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Oasisflyi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的世界(2)-- 看千張碟,讀萬卷書

(2025-08-21 07:01:44) 下一個

我並非出生在書香門第。我的父母似乎都不是讀書的人,媽媽部隊轉業來地方,做了中學的會計。父親去過五七幹校,為了媽媽來到小城,進了機械局當助理工程師。他們都有各自的一技之長,但讀書寫字不是他們的所好,卻是我的。

我的家在小城重點中學院內,那個小城曆史悠久,以昔日革命黨而知名。大概初高中時候,每個暑假很無聊,除了去縣城的親友家玩,大多時間都在圖書館裏泡過。很多都囫圇吞棗,讀過複活、戰爭與和平等無數名著,記憶中還有,如,武夷山剿匪記。哈哈。

第二輪讀書高峰是我工作期間。因為異鄉異地,和一幫知識青年相識。記憶中,一位社會青年家裏,很多的藏書,比如,雨果傳,我就是從他那裏借讀的。之後,我就一發不可收拾,幾乎所有的零用錢,都用來買書讀。張愛玲、蘇青等民國女性作家,就是我二十歲初接觸的。

第三輪讀書高峰是我和先生婚後。他忙於工作,我是國字頭企業,生活相對規律,有大把時間自己用。我大量訂購書籍,也是那個時候,他說,看你讀那麽多書,也沒見你有什麽產出,潛台詞是,浪費了。我笑他做人太實用,我讀書是因為我想讀,沒有任何目的。而他隻會讀有用的書。

第四輪讀書高峰是我在澳門工作期間。大三巴的書店,我幾乎每天午餐後都會光臨。那時候工資很高,雖然書也不便宜,但買再多都談不上奢侈。那個時候,接觸了楊繼繩的墓碑,王友琴的文革受難者,還有很多很多的類似“禁書”。

第五輪讀書高峰是全職媽媽期間。我讀了大量大量的育兒書籍,幾百本不誇張。其中重複閱讀的,也有幾十本。我昔日有記錄。市麵上所有能找到的,我都讀了。也在昔日社區論壇寫過很多讀書筆記。這個以後有機會再寫。

我讀書很雜,但最愛的,還是人物傳記和生活哲理類。我有不少喜歡的作者,比如,周國平。還有,諸如前蘇聯的,索爾仁尼琴的,奧地利的茨威格的,等,他們的書,我都是盡力買齊了。那個時候,市麵上出版的中國作家,西方作家的書籍,隻要能買到的,我多半都讀過。家中的藏書多到數不清。

十年前來美,總共 40 來箱物品,書籍至少占 30 多箱,還隻是其中的不到三分之一。很多的書都捐了,送了。 說,書籍是我的人生明燈,毫不誇張。

除了閱讀外,看碟片令我有機會,坐在家中即可了解人間煙火,還有人性的複雜。我當時在廣州,滿世界去淘碟片。記憶中,每張碟片幾元至十元不等。可以說,我看了無數歐美的大片和小眾片,尤其是歐洲的。知名的,不知名的。離開中國時,我全部送人了,至少上千張。我媽說得對,我的錢都花在了,中看不中用的地方。

可是,這些當真不中用嗎?錯矣!不誇張地說,我的人生大部分智慧,乃至選擇,都是來自書籍和影視給我的滋養。

我的人生閱曆告訴我,有用還是沒用,你說了算,心說了算。我感恩我的千張碟,萬卷書,當然,還有自己的萬裏路,以後我會慢慢寫,慢慢說。

我是如是度過我的前半生,我也如是鼓勵我的孩子,隨心感受這個世界,無用功的方式。凡事莫求有用論,你喜歡的,就是好的,盡情擁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Oasisflyi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ry888' 的評論 : 嗯,我也讀過不少神童父母寫的書。那個時候,我也有點偏執。所幸我有兩個堅持,一個是,不能影響我和小兒的親子關係;二個是,不能令小兒失去學習的興趣。後來幸虧我做了心理醫生,傾聽了諸多青少年訴說心事。他們投訴父母,我感覺就在投訴我,因為我也是那樣的父母。我就開始反思開始修正自己的行為。

我不讚同培養神童,孩子和我們一樣,首先要有生活,有機會會寫寫這方麵的心得。求同存異。
Mary88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Oasisflying' 的評論 : 我用的神童級別教子書,希望他9歲讀大學什麽的,但是沒成功。見笑,我也笑了。5歲教他應用題,他理解不了,鉛筆就戳到腦袋上---不過總之,他比同齡人理解力高,但是比同齡人貪玩------(腦補此處省略的字,總之是望子成龍的我與甘於平庸的他之間的戰爭與耗氣,我輸了)人家小學應用題不寫算式,直接寫:答:數字加個量詞,不肯多費一字。老師也不嚴格,喜歡他。結果到了國外學校,他一如既往,被人家直接不給分,這才著急。他的整個學校教育,就是用比別人快速的解答、完成作業、競賽、考試等,爭取時間,然後用來玩,我的早教結局如此:為他的貪玩空出更多的時間,人家卻自豪學業、玩耍兩不誤,我卻認為他不要那麽玩耍,不要偷偷逃課為打遊戲,學業會更好。

我不執著於神童夢且釋懷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看到蘇緋雲姊妹的見證,youtube上有,知道那基本是神賜的,自己隻能在神定的框架下努力,越過了白費力,也就想開了。蘇緋雲幾代基督徒,她父親是香港醫生卻窮,因為那個時代他幫太多窮人,那時窮人太多了。他子女的大學費用都感謝神,因為他其實是付不起的,但他們都美國大學畢業了。結果到蘇緋雲和他哥哥的子女這代,全是神童,基本都是9-12、3 歲讀大學。

還見過另一位基督徒媽媽,她女兒也是十幾歲出頭就讀了大學,不過個性很霸氣。

我不服還能怎地!

有時怕他出去玩犯青少年常犯的罪,打開包看看,不是乒乓球拍就是桌遊,我能怎地!上帝憐憫吧!
Oasisflyi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ry888' 的評論 : 謝謝你用心的評論。我的小兒月子後,我就堅持每天讀書他聽,幾乎從不中斷。他小小年紀,讀書早都破萬卷了。我曾經寫過文章,說,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還發表在了他的國際學校刊物上。
Mary888 回複 悄悄話 喜歡你的自由呼吸。有人用AI寫作,也有人懷疑別人用AI代筆,我是覺得這些不可思議,人的寫作表達不就像人的呼吸嗎?呼吸讓別的人或物代替,那不是鐵肺殘疾了嗎?

自由呼吸自由寫作!

我父親與五七大學頗有淵源,母親也以會計退休。

原來也是嗜書如命,現在有了《聖經》和神的話語和使命,無暇他顧了;搬家頻繁,很多書扔了,捐過被圖書館拒絕了。

讀教子書的時候,在兒子身上實踐,複製未成功!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說得有道理。
stillthere 回複 悄悄話 “Bread and books: food for the body and the mind. Without them, we starve twice.” --- Tim Findley (1930-2002)
回複 悄悄話 無形的財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