兄補充一下道家關於來世今生的理論知識。
作為一個宗教,這是必不可少的。
他,是中土第一個悟道之人。
他,是一個讓陶兄這麽孤傲的人肯去皈依之人。
他,是一個能讓小弟這麽桀驁不馴的人也五體投地之人。
他,當然是一個玉樹臨風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