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路撒冷老城有一段不長的路,僅有600多米,平常步行的速度走下來其實也僅僅十多分鍾。然後,它卻吸引了全世界成千上萬的人來到這裏,既使擁擠和狹窄也是一定要走上一走。這裏就是著名的Via Dolorosa, 世人所熟悉的“苦路十四站”。
按聖經記載,耶酥受難的地方叫做各各他(Golgotha), 也叫骷髏地。當時是耶路撒冷郊外的山。在耶酥受難300年之後,君士坦丁大帝成為第一位皈依基督教的羅馬皇帝,派遣母親海倫娜太後到耶路撒冷考察和朝聖,當海倫娜來到哈德良皇帝時期修建起的供奉愛神阿佛洛狄忒的神廟裏,聲稱找到了釘死耶酥的真十字架(True Cross ), 認定這裏是埋葬耶酥和耶酥複活的聖墓。於是,君士坦丁大帝下令推倒神廟,於公元335年重新修建起了一座教堂,稱為聖墓教堂(Holy Sepulchre ),從此成為聖地朝聖者的最重要的目的地。
此後的1000多年中,教堂多次被毀滅、重建和易手。目前的教堂是1149年十字軍修建的,由許多小教堂組成,分屬不同的教派。
苦路是從古城的獅門出發,以聖墓教堂為終點,穿越穆斯林區和基督徒區的道路上,有多處宗教遺跡,據說是當年耶酥受難時所走過的路。
早在公元3世紀,基督徒們就在耶酥受難的苦路上遊行;到了公元12世紀,出現一股朝聖的風潮,歐洲各國的信徒絡繹不絕地前往耶路撒冷朝聖,竭力尋找耶酥受難的地點;到了16世紀時負責監護聖地的方濟會修士們將其路線確,一直延續至今。2千年來,基督徒們前赴後繼地走向這條路,這是他們心中最神聖的一段路,就算曆盡艱辛也會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在耶路撒冷的第二天上午,我們來到獅子門(Lion Gate) ,準備跟隨耶酥的足跡,重走苦路。
進入獅子門後,右側的聖安妮教堂是鄰近的第一個聖跡,安妮是聖母瑪利亞的母親,耶酥的外祖母,教堂由此得名。教堂興建在聖母瑪利亞的父母住所的原址,耶酥母親瑪利亞就誕生在這個地方。
教堂興建於1140年,古樸中透著美麗和溫馨。這是耶路撒冷保存得最完整的十字軍時代的建築。教堂內的音響絕佳,不少朝聖團在這裏高唱聖歌,聲音響徹整個教堂。
畢士大池(The pool of Bethesda )就在聖安妮教堂的邊上,它是一個池子的名字,希伯來語意思是“憐憫之家”。傳說因有天使按時下到池子,攪動池水,水動之後,無論患什麽病都可以得到醫治。
據說畢士大池是耶酥展現神跡的地方,耶酥在此治愈了一個病了38年的病人。
從畢士大池出來後,往城裏走不遠,就是第一站。路邊的台階通往一扇門,這裏是學校,並不總是開放。據說是羅馬總督彼拉多(Pontus Pilate)給耶酥定罪的地方-安東尼城堡。
第二站就在這個學校對麵的院子裏,這裏是耶酥被鞭撻、強迫帶上荊刺皇冠和背上十字架的地方,現在這裏矗立著兩座教堂,鞭撻教堂(Chapel of the Flagellation )和方濟會譴責教堂(Franciscan church of the Condemnation)。
鞭撻教堂前的廣場如今是基督徒模仿耶酥重走苦路的起點。
譴責教堂在鞭撻教堂的對麵,外觀有些陳舊,教堂內樸素。
鞭撻教堂內部簡樸,主祭壇後麵的牆壁描繪了羅馬士兵正在讓耶酥背負十字架的過程。
沿著小路往前走到盡頭左轉,有一座亞美尼亞教堂,教堂裏是第三站,就是耶酥背上十字架之後,第一次摔倒的地方。
而教堂的入口處是第4站,在這裏,耶酥遇到了母親瑪利亞。
苦路的很大一部分都在穆斯林區,因此沿途可看到宣禮塔。
往前走不遠,再到要轉彎的地方,就是第五站。在這裏,羅馬士兵命令古利奈人西蒙幫耶酥背起十字架,這裏如今是一間祈禱室。
從這裏開始進入吵雜混亂的穆斯林市場,兜售食物、雜貨和手工藝品的商品越來越多。
拐過彎去,往前走左邊不遠處便是第六站,這裏有個棕色的大門,進去是一間石室,1964年教皇保羅六世曾經在這裏祈禱。在這裏,少女維羅尼卡為耶酥擦去臉上的汗水。
再往前行,有一座方濟會禮拜堂,這是第七站,是耶酥第二次摔倒的地方。
繼續前行,路邊的牆上刻著第八站的標記,這裏是一所希臘修道院。在這裏,耶酥遇到了一些婦女,她們為耶酥的悲慘遭遇而哭泣,耶酥說:“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為我哭,當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 在這裏,耶酥預見到聖殿被毀,她們的子女將遭難。
從第八站往回走一點,沿著台階上行。這裏已經可以看到聖墓教堂的穹頂,這邊有一座科普特教堂。在牆角有第九站的標誌,這裏是耶酥第三次跌倒的地方。
剩下的五站(包括耶酥被剝衣;耶酥被訂上十字架;耶酥在十字架上死去;耶酥被取下十字架塗油;耶酥聖墓),就都在聖墓大教堂了。
由於基督教教派眾多,聖墓教堂現今也被劃分為不同部份由各個教派分別控製,由羅馬天主教會、亞美尼亞使徒教會、希臘正教會共同管理,敘利亞正教會、埃塞俄比亞正教會、科普特正教會也有一席之地;教堂被切割成眾多的勢力範圍,如七國那麽亂。
各教派時至今日仍圍繞教堂一磚一瓦的歸屬權激烈爭執;除登記在案而分屬巳明的地方和共管區外,仍有頗多區域,到底歸於哪方至今仍無定論。比如,門前庭院屬於希臘東正教,而前院樓梯屬於亞美尼亞教會,但樓梯最後一級台階是屬於院子的延伸還是樓梯,兩派互不相讓,甚至在1920年有2位教士因此被殺。
再細看照片上方第二扇窗戶下大名鼎鼎的“不可移動的梯子”,該梯自18世紀起即已放置於此。由於各教派衝突愈演愈烈,當時的統治者奧斯曼頒布法令,明確任一教派沒有其他教派的同意,均無權移動、重新排列或改動任何教堂財產。而這梯子屬於希臘正教會、但所在區域卻屬於亞美尼亞使徒教會,兩派就此形成僵局,梯子已有150多年未曾移動過。
有意思的是,掌管聖墓教堂的大門鑰匙的卻是來自當地阿拉伯望族的穆斯林,每天早晨由其負責打開大門,據說這一職責最早來自薩拉丁的任命,並傳承至今。當基督教的那六個宗派就教堂產生了矛盾和分歧時,出麵仲裁調停的居然是穆斯林,如此局麵竟就這樣一直被延續了下來。
教堂門口的台階就是第十站,在這裏,耶酥被剝去衣服, 羅馬士兵還拿走他的衣服。台階上的小禮拜堂(chapel of the Franks)是紀念此事。
進入聖墓教堂後,從右側樓梯到第11站 ,是耶酥被釘十字架之地,就是所謂的“骷髏地”,當年在一座小山上。現在是天主教方濟會小教堂,祭壇上正中是一尊耶酥受難鍍金十字架,祭壇後是一幅描繪耶酥在這裏被釘上了十字架,但仍舊還躺在地上的畫作。
從十一站往右邊走,經過一條回廊便來到第十二站,即耶酥在十字架上死去的地方。在這座希臘東正教的教堂裏,設有一座祭壇,祭壇的下方有塊受難石(Rock of Calvary),傳說當時耶酥的鮮血曾滴在上麵。朝聖者們在這裏排隊,俯身爬到祭壇的下方,把手放進洞裏觸摸受難石,借此來感受一下耶酥當年所經曆的苦難。
祭壇上空吊著許多東正教堂獨有的金香爐,正前方是死在十字架上的耶酥受難像,受難像左邊穿銀袍的是耶酥的母親瑪利亞,右邊穿銀袍的是使徒約翰。
從二樓繞著內庭走,一路上還會碰到一些小教堂和獨立的祭壇,這些看似很古老破舊的壁畫和石塊都是曆史的見證和信徒心中無法替代的聖物。
走過第十二站後,我們從二樓再次回到教堂的一樓,教堂一樓的正門口有一塊長方形的岩石板,這便是著名了塗膏禮之石(Stone of Unction ) 。據傳,當死去的耶酥被從十字架上放下來後,就躺在這塊岩石板上。石頭上還有紅色的痕跡,據說是耶酥的血跡。信徒們匍匐在這塊石頭上哀痛哭泣,親吻、用飾品和手帕反複擦拭,意為沾上神聖的氣息,準備帶回家去。
因為這是耶酥躺過的岩石,人們把這塊血石看成是耶酥在人間的身影,大批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朝聖者一進聖墓教堂的大門便都跪倒在石板前,祈禱並親吻石板,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岩石板的上方做工細巧的油燈長明,映襯著長長的教堂內牆上精美的宗教壁畫—詳細描繪著安置和送葬耶酥遺體的全過程的故事。
靠近岩石板,能聞到濃厚的香油味,幾百年來,在無數基督徒的不斷撫摸和親吻下,石板已經變得光滑無比。
抬頭可見則是色彩搭配淡雅清新的鏤雕浮飾。
從耶酥躺過的塗膏石往左邊走,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圓頂大廳,這是整個聖墓教堂最大的空間,也是最主要的部分,耶酥的墳墓就坐落在穹頂之下的這個狀如神龕、頂部有石頭柱廊、最上方是黑色的洋蔥頭的建築裏麵 ,並在三天後複活重生,從石棺出來,最後升入天堂。這裏就是苦路第十四站,亦是最後一站,埋葬耶酥的地方。
穹頂上的天窗似天光入灑,也象征著耶酥於此複活、直通天國;周圍十二條金色的條紋代表著十二使徒,是他們把教義傳遍世界。
對基督徒來說,這裏是他們最神聖的地方,耶酥曾經被安葬在這裏並複活升天了。墓室外排起了長隊,人們默默地等待進入耶酥的內墓室去朝拜。
這個小禮拜堂有個窄門直通內墓室,每次隻能容納三至四個人進入墓室,不允許拍照,要嚴格遵守安排,每個人入墓室的時間隻有短短的十幾秒鍾。
墓室很小,裏麵有一個神龕,放置著耶酥入葬時的大理石,上麵放滿了祭品、蠟燭和耶酥的畫像。這是從後門拍攝到的景象。
在一樓的回廊裏,還有好幾個分屬於不同教派、紀念耶酥受難不同細節的禮拜堂,禮拜堂內也顯現出不同教派的建築和裝飾風格。
信徒們在教堂的各個角落禱告,點亮身前的蠟燭,臉上充斥著肅穆、眼裏流露著淡淡的憂傷……
走出聖墓教堂,外麵的陽光依然那麽明媚,而我心卻不僅沉重還很複雜。我雖不是虔誠的基督徒,但是當我跟著朝聖者走完了這一路十四站,用心感受耶酥最後一段的人生道路之後,我不由得感到一種深深的靈魂震撼,感歎聖地中的這段可歌可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