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客行

您好!我是達客,喜歡以書為線索,再到實地經曆,很願意和朋友一起分享其間的樂趣和見聞。 “達客行”不求廣為人知,但求覓得同道!
歡迎訪問我的YouTube個人頻道 “達客行”
正文

新學年伊始拜望留美祖師爺

(2022-08-27 07:03:23) 下一個

消息說2022的留美人數大幅減少,不過今年是第一批幼童1872年來美150周年。路過康州,特地到留美第一人容閎的墓地,見到碑前幾束枯幹的花和網上不少探訪的文字,也剪了個短篇感懷一刻。

容閎墓地址如下:
453 Fairfield Ave, Hartford, CT 06114

容閎是清朝留美第一人。1847年,容閎得到教會資助,來美國讀書。後來進入耶魯大學學習,1854年畢業,是耶魯大學畢業的第一位中國學生。學成後,容閎回到中國,成為第一位海龜。他先後擔任過曾國藩的幕僚,駐外公使,曾向慈禧進言,向國外派遣留學生,並在1872年帶領第一批,30位幼童來到美國,被譽為“留學之父”。後來出版自傳體《西學東漸記》,對現代中國教育影響深遠。

戊戌變法失敗後,曾參與變法的容閎受朝廷通緝,被迫回到美國。1912年,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寫信邀請容閎回國參加建設。但是就在這一年4月12日,容閎在哈特福德市寓所逝世,享年八十四歲。

容閎身後葬在康州哈特福德雪鬆嶺墓園(Cedar Hill Cemetery),公墓常年對外開放,門口有小冊子介紹公墓情況,和一些名人墓地的位置,其中就有對容閎的介紹。墓地其他名人還有金融大亨JP摩根,好萊塢影星凱瑟琳赫本等。容閎的墓地在第10區,開車要走一小段,墓地葬有容閎夫婦和子女。

容閎墓前,有一塊1972年立的花崗岩碑,簡短地介紹了容閎的生平事跡。碑文由當時中華民國教育部長撰寫,紀念1872年容閎首次帶領小留學生到達美國一百周年。碑文是這樣寫的:

容閎先生紀念碑

先生字純甫,清才朗識,淹博多通,為我國學生留學美國之第一人。歸國後,力主遣幼童留學國外,當軸者納其言。一八七二年乃遴選學生三十人,由先生攜以赴美,遂開我國派遣留學生之先河。而中美文化交流,亦以此為嚆矢也。

自先生初次攜學生赴美,至今適屆一百周年。尋聲考跡,想高躅於當年;振鐸揚芬,播景行於終古。維茲俊哲,實係人思。爰泐碑文,借申虔慕。

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蔣彥士敬撰

一九七二年八月

容閎的一生充滿傳奇,他和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平天國的洪仁瑄、清庭要員曾國藩、李鴻章,變法的康有為,革命的孫中山都打過交道,他在反動和進步,改良與革命之間奔波。在自傳中,他對自己的評價是:”推行我的教育計劃,是我對中國不可磨滅的熱愛,同時也是我認為使中國走向改革和複興最適宜的辦法。“

如果你到康州旅遊,或者參觀耶魯,不妨去看看容閎墓。一位網友曾寫到:身在異國,在這位本國曆史上,值得書寫一筆的人物墓前獻上一瓣心香,讓我有一種特別的親近感。這種在異域才能體會到的親近感,是唐人街滿眼的中文廣告,與正宗中式美食都從不曾帶給我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如思如水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原來今年是第一批留美幼童150周年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