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至今,尼泊爾爆發大規模民眾抗議。抗議事件導火索是尼政府下令在國內封禁Facebook、YouTube等國際社交平台,並逐漸成為反腐敗、反特權、對貧困和失業不滿、反政府的政治性抗議。之後,民眾與軍警爆發衝突,迄今已造成20多人喪生。雖然尼總理奧利已辭職,還有多位部長辭職或逃離崗位,但動蕩仍未平息,抗議仍此起彼伏。
尼泊爾本次抗議,是尼國長期貧困落後、官員腐敗、社會不公所引發,也是尼泊爾曆經多次政治變革洗禮後人民對各黨派“一丘之貉”般腐敗無能的憤怒、對現狀難以改變的絕望下的爆發。
尼泊爾是南亞唯一一個以高原山地地形為主的國家,夾在中印兩國之間,也是完全的內陸國。其地理環境頗為不利於經貿發展,國民也主要生存在南部狹長的平原地帶,可用土地有限、資源貧瘠。國家以農林牧業為主,以及有限的旅遊業,工業極不發達。
雖然尼泊爾有著較悠久的人文曆史,宗教、貿易、軍事都曾興盛過,但近現代日趨衰落。另外,因地理和曆史因素,尼泊爾在外交和外貿上高度受製於印度,國家發展獨立性和外交多元性嚴重受限。尼泊爾也試圖在中國和印度兩大鄰國中左右逢源,雖純粹在外交上有些成效,但並沒有根本改變尼泊爾國弱民貧的境況。
這樣的地理和人文環境,讓尼泊爾長期處在貧困和相對封閉狀態。二戰後至今,尼泊爾都是南亞各國中最貧困落後的國家,也是聯合國列名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在2008年之前,尼泊爾是君主製國家。雖然1951年之後實行君主立憲製,但君主仍然有很大的權力,而民主成分有限。一方麵君主製一定程度維持了尼泊爾的相對穩定,比起其他政變頻繁的南亞國家政治暴力較少。另一方麵,也讓尼泊爾政治經濟都長期停滯,而缺乏改革與活力。
雖然君主製維持了首都等主要城市和上層社會的穩定,但在政府控製力弱的尼泊爾鄉村地區,毛派共產主義等左翼勢力逐漸萌芽發展、在中下層民眾中頗有吸引力。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派)更是在1990年代之後逐漸形成可觀的武裝力量,割據部分農村地區,與政府分庭抗禮。毛派推動土地革命、婦女權利、勞工權利,頗受下層民眾歡迎。雖然毛派的一些激進和暴力也引發批評,但到21世紀初已成為尼政府和國際都無法無視的重要勢力。2006年,毛派武裝控製全國多數鄉村,並對首都加德滿都形成包圍。
而同時,以“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為代表的主張議會鬥爭、和平方式對抗尼王室和右翼政府的左翼力量,也發展壯大,挑戰尼國傳統政治格局。而尼泊爾王室又多發醜聞,尤其2001年尼王室槍擊案重創君主製。最終,2008年尼泊爾廢除君主製,成為共和國,並實行議會民主製、多黨製。放棄武裝鬥爭的尼共(毛)和尼共(馬)等左翼勢力,還多次成為執政黨。除若幹共產主義政黨外,另一主要政黨尼泊爾大會黨,政治光譜上也屬於左翼,是社會民主主義立場政的黨。
尼泊爾改變政體、左翼上台,曾一度給尼泊爾帶來新氣象,也讓民眾看到新希望。幾個左翼政黨確實推行了有利於婦女解放、勞工和貧農權利、發展教育和普及醫療等進步政策,讓尼泊爾民生得到一定改善。
但尼共(毛)等左翼勢力從在野到執政,身份的轉換也帶來了腐敗墮落。以前要打倒的貪汙腐敗、裙帶關係、階級歧視、官僚主義等弊病,也都一定程度出現在曾經是革命者的新官僚們身上。權力腐蝕著人、放大人性的缺點,無論左翼右翼、何種意識形態,都難以避免。雖然尼泊爾是多黨民主政治,權力濫用和腐敗得到一些遏製,但哪個黨派都不算清廉,民主的約束也是有限的。
更重要的是,無論哪個黨派,都未能解決尼泊爾長期的貧困問題。除少數社會精英、官吏、從事資源和外貿等特殊行業者,大多數尼泊爾人生活在高度貧困中。前幾年的新冠疫情,重創了尼國許多人賴以生存的旅遊業,更讓本就糟糕的尼國經濟和努力改善生活的民眾雪上加霜。
在更早時候,因為生存環境封閉,貧窮的尼國民眾還可以以宗教思想、田園生活“安貧樂道”。但隨著全球化和社交媒體發展,以及許多人赴外務工,越來越多尼泊爾人看到自己與外國人物質生活的差距,以及與本國權貴富豪們的貧富懸殊。“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強烈的貧富對比刺痛了尼民眾的神經,激發了長期壓抑的不滿。
本次抗議的導火索事件,尼政府下令封禁Facebook和YouTube等社交媒體,其用意也正包括避免民眾看到“別人”和“別國”的富裕繁榮,以圖讓民眾安於現狀。可已經“見多識廣”,也習慣了使用社交媒體的尼泊爾年輕人,立即憤怒起來,積壓的怒火迅速燃燒在首都加德滿都在內尼泊爾全國各地。尼政府則弄巧成拙,哪怕收回禁令也為時已晚。
本次抗議釀成的若幹暴力事件並造成許多死亡,是令人痛心的、不應該的。但無論和平抗議還是暴力,根源都是多數尼國民眾長期在貧困中掙紮,是掌握權力和資源的少數人腐敗無能、驕奢淫逸,不公平下民眾不滿的長期積累的必然產物。而封禁各社交平台,成為刺激民眾不滿、釀成抗議和暴力的“最後一根稻草”。
尼泊爾經曆了由君主製到共和製的政體變更、多次政黨輪替、標榜代表窮人利益的共產主義黨派執政,但腐敗、貧困、不公平等核心問題一直沒有根本變化,經濟長期沒有起色,產業結構單一,人民生活狀況沒有顯著改善。這是尼泊爾乃至全球許多國家殘酷又普遍的現實,也是尼泊爾及許多國家民眾絕望而憤怒的原因。去年的孟加拉國、前些天印尼爆發的抗議,也都有相似的原因。
而本次尼泊爾抗議活動,雖已推翻了現政府,民眾怒火得到發泄,但無論改成其他黨派執政,還是抗議者“取而代之”,恐怕都無法真正消除腐敗和不公,尼國仍然受製於自然與人文、內政與外交的多重困境,國家發展仍然緩慢,多數民眾也仍舊會在貧窮和不安定中掙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