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Oasisflyi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夫妻之道(39)-- 邊界感對婚姻關係或有的影響

(2025-10-09 04:43:41) 下一個

上篇提及,邊界感指的是,一個人能清楚地分辨,哪些是“我”的責任、感受和需求;哪些是“他人”的責任、感受和需求。因為每個人對此的界限不同,結果會導致夫妻之間爭吵,乃至關係破裂的導火索。

舉個自家的例子。中秋我們請了三家人來聚會,其中兩家是需要我和先生去接的。先生負責火車站接人。我則負責去高校接人。因為適逢這個周末,很多事情聚在一起,我們於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地安排妥當。先生接完人後,就負責晚餐的備料備餐。我呢,下班後去接人,時間已經不多。

這個時候,高校的同學短信我,問是否可以順道,送他們去超市買個豬肉。因為大概率家邊的美超沒有,我就直說,很抱歉。時間關係,這次怕是無法實現了。我看看家裏是否有存貨,還有就是,下次提前和我說,我幫著備好。人家孩子也說沒關係。

但這個事情,如果到我先生那邊,一定不是這個做法。他一定是會滿足同學的需求,哪怕家裏有一堆人等著他。因為這樣的事情多了,自然會引起我強烈的不適,即,我先生邊界感的缺失,雖然為他帶來了好人緣,但給我們的家庭生活,帶去極大的困擾。就好比我之前提及,因為他要繞道去哪裏,幫誰誰幹啥,所以,晚餐無法正點開。即,他為了在意他人的感受,而忽略了屬於自己的責任。

我經常戲言他,生活中,我和孩子的排序一定是家裏第一的。他自己永遠最後。但如果有外人請他幫忙,那外人一定是排序在我們家人之前的。這樣的同學在中國文化裏,應該是很受歡迎,也是很普遍的。但在西人裏,是比較罕見的。我和閨蜜關係那麽鐵,她也從來是把自家的事情,放在首位,這沒什麽好說的。我基本也是一樣,但我的先生不是。經常會讓我非常頭疼,甚至吵架。

即,先生區分不清,那個是屬於他的責任,需求,乃至感受。他首先是我的丈夫,除了他自己外,他必須首先滿足的是我的需求。還有,他現在全盤負責家中事宜,照顧好一日三餐,乃至家中大事,都是他的責任,至少,他要能將手中的活派出去,而不是耕了他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我實在是沒少為這個和他理論。以前國內時候,老板不說回家,他是不會回的。手機 24 小時待命。那樣的日子,實在是蠻恐怖的。所幸我在家全職了,沒有太多計較。如今來美了,應該不存在這個問題了?那可不是。因為先生手巧 Handy,家裏雞窩搭建得相當美觀。若幹天前,朋友家的雞舍被熊襲擊了,朋友請我先生幫助她搭建一個,和我們家差不多的新雞舍。我也理解朋友的心情,怕家裏的雞再有意外,隻是,我們也有我們的生活和安排,這個事情的優先性,一定是排在自家事情的後麵的。但這不是我先生的性情啊,他是不願意薄了任何人的麵子。

這是其一, 即,如果我們的配偶,為人處事時缺乏邊界感,家中的另一半一定是辛苦的。日積月累,必然產生矛盾。

那麽,邊界感在夫妻彼此之間,容易產生的問題呢?還是那句話,要分清,哪些是屬於各自的責任、情緒和感受。

比如,你有情緒了,一定要明言之,而不是讓對方去猜。明確表達你的感受和情緒,是屬於你的責任。這一點,我先生也很有意思。他個性溫和,多年來,我們是從來沒有爭吵的。但是呢,他會“記仇”,即,一年後告訴我,我曾經如何讓他如何。我說,你當時不說,過期作廢哦。還有就是,他不喜歡明示他的感受,覺得說出來就沒意思了。言下之意,你若有心應該知道。這個是婚姻內大忌。即,自己的感受自己不說,要讓對方猜。

再比如,我是很容易開心的,當然,也會容易不開心。先生是屬於都不明顯的。但他若不開心了,一定會說,是因為我。我自然不會買這個單。我說,一個人開心或是不開心,配偶最多 Trigger 了我們的情緒。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快樂或是痛苦全權負責。

具體到婚姻邊界裏,健康的邊界是,50% 在一起,50% 各自獨立。當然,數據沒有那麽絕對,但就是,各自有各自的空間和邊界,以及自由度。

如同我的博客抬頭,能自由呼吸的婚姻才是健康的婚姻,如何能自由呼吸?自然是凡事有邊界。夫妻雖然是一體,但又是各自獨立,不能讓對方全然負責,屬於自己的責任、感受、情緒,等等。

居北飛雁留字說,她很都情況下都是“忍”。這說明,生活中她的邊界感不清晰,無法表達屬於自己的需求和情緒。隱忍和操控是邊界感缺乏的兩極。為什麽會這樣,上一篇我有提及,還是受限於,自身的安全感、代際模式、傳統和家庭文化,等等。

爭取下一篇寫寫,凡事莫忍。盡管中西方文化都有,愛是忍耐。但我對此是不認同的。包容可以,忍耐不可以。有區別嗎?我以為有,下篇接著聊。

??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