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眾望有期的電影有很多吸睛點,是大導演Christopher Nolan 又一燒腦傑作。有很多影評關注電影關注導演,這裏隻是特別分享一下我關注的科學家們。
美國Cinema Foundation 2022年開始推出了第一個National Cinema Day,大獲成功和好評,有8.1 Million觀眾走進了平時日漸冷清的電影院。今年是8月27日,又是一個可以花3刀就能看電影的日子。
一直心心念念想看奧本海默,這部電影七月二十一日開始上映大銀幕,直到度假結束,直到這個周末才有時間坐進了電影院!
Ernest Lawrence,歐內斯特·勞倫斯,美國核物理學家,193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譽其在回旋加速器方麵的研究發現!1958年8月27日逝世,巧合的是正好是我們觀影的同一個日子,也算是一個致敬吧!勞倫斯參加了Manhattan Project 其中的鈾同位素分離的工作,電影中奧本海默辦公室的旁邊就是這位大神的試驗室。
讓勞倫斯名揚世界還有他建立的並以他命名的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從事各種科學研究),以及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核物理研究)。他在加州伯克利大學做了很多大師級工作,入職兩年,30歲就晉級full professor ,是當時伯克利最年輕的正教!在他去世後,1961在伯克利發現的又一個化學元素103號以他之名命名,Lawrencium,Lr/鐒!這也是迄今為止,元素周期表上Ac 係列的最後一個元素。
知識點:化學元素97,Berkelium,Bk,於1949年發現於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勞倫斯與奧本海默,正如電影中表現出來的,工作緊密,友情至深。勞倫斯的六個子女中的一個兒子取名為奧本海默的名字,Robert, 羅伯特。
這麽帥的科學家,導演找了帥哥,Josh Hartnett,出演過電影珍珠港的男主角之一來扮演。
物理學科最重要的理論物理學家,是愛因斯坦,另一位位列第四的就是玻爾。這個結論來自於1999年英國著名期刊,Physics World,對世界各地130名頂尖物理學家進行問卷調查。電影裏這兩位大佬都有短暫出鏡,而且也應該算是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愛因斯坦為大眾所熟知,在此不贅述了,他於1921年因為光電效應的發現獲得諾貝爾獎。以他之名命名化學元素99,Einsteinium,Es/鎄!
電影裏愛因斯坦與奧本海默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校園一段簡短的對話為整部電影埋下了伏筆。
Niels Bohr 尼爾斯·玻爾,丹麥籍物理學家,於1922年因其對原子結構和量子理論的理解方麵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獎。玻爾一生獲獎無數,他的頭像被印在丹麥的紙幣上,IUPAC,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還決定化學元素107號以他命名,Bohrium,Bh/????!
特別難得的是,玻爾有六子,二子早夭,其餘皆成才,成為醫生,工程師,律師。他的兒子Aage Bohr,子承衣缽,研究物理,於1975年同樣獲得諾貝爾獎。
電影中,玻爾出場,就險些吃到奧本海默的毒蘋果,他為在應用物理領域倍受煎熬的奧本海默指明了去德國,University of Gottingen,並開始從事理論物理研究的方向。玻爾在二戰期間避走英國,參加了Manhanton Project 英國參與部分的工作。
扮演玻爾的是著名的演員,英國爵士,Sir Kenneth Charles Branagh 簡尼夫·班納。這位大咖,編,導,演全才,最善長莎翁名劇,近年來引人注目的作品就是2022年新尼羅河慘案電影裏的偵探波羅。
知識點: University of Gottingen 哥廷根大學,是德國最古老而傳統的大學之一,擁有輝煌的曆史,名人輩出。至2023年,諾貝爾獲獎人數在歐洲位於第五,僅次於劍橋,牛津,洪堡和巴黎大學。
Richard Feynman 理查德·費曼,世界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躋身十大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列,位列第七。同樣來自於上麵物理世界期刊問卷調查結果。
讓他享譽世界的當屬“費曼圖”,圖像化數學表達亞原子粒子。1965年因其對量子電動力學的貢獻獲諾貝爾獎。比爾蓋茨寫過一篇文章,讚美費曼“The best teacher I never had” ,哈哈,比爾去了哈佛,費曼執教加州理工!
這麽舉足輕重的大人物,當然要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占據一個重要的位置,Feynmanium,Fy,137!真的嗎?!原來這是一個美好的預祝,元素周期表上迄今為止已經有118種啦,有科學家計算任何元素不可能大於137,所以137就是極限啦!他們要把這個極限榮譽留給費曼博士!
費曼參與Manhanton Project 的時候還是初出茅廬,屬於年輕的一輩,Bethe-Feynman Formula 貝特-費曼公式就誕生於此期間。電影中擊鼓的青年就是這位活潑開朗長的像貝多芬的科學家。
完成Bethe-Feynman 公式的兩人在影片中的片段激辯…
Hans Bethe,漢斯·貝特,德國和美國猶太裔核物理學家,對於天體物理學,量子電動力學和固體物理學有很重要的貢獻。由於恆星核合成理論研究成果,他獲得了1967諾貝爾獎。
Enrico Fermi 恩裏科•費米,美籍意大利裔物理學家,“原子能之父”。對量子力學,核物理,粒子物理,統計力學都有傑出貢獻,第一個收獲核連鎖反應的科學家,是難得的在理論物理和實驗物理都有巨大成就的物理學家,李政道楊振寧都曾是他的學生。1938年,費米因研究由中子轟擊產生的感生放射和發現超鈾元素而獲得諾貝爾獎。
照片注解:費米——少年神童
1954年11月16日,美國艾森豪威爾總統和原子能源委員會向費米頒發了一個特別終身物理獎,尤其是獎勵他在原子能發展方麵的關鍵作用。遺憾的是,12天後,費米去世,享年僅有53歲。1956年,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為了紀念他,特別設立了一個國際獎項,用以獎勵在能源研究中有終身成就的傑出人物,這就是“費米獎”!
這個獎項設立之初,頒發給了很多科學家大咖:1956年馮·諾伊曼,1957年歐內斯特·勞倫斯,1963年的獲獎者是奧本海默!
另外還有著名的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費米研究所,費米核電站,費米伽馬望遠鏡…當然也還有化學元素100,Femium, Fm/镄!
電影中勇敢摘下護目鏡,就是這位第一個用肉眼觀察發射全過程的勇士科學家。
Werner Heisenberg 維爾納·海森堡,德國理論物理學家,1933年因其對量子力學的創建而獲得諾貝爾獎。現在德國著名的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Physics & Astrophysics 曾經被稱為Werner Heisenberg Institute,由此可見這位大咖在德國物理界的地位。
電影中,他是德國核武器開發計劃的參與者,“海森堡之迷”是他本人聲稱其間他拖延了納粹的研究計劃而使德國最後沒有把理論變成現實的始作俑者。
最後讚美一下主角吧!
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 朱利葉斯·羅伯特·奧本海默,博學多才,三年就以最高榮譽從哈佛畢業,入學的時候主修化學,後又被實驗物理所吸引。在劍橋學習實驗物理受挫後赴德國哥廷根大學開學他一生的理論物理研究,其間結識了費米,海森堡,泡利 (Walfgang Pauli,1945諾貝爾物理獎,泡利不相容原理),狄拉克(Paul Dirac,1933年和薛定鄂分享諾獎,狄拉克方程式和薛定鄂方程式),可以說是眾神相遇啦!
奧本海默,中學跳級,因健康原因18歲才上大學,可是23歲就博士畢業啦!師從Max Born 玻恩(195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波函數統計)
電影中用一個場景來表現奧本海默的才華和感染力,他在工作之初曾到荷蘭萊頓大學 Leiden Universe (又-所歐洲著名又曆史悠久的大學)。沒過多久就用荷蘭語講課,贏得了學生的震驚和敬仰。他的學生還以模仿他為榮,也用外語來讀原著。
奧本海默在理論天文學,核物理學,光譜學和量子場論等眾多領域建樹良多。他先後於1945,1951,和1967被提名諾獎,可惜都落選。他在黑洞,引力坍縮方麵的研究,同行認為如果他再長壽一些應該有望獲獎。
奧本海默身材修長,吸煙成癮!62歲就因喉癌去世,結束了一代“原子彈之父”波瀾起伏跌宕的一生!
再比如,唐詩很美,宋詩很差,難道是宋朝人的文學修養不行?不是的,而是寫詩在宋朝已經不時髦了,大家都不做,自然整體水平上不去。】
有道理。既有“英雄造時勢”的因素,又有“時勢造英雄”的因素。
不過,也讓我有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沒有李白的話,唐朝會出現另一個和李白一樣天馬行空浪漫幻想的詩人來填補他的空缺,還是唐詩會成為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唐詩減去李白?
然後又有了一個平行的問題:如果沒有愛因斯坦的話,會不會有俠義相對論?確實,洛倫茨已經隻差一步了。這確實是“時勢造英雄”。甚至有爭議說愛因斯坦沒有公開給洛倫茨應得的功勞。但大約記得洛倫茨還是很佩服愛因斯坦的,說他自己從來沒想到過宇宙間沒有一個絕對客觀的靜止坐標這個革命性的念頭。
溫伯格說:“多謝!我就當這是在恭維我”,“千真萬確”,兩人心照不宣,知道說的當年普林斯頓的插曲,於是師生都樂開了花LOL
大概是博士後為了讓聽眾信服,把證明講得巨細無遺,反而讓大家犯困,讓已經從那個年紀和心態走過來的奧本海默回憶起青澀的自己,開一個自己的玩笑。
在自己的能力已經不再會被同行質疑了以後,調侃自己,是讓自己不被在神壇上供著,拉近距離,活躍氣氛的小技巧。
再比如,唐詩很美,宋詩很差,難道是宋朝人的文學修養不行?不是的,而是寫詩在宋朝已經不時髦了,大家都不做,自然整體水平上不去。現代就更是這樣了。
我想,後代的人看我們這一代人,肯定會歎服,真是神仙的一代啊,AI做到那麽神。
我也有同樣的感觸。
愛因斯坦,普朗克,玻爾,海森堡,薛定諤,多位大神同時出現在一個時代,有時甚至同時出現在一個會議廳裏。在短短一代人的時間,他們發明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給人類對自然、宇宙的認識帶來了“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革命性飛躍。他們共同的了不起的一點,就是他們的學說都和我們通過日常觀察而到的直覺理解非常不一樣。
他是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他兒子是地質學家。他們父子倆提出一個假設:全球地層裏麵一層薄薄的銥,是由一個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
後來,陸陸續續搜集到證據,這個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隕石坑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沿海。
現在普遍認為,恐龍滅絕、哺乳類興起,那個小行星撞擊地球是主要原因。
日本三菱公司一位雇員被稱為最倒黴的人,是唯一的經曆廣島和長崎兩次原子彈爆炸的幸存者。
他在長崎工作。去廣島出差期間,碰上原子彈爆炸,被燒傷。
第二天回到長崎。第三天,又碰上長崎原子彈爆炸。
雖然傷得夠嗆,但仍活到九十多歲。
回複rock_van:我覺得是那位實驗物理奇才Luis Alvarez
Close, Luis Alvarez and his Ph.D student Lawrence Johnston 在飛機上觀測了廣島核爆,但Luis Alvarez沒有在飛機上觀測長崎核爆,但Johnston在,所以Johnson是唯一的觀測了1945年三次核爆的科學家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Lawrence_H._Johnston
哈哈,費曼的那個演講我聽了很多遍,每次都感歎:上學時怎麽就沒碰上這麽自由奔放的老師!
quiz: who was the only person to witness the Trinity test and the bombings of Hiroshima and Nagasaki.
https://ahf.nuclearmuseum.org/ahf/history/hiroshima-and-nagasaki-missions-planes-crews/
我是從一月份電影消息一出來就開始盼。7月22號出差一回來就去看了。書我也有。更精彩的還有費曼的這個演講
Los Alamos from below:
https://youtu.be/hTRVlUT665U?si=eTjNYgFrl02GNv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