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雅法(Jaffa)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相對於特拉維夫它太小了,而相對於耶路撒冷的神聖地位來說它就更不值得一提。然而誰又曾想到特拉維夫是從雅法延伸出去的新城,曆史更比耶路撒冷早上一千多年。
雅法名稱的來源有多種解釋。猶太傳統認為,在毀滅萬物的大洪水消退後,幸免於難的諾亞的兒子雅弗建立了這座城市,人們將該城命名為“雅弗“,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讀音慢慢演變成了“雅法“。無論是諾亞的兒子雅弗所建,或是希伯來語的“美麗”,甚至是“閃著白色光輝之地”,千餘年來雅法的名字一直都被提及並賦予美好的意義。
我們離開了凱撒利亞,來到此行最後一站特拉維夫。清晨的特拉維夫海灘安靜又祥和,4月的地中海氣候十分舒適,海風輕輕的拂麵而過,走在沙灘上能聽到海浪輕輕拍打沙灘的聲音,周圍已經有很多散步、晨練和遛狗的人。
沿著特拉維夫的沙灘一直往南走,遠處一個沿海岸線向外凸起的地方就是雅法古城。由於其天然的港灣地形,遠在青銅時代就有人在那裏生活。
相比於鋼筋混凝土澆築成的現代城市特拉維夫,雅法古城顯得精致且富有曆史氣息。這座地中海城市至今依舊保持著千年前的古撲外表,淡黃色的石製牆麵在陽光照射下呈現出了金色,一座塔式建築成了古城最具代表性的標誌。
一座始建於1900年的三層鍾樓標誌著老城由此展開,它是紀念奧斯曼帝國蘇丹哈米德二世登基25周年建造的。這位蘇丹是奧斯曼帝國最後一位蘇丹,據說在他統治地盤內一共建了100座類似的鍾塔。
雅法不是很大,主要由一個阿拉伯城區和山頂老城組成。這裏的阿拉伯城區與特拉維夫截然不同,周圍的商鋪和房子隻能用簡陋和破舊來形容,能感覺到一股濃濃的阿拉伯氣息,城區有許多餐廳,遊人如織。
沿著海岸線可以走到雅法的老港口區,這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港口之一,甚至在《聖經》中都有提及。上千年來港口輸送了無數的貨物,也接納了很多從歐洲來耶路撒冷朝聖的信徒,近代它變成了最大的移民港,猶太複國主義興起的那段時間,很多歐洲猶太人就是從這裏重返故土。如今這裏已經漸漸失去了港口的功能,變成了一條小商業街。
在雅法港口附近有一座藍綠色頂部的高塔引人矚目,這是雅法港口的老燈塔,後來被改造成清真寺的宣禮塔,藍綠色的圓頂與周圍黃色石塊建築完美搭配,成了來到雅法必拍的經典場景。
在清真寺的旁邊有一個亞美尼亞東正教修道院。這座修道院建於1663年,拿破侖1799年占領雅法期間,成為士兵使用的醫院。現在做為亞美尼亞人的聚會之場所。
沿著海邊的路走,這裏有一座著名雕塑:“鯨魚”。在舊約時代,神曾差遣先知約拿向尼尼微人傳福音,但由於尼尼微人是以色列最大的仇敵,約拿不願拯救他們,於是便從雅法(舊稱約帕) 這裏搭船溜走,卻被神安排的一條鯨魚給吞了三天三夜,直到他答應聽從上帝安排後,鯨魚才將他吐到陸地上。
曾經繁忙的港口上,如今已經看不到忙碌的水手和貨船,曾經的燈塔也已廢棄,取而代之的是私人遊艇和漁船。
沿著海岸線走,一個不起眼的小樓梯,如果不是那塊“Wellcome to old Jaffa” 的白底藍字招牌,真的不確定這就是老城入口。
老城位於一座小山上,許多石砌的房子沿山而建。在老城中很容易迷路,在錯宗複雜的窄街小巷和高高低低的石頭屋子中迷失方向。但這又何妨呢,放鬆心情沉浸在這座古老的石頭城中,放慢腳步去感受。
這裏幾乎所有的門窗和欄杆都被刷成了藍色,生活在地中海的人們認為這些顏色和大海的顏色一樣,可以迷惑來自海上的妖怪,保護他們免受邪惡的侵害。
周圍的房屋和牆壁都是用成塊的天然石塊堆砌而成,這些千年的石塊已經被風雨侵蝕的千瘡百孔,如果仔細觀察,不知什麽年月印刻在石頭上的符號和裝飾物依希可見。
硝皮匠西蒙(House of Simon Tanner)的故居對於基督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也是基督教能成為世界三大宗教的轉折點。使徒彼得曾居住在這裏,並在這裏看到了異象,受啟發認識到福音應該傳播到猶太教以外的人群。自此之後十二使徒各奔東西,前往世界各地傳播福音。
穿過老巷子一路向上便可來到古城的中心區域—凱杜明廣場Kedumin Square和聖彼得教堂。
這裏是古城的中心地帶,環繞廣場的有許多年代久遠的建築,遊客中心也坐落在這裏。
聖彼得教堂(St.Peter’s Church )是雅法的標誌性建築,從特拉維夫海灘上看到的塔式建築就是教堂的鍾塔,這是整個雅法老城的至高點。
教堂修建於1654年,為了紀念使徒彼得複活升天而建。17世紀從歐洲前往耶路撒冷的朝聖者們乘船來到以色列,就是從雅法上岸,教堂為他們提供食物及醫療服務。18世紀後,教堂兩次被毀,1894年重新建造了這座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很遺憾不知道什麽原因教堂沒有開門。
古城東麵的哈比薩公園(HaPisgah Gardens),這裏也是俯瞰特拉維夫海灘全景的最佳位置。
星座文化在雅法古城裏麵被表現的淋漓盡致,在古城中心的廣場上有一個由馬賽克拚成的星座圓盤,遊客們喜歡站在屬於自己的星座上拍照留念。
在廣場中央有一座星座主題的許願池(Zodiac Fountain ), 以石灰石雕塑的12星座噴水池完成於2011年,造型非常可愛。傳說水池所在的地方原有一口奇井,若丟下銅板許願就能達成願望。
廣場的盡頭有一個懸在鐵索上的小木橋,叫做許願橋(The Wishing Bridge ), 在麵對大海的橋身扶攔上,每隔一段就有一個星座圖案的銅雕,據說站在橋上把手把在自己的星座上凝視著海麵,許下心願必能實現。
走過許願橋不久就到達了這座小山丘的最高處,這裏屹立著一個雕塑,名為“信仰之門”(The Statue of Faith)。右側門柱描繪亞伯拉罕(Abraham)將其兒子以撒獻祭於上帝,並得到替罪羔羊。左側門描繪雅各夢見天梯,上帝應許賜給他土地和後裔並給予他恩寵。橫梁描繪約書亞以上帝之力,吹響羊角號震倒耶利哥城牆並攻占城池的故事。
信仰之門不遠處有個被圍起來的大坑,坑中也是一個門,據考證,這是古埃及法老圖特默斯三世於公元前1468年占領雅法和約帕港的曆史遺跡。據說地下埋藏著更多的遺跡,隻是還未開發而已。
從廣場返回古城,雅法的星座文化最具特色的是用12星座命名的巷子,在老城中尋找屬於自己星座的街道,以及湊齊12星座路牌—成為雅法最有趣和流行的遊覽方式。我們在古城中走了二遍,也沒有集齊12個星座路標。
白羊座、雙子座、水瓶座、天蠍座……每條星座街道似乎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或安靜沉穩、或熱鬧奔放、或文藝浪漫。
這裏的街道有很多藝術品和手工藝店,可惜藝術家都很隨性,雖然已近中午,這裏還有很多店沒有開門營業。
沿著古城窄窄深深彎彎曲曲的石頭路溜達,終於一個藝術品店老板來了,剛剛打開店門,貓已在門口等他了,老板熱情招呼我們進店欣賞。
這是一個擁有核工程背景的藝術家,他利用3D技術,通過創造黑洞藝術來說明“缺席”。作品非常抽象,價格也不菲。
最著名的藝術博物館莫過於伊拉娜古爾(Ileana Goor Museum)雕塑、家具、畫作陳列在城堡一樣的工作室兼家裏,頂層花園供聚會觀景使用。
藝術工作室、畫廊、博物館,就隱藏在淡黃色堆砌的古老石頭房裏,需要尋尋覓覓才可知蹤跡。
不經意間走出老巷子,與那顆懸空樹不期而遇。1993年瑞典一位藝術家突發奇想,把一棵橘子樹種在了開口的大鐵蛋中。
在一個懸空的鐵殼中種著一棵橘子樹,其不僅代表雅法種植柑橘的曆史,也暗喻猶太民族在這片土地上夾縫生存。如今這顆橘子樹已經在這裏生存了30年,甚至開始開花結果,這似乎也隱射著以色列的國家終於在這片土地上立足,並逐漸的繁榮昌盛起來。
我們又來到????????攘攘的老港口,找到一家海邊的餐廳進食午餐。
隻見雅法古城的淡黃色石頭房子和蔚藍的地中海及遠處的特拉維夫淺藍的高樓群,構成了一幅淡雅的畫卷,格外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