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圈不足八十人,其中有一個特別的存在,她就是廣州知名節目主持人,杜雨軒。
我們的相識,源於很多年前,她對我們公益機構的采訪。那個時候,因為一個特別的救助,鋪天蓋地的媒體來找我們,記憶中,還見過閭丘露薇的,不過,她給我的印象很一般,直接的感受就是不走心。我們還接受過央視的今日說法的采訪,等等,但都是過眼雲煙的事情。
杜雨軒在我心目中的存在,就如同廣州在我生命中的存在。工作關係,中國的省會城市,我幾乎全部到訪過,北上廣都生活過,我最愛的是廣州。廣州,一如廣州人,特別樸實,特別實在。不顯山不顯水的,隨便抓一個,或許都是幾千萬身家的。廣州這個城市,也特別包容。記得讀書時就有同學說過,他去食堂學說廣東話,沒有師傅會笑他。去上海就不同了,人家的傲慢寫在鼻孔裏。哈哈。
杜雨軒本不是廣州人,但她的個性和廣州的文化特別契合。采訪後,她主動找到我們,說,隻要需要,她隨時可以過來幫忙。這可不是虛話喲。之後我們的募捐年會,次次邀請她,她次次都來,不僅自己來,還帶著自己的孩子來。
我這個人有些寡淡,不喜社交。朋友圈也刪了 N 次人,包括來美後,因為香港事件,換了新的朋友圈。那個時候,就因為我為香港,說了幾句公道話,我先生的某位親友竟然都在質疑我。潛台詞是,中國(大陸)對我不薄,我為何胳膊肘外拐(香港),大致這個意思。說來也是笑話,哪怕你是我親娘,我不認同的就是不認同。還不讓人說話了。更何況,我之所以表達,正是因為我在意中國,希望中國好。
新朋友圈,我特意說明,我不會添加任何人,除非你主動來告知我,你依舊希望做我的朋友,不介意我的“胡說八道”。雨軒就是其中一位。很是感謝她,包括後來,我提議,為曾經被家人嚴重虐待,後考上了大學的TT 捐款,雨軒不僅自己捐款,還第一時間幫我聯係更多資源。
杜雨軒人長得非常美,聲線也是非常美,主持行雲流水,生動自如。請相信我的點評,沒有水分。但她就是有一種,從不以為自己“高人一等”的unassuming。
其實,我早該寫寫她,但我就是比較懶散,直到昨晚,看到她發的一條微信,說辛芷蕾來到廣州,參加第三屆粵港澳大學生電影周。雨軒去參訪她,說,辛芷蕾之前曾經說過,年輕人應少聽建議,引發爭論。她問辛芷蕾,如何平衡“兼聽則明”和“少聽建議”。辛芷蕾說,人都隻活一次,想堅持的就堅持到底。年輕不怕犯錯,怕的就是不敢犯錯。
哇塞,好一個辛芷蕾!說得好!她之所以在眾多女演員中,脫穎而出,果然有她的過人之處!我看過花兒與少年中的辛芷蕾,其實,她和杜雨軒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從不以為自己“高人一等”的unassuming。兩者應該還有一個相似的地方,就是,活得真實,接地氣,不會來事,或是不想來事。否則,憑辛芷蕾的樣貌和才華,早就該出名了。同樣,杜雨軒也早就紅到央視去了。如果說,略有不同的話,辛芷蕾更加個性,杜雨軒則更加不顯山水。
辛芷蕾的話語,我是非常認同的。後青春期的年輕人,就該多自己做主,少聽從建議。隻是可惜,在中國那樣的文化,少有人可以做到。為啥?不敢呀。怕父母,怕前輩,怕被貼標簽。結果,大多數人的“自我”沒有發育完全,成了“巨嬰”。這話不是我說的,是廣州心理學家武誌紅說的,我認同罷了。抱歉,扯遠了。
生活中,我是很喜歡,諸如,辛芷蕾這樣的同學的,哪怕她是個有爭議的人物。相反,那些人緣或是口碑,都非常好的同學,我會敬而遠之的。為啥?不真實啊,看不清真模樣啊。但很遺憾,我家先生就是一個人,人緣和口碑都是一級棒。我是上了賊船了,哈哈。不過,他在我麵前,是相當真實的。我在努力地影響他,希望他更多地表達內心,努力做一個不完美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