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別人住膩的地方
出租車上,司機先生操著不怎麽流利的英語,一邊抱歉,說他喜歡說話,一邊滔滔不絕說自己住的地方名氣不如波爾圖響亮,卻比波爾圖大得多。又說比起波爾圖,他更喜歡裏斯本,因為在波爾圖開車,大小街道熟悉到膩煩,而裏斯本他卻少有機會去。
腦子裏叮一聲!這是我正在做的事,從自己住膩的地方,舟車勞頓,來到別人住膩的地方。
這一趟遠行,有點出師不利,未登機前,因為航空公司超賣,延誤了時間。櫃員為了吸引乘客自動改成明天的航班,釋出的優惠卷從$500、$800一直增加到$1300,終於解決了問題。其實我有點心動,隻是在時間與金錢的考量下,時間更勝一籌。好不容易登上飛機,本該是我的座位,有人占了,對比登機證,我們有相同的座號,一番周折,終於安穩地坐下。誰知這安穩並沒有持續多久,旁邊的旅客咳了一路。我的口罩都快把自己給悶死了,仍然沒躲過。到裏斯本的第二天晚上,開始頭昏腦熱口幹舌燥渾身酸痛。
我哼哼唧唧,卻又不甘心在旅館裏好好休息,當真是腦子燒壞了,怎就不能放過自己?我步履蹣跚兩眼迷離,偏偏裏斯本有七個山丘,街道攀高爬低上上下下,一天下來我那胳膊腿都不是自己的了。這時候如果給我兩個選項,一是無病無痛健步如飛,二是體驗不同文化,觀察別人的生活。你猜我選哪個?現實人生啊,這樣的覺悟總是來得太晚。
又是在出租車上,這一回的司機先生,一口流利的英語比我還順暢。忍不住問他母語是英語嗎?當然不是。突然就有點慚愧,這幾天與人攀談都是用英語。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我變得和英語係國家的人一樣自大,覺得全世界的人都應該懂英語。憑什麽呀?
司機先生侃侃而談,從他的母國談到為什麽移民,又說到對目前生活的滿意度。他說自己目前定居的小鎮,生活便利物美價廉,還比波爾圖便宜許多。他的兒子目前在讀大學,每個月的學費隻要70歐元,就能得到最好的教育。我一聽,忍不住哀嚎,當年怎麽就壓錯寶了?世界那麽大,為什麽偏偏來北美?
這一次從自己住膩的地方,來到別人住膩的地方,成了一場覺悟之旅:一、在家好好待著,保證平安健康。二、從別人住膩的地方回到自己住膩的地方,重新發現,這裏的風景一樣美好。三、當別人都聽得懂你說什麽,你卻聽不懂旁人說什麽,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第一次參加王府活動,碼到成功,祝賀!
這次是無心插柳,下次必須參加必須牢記。:)
再同意不過了。
你是標示新人之後用減法猜出來的?還是之前就猜到了?
我沒猜到你,我把你放進香蕉園了。:(
***
特別是住在遊客不少的城市,很容易偽裝成遊客。我也曾經攜家帶眷參加本地的food tour.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