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訪滬又有很多閑暇時間在魔都的街頭漫步遊走,這次有目的地參觀了一些可以稱為上海名片的地方。這些地方代表了上海,一提起這些地方也能讓人馬上聯想起海上魔都。
首先是上海博物館。都說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來過上海這麽多回,這次終於安排上時間參觀一下這裏啦。上海博物館主館場位於市中心最繁華地段人民廣場附近,旁邊就是淮海路和南京路,而且是免費參觀,所以這個博物館也是遊人如織,需要提前預約。不過如果你是65歲以上,就可以拿著護照隨時入館。
上海博物館遊客眾多的另一個原因是這裏常常辦特展,額外收費,五月末的時候正好有一個埃及文化展。咱是專門奔著中華文明去的,不想書法字畫館都關閉修整,可看的展品也十分有限。多虧了香港收藏家們的捐贈,豐富了博物館的部分館藏。
上海博物館在浦東新建了一個東館,建築宏偉氣派,我們上午一開門就進去了,感覺空間十分寬敞。不過很快就看到熙熙嚷嚷的人群充斥了博物館的各個角落。這個館也是免費開放而且不需要預約。正值盛夏,梅雨漫申城,大家都移步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東館收藏比總館好一些,最值得好好看看的是青銅器館。以前看的都是零零星星的幾個,這樣大規模的集中介紹青銅器還是頭一次參觀。
青銅器主要以銅錫鉛為主要原料,青綠的顏色就是銅被氧化之後的結果。中國青銅時代始於公元前的夏商周,青銅器更被視為夏商周時期文化的核心和科技的代表。據介紹,青銅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擁有和使用的,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是古代森嚴等級製度的產物。這次上博東館展出的文物多來自於春秋戰國時期。
這些器物設計之審美,製作之精細,都讓人歎為觀止!很難設想古人三千年前就用上這般美輪美奐的東西啦,也不由得從心底深處讚歎古人們的生活雅趣,是不是看著感覺自歎弗如呀?!
雨中的浦東新區,博物館旁邊就是用鮮花布置的大片的花壇。也就因為下雨吧,它們才能唯我獨自擁有一會兒!
五光十色的魔都,在暴雨中暫時失了顏色。但既便是在雨中,是不是也如交響樂般氣勢恢弘!
五月末六月初,上海的溫度在30攝氏度上下浮動。總體感覺還是很不錯的,很少有一整天下雨出不了門的時候。去浦東上博東館這天雨下的不小,溫度也低,出了博物館正好在附近找到一家北京銅火鍋,涮羊肉暖和暖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