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夫妻之道(24)-- 婚外情,婚姻的殺手

(2025-09-08 05:06:25) 下一個

最近在看壇友推薦的 LOVE LIFE。期間,那個 Marcus 就那麽輕而易舉,丟失了他的婚姻。當真是 Mia 或者Emily的問題嗎?

看文學城新聞,那位偷情的 HR 提交離婚報告了。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結局,但又是無比令人難過的。可能有同學說,就是咎由自取。是的。可是,誰的情感路上,又是一帆風順了?

這個時候,我是不願意加入道德譴責的隊伍,那隻會令我感到不安。我也不敢百分百說,我過去沒有,或是未來不會。如果我有了,我自然也是不希望被如此對待。我們不是機器人,人性弱點,誰都會有。

我更喜歡做的是,會思考。為什麽,Marcus 會按耐不住地,要找 Mia。 他的婚姻裏缺了什麽?缺了什麽,為何不能直接和 Emily 說呢?是因為玩火令他更興奮?

多年前看米蘭昆德拉,托馬斯的生活即是如此。他無法過平凡而普通的日子,他覺得,責任和道義,對他是束縛。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輕是愛與自由,重則是責任與意義。有句話說得好,人生不能既要又要;還有一句話也說得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想,大多數人都是向往,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隻是,人生漫長,欲望都市,談何容易。我的確是認為,非信仰可成就之。

寫到這裏,我想起我皈依耶穌的心路曆程。若幹年前,誰要是和我說這個,我一定是非常反感的。我天性向往自由,最痛恨被洗腦,我自認無神論者。但說實話,耶穌是一點點,一點點地走到我心裏的。

驟變時刻發生在,我外派後第一次回國。我被前上司邀請去港澳工作,常駐澳門。我選擇住在珠海,這樣和家人一起生活更方便。每天早上,我航運過關,公司離碼頭很近。晚上需要走陸路過關,然後,的士回家。有一次,公司有活動,差不多 11 點才結束,過關後的一幕,簡直嚇到我。即,所有的的士都在搶客,絲毫不顧客戶的安危。我很好奇地問司機,我每天的士回家,司機都規矩排隊,為何今天這樣?他說,那是十點前吧?他們知道,所有的攝像頭,十點後會關閉。

對比澳門和珠海,同樣兩邊我都會的士出行,那邊哪怕再晚,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恐怖場景,我在問自己為什麽?我在澳門工作三年,澳門的民風是相當好的。天主教,也是深入民心的。

當時的我的反思就是,人心即社會。珠海海關深夜搶客的亂象,非常具象地說明,製度的有限性。製度之不所及時,人心的亂象足以毀滅一座城。也是那個時候,我決定,我希望自己的心,有所皈依。雖然,人近不惑的我,已經很清晰,我要做個善良的好人,不去傷害他人。但我的下一代呢?下一代下一代呢?我能保證,他們的心,不會融入這社會的亂象嗎?我自然是不能約束我的孩子,但作為媽媽,我希望我可以 lead by example. 

不知道其他人,我珍視婚姻。可以讓我離婚的,唯有情感的出軌。我說過,我不會因為配偶一次情感出軌,就馬上離婚,但如果是 Pattern, 我一定會離開他。婚姻診療中,唯一令配偶久久不能原諒的,一定都是情感的背叛。哪怕就出現一次,都會最導致情感的漸行漸遠。而我們這一行也有規矩,隻要 Affair 是正在進行時,我都不能接受婚姻診療,因為沒有意義。除非出軌的一方停止出軌,決意回到家庭,一切的修複才有開始的價值。

既然我們都是人,既然我們都有人性的弱點,我們如何修煉,才可以安穩走完自己的一生?

最近我在閱讀,Boundaries for the Soul。說,人的內心由不同的 Parts 組成。比如,焦慮、憤怒、羞恥、嫉妒,等等。問題不在於情緒本身,而在於,我們是否能與這些情緒,建立健康的邊界。當我們用智慧與這些“部分”對話,就能把壓倒性的情緒,轉化成為,幫助我們成長的資源。

情緒更是創傷的積累,它們的存在都有著其價值。我們不需要去否定它 ,卻是要接納和感謝。我也認同,如果有更好的方式方法,學會和情緒共處,我們也就不需要其他的,諸如,substance,sex,affair , gambling, 等等,作為outlet出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Oasisflyi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YLM' 的評論 : 製度不能決定民風。美國曾經的民風,和它的基督教文化背景休戚相關。約翰亞當斯曾指出,憲法本身無法獨立運作--它並不適用於信仰與道德基礎薄弱的社會。換言之,憲法不僅是一套法律文本,更需要具備內在的倫理支撐才能維護政治製度與社會秩序。即,我們的憲法隻為有道德和宗教信仰的人民而製定。它完全不適合任何其他國家的政府。我以為,美國的憲法製度對公民的道德與宗教信仰有明確依賴。

DYLM 回複 悄悄話 民風不是宗教決定的。你看菲律賓,南美這些天主教國家,殺人放火,治安,腐敗問題一大堆。民風是文化和製度決定的,國內世風日下,是製度造成的。10點鍾之前攝像頭開著時,大家還守規矩就是明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