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巴爾幹半島與小亞細亞半島的前哨站,作為歐洲文明與亞洲文明的橋頭堡,伊斯坦布爾的曆史是由無數帝國軍隊的刀劍與炮火建築起來的。地中海東岸一向以古文明薈萃著稱,如果要追朔伊斯坦布爾的文明的源頭,這便要提到一個古稱—拜占庭(Byzantium )。
拜占庭這個名字的曆史,比更富盛名的拜占庭帝國要悠久得多。如同羅馬(Roma)的名稱淵源於其建造者羅慕路斯(Romulus)一樣,拜占庭之名也來源於第一位統治者或者說是殖民者拜占斯(Byzas)。如果說羅慕路斯是古羅馬文明中的開拓者,那拜占斯便是古希臘文明中的拓荒人。
拜占庭的創建者拜占斯(Byzas)來自希臘中部一個以財富聞名的城邦墨伽拉,並且是後者的國王尼索斯之子。尼索斯在德爾裴接受的阿波羅神諭中示拜占斯在“盲者之國”對岸定居。當拜占斯來到博斯普魯斯海峽時,他發現海峽東岸已經有人定居了,而西岸—最完美的天然良港竟然沒有人。拜占斯悟出神諭所指,最終於公元前667年建立拜占庭,完成了神諭的任務。在神諭的指引下,公元前667年成為拜占庭的起點,在當時這個起點顯得那麽無足輕重。
拜占庭因扼守黑海出海口的優越地理位置使這個城邦很快繁榮起來;團結的希臘城邦抵抗住了波斯帝國來自東方的侵略卻在羅馬帝國的進攻下亂了陣腳,隨著整個地中海成為羅馬的內湖,拜占庭也逐漸成為羅馬帝國的東方行省。公元193年羅馬皇帝佩蒂納克斯遇刺,帝國呈現了塞維魯、尼格爾、阿爾拜努斯三足鼎立的戰況。拜占庭正夾在塞維魯和尼格爾之間,可惜拜占庭站錯了隊,它所支持的尼格爾最終於伊蘇斯河穀被塞維魯擊潰,戰爭中拜占庭幾乎被夷為平地,一座古城的輝煌曆史就此告一段落。
塞維魯通過戰爭最終取得了皇權並且當然估量得出拜占庭的重要性,立刻在戰後對其進行重建並很快使其恢複了昔日的榮光。一百多年後,東西羅馬帝國分裂,君士坦丁大帝於330年在拜占庭建立新羅馬,後人們尊其名稱之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 ,這座古城從此有了第二名字,這一用,便用了一千多年。
君士坦丁堡的教堂與城堡也在這個時代開始興建,而且規模比起羅馬有過之而無不及—大皇宮、競技場、教堂、黃金城門、鱗次櫛比的塔樓、角樓和碉堡……新羅馬魄力如此,在那個時代,拜占庭帝國就是西方文化的火種,而君士坦丁堡就是西方文明的中心;這座城市在其1000多年的曆史中經曆了無數的攻擊者和入侵者。哥特人、波斯人、阿瓦爾人、保加利亞人、俄羅斯人和阿拉伯人都曾一度與首都對峙,有些還取得了成功,但該城總是能被軍隊奪回。直到1453年5月29日,在經曆了漫長的圍城戰之後,君士坦丁堡終於陷落,這座曆經滄桑的古城在新的主人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下又有了一個新的名字:伊斯坦布爾(Istanbul )。
從番紅花城驅車5小時,來到了伊斯坦布爾,千年古都的美麗輪廓讓人心顫動,拜占庭和奧斯曼的風情彌漫在空氣,城市的每個角落好像都有故事,等待著人們探索;入住老城區旅館後,便急不可待地要去看這朝思暮想的“一眼”。“一個人若隻能看這世界一眼,這一眼應該看向伊斯坦布爾”(法國詩人拉馬丁)。
今天的首站是竟技場(Hippodrome ) ,又稱賽馬場,今天也叫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Meydani)。公元203年,羅馬帝國皇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重建了這座當時還叫拜占庭的城市,擴建了城牆,並修建了競技場,用於戰車比賽和其他娛樂活動。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大帝決定將首都從羅馬遷往拜占庭,並將該城更名為新羅馬,很快又更名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大帝大規模擴建城市,並修複競技場。競技場呈U型,長約450米,寬約130米,能夠容納10萬人。在整個拜占庭時期,競技場是城市社會生活的中心。
如今這個廣場顯然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喧嘩,但依然可以看到往昔競技場的彎月型牆壁遺跡;競技場見證了整個拜占庭曆史上各個重要事件。拜占庭皇帝曾在競技場熱情的人群麵前加冕,同時,推翻拜占庭統治者的叛亂也都是從這裏開始的。
競技場呈東北—西南走向,當年的看台、畫廊等諸多建築早已不複存在;往西南方向兩座方尖碑的東側,曾是觀看比賽的皇家包廂,內有通道通往拜占庭帝國時代的大皇宮(Great Palace),如今這些都難覓蹤影。所幸的是,今天的競技場,還尚存三座建築,依稀可見那個千年帝國的偉大與繁榮……
狄奧多西方尖碑(Obelisk of Theodorakis)。這座方尖碑由埃及帝國的締造者、古埃及第18王朝法老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在埃及雕刻完成,並豎立在卡納克(Karnak)的阿蒙神廟(Amone-Re Temple )中。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時,將其從埃及帶回,用以裝點新都君士坦丁堡;而狄奧多西一世則將方尖碑搬到了現在的位置。
方尖碑主體高19.59米,很可能隻有原先的三分之二大小,碑體上刻著古埃及象形文字,用以表達法老對其父親的敬意;下方的大理石墩四壁則鐫刻著狄奧多西及其妻兒、國家官員和護衛們一起在皇家包箱裏觀看戰車比賽的情景;最下麵的大理石基座則刻著古希臘文和拉丁文。
第二座是青銅蛇柱(Serpent Column):蛇柱原為德爾斐神廟的阿波羅神廟前的普拉提亞三腳祭壇的支柱,祭壇於公元前5世紀為慶祝希臘人在對波斯戰爭的普拉提亞(Platea)戰役中戰勝波斯人而興建,其頂端是由三個蛇頭支撐的金碗。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將其從德爾斐神廟移到君士坦堡賽馬場中間。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期間,金碗被破壞或被盜,而蛇頭一直保留至18世紀早期,許多奧斯曼繪畫都描繪了這些蛇頭。部分蛇頭已被複原,其中一塊從聖索非亞大教堂一處地下室中發現的上顎現存於伊斯坦布爾考古博物館(但是我們當時在博物館沒看到),。今天的蛇柱高約5.5米,而最初的高度估計有8米。
第三座是牆柱(Walled Obelisk/Walled Column)。這座方尖碑標誌著賽馬場南端賽道的終點。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士兵洗劫了聖索菲亞大教堂之後,又將方尖碑上的所有裝飾牌都扯下來了,使方尖碑露出石質的內核,成了如今的“牆柱”,因為他們誤認為這些裝飾都是純金的(事實上,它們隻是鍍金的銅製品)。同時,十字軍還劫走了著名的青銅鑄造的四馬二輪戰車,其複製品如今放在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do San Marco)主入口的頂端,原件則藏於教堂內部。
這座如今被稱為“牆柱”的方尖碑,根據其大理石基座上的希臘銘文,最初可能位於希臘的羅德島作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太陽神巨像的一部分,原本就鑲嵌了鍍金的青銅浮雕,毀於4-5世紀;10世紀,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七世波菲羅格尼圖斯和其子羅曼努斯二世對方尖碑進行了修複。
德國威廉噴泉位於競技場的北端,是拜占庭式風格的八角拱頂噴泉,1898年德意誌第二帝國皇帝威廉二世對奧斯曼進行國事訪問,並在1901年將這座亭台作為禮物送給了當時的蘇丹阿普杜勒·哈米德二世,象征著兩國的友誼與政治聯盟。
與競技場僅一街之隔的另一處拜占庭奇跡—地下水宮(Yerebatan Samici/Basilica Cistern)。入口非常低調且不起眼。
地下水宮由查士丁尼大帝於公元532年下令修建。作為伊斯坦布爾現存最大的拜占庭時期蓄水池,地下水宮的水源通過20公裏長的溝渠引自黑海附近的一座水庫,水池長140米,寬70米,計9800平方米,可儲存10萬噸水,既滿足大皇宮用水需要又兼作戰時儲備,其蓄水量足夠當時君士坦丁堡全城使用一個月地下水宮的修建過程中使用了336根9米高的圓柱,呈矩形排列,共12排,每排28根,間隔4.8米。石柱造型與材質不一,不少上麵飾有精美的雕刻,這是因為很多圓柱來自荒廢的神廟。石柱的頂端部分,有98根采用拜占庭風格,剩下的則是多利安風格(Dorian)—古希臘最基本的兩麵三刀種柱式之一。此外,既使深建於地下,但羅馬式拱廊設計依然保留。
兩座美杜莎的頭像石雕是地球下水宮的標誌性建築,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點:早在393年,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就宣布基督教為國教,並反對一切異教和異端,包括關閉多神教的神廟、廢止奧運會。作為羅馬帝國幸存的東方部分,拜占庭水宮始建於532年的地下水宮,卻有兩座美杜沙的雕像,至今也是未解之謎。這兩座美杜莎雕像要麽是側放要麽倒放,推測這是為了辟邪。
地下水宮的另一處標誌性建築:淚柱(Cring Column), 周身遍布眼睛似的雕刻,當時石柱因水汽而濕潤時,就像在哭泣一樣。一個在遊客中廣泛流傳的傳說是:將大姆指伸入淚柱的一個光滑小洞,旋轉360度之後再拿出,就能夢想成真。不過現場的官方指示牌對淚柱的解釋則是:這是為了紀念為修建地下水宮過程中死去的奴隸……
托普卡帕宮(Topkapi Sarahi )是座不可思議的建築。它由一位年輕的征服者設計,在近四個世紀的時間裏,它一直是奧斯曼帝國的皇宮。
1453年奧斯曼帝國征服後,穆罕默德二世發現君士坦丁堡大皇宮已成廢墟,當然也不適合這位被稱為征服者的年輕蘇丹居住。於是征服者四處尋找建造新宮殿的完美地點,並選中了Sarayburnu, 一個可以看到金角灣、馬爾馬拉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的丘陵地帶。在古希臘和拜占庭時代,Sarayburnu 是拜占庭古城的衛城所在地。無論是巧合還是設計,蘇丹選擇在最初城市建立的地方建立他的帝國。
在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挑剔的目光下,建築工程於1459年開始,大約六年後完工—這是伊斯坦布爾的一個適合蘇丹的家。征服者設計了宮殿的基本布局,決定將該地的最高點作為他的私人住所。從這個核心出發,建築和亭子向外延伸,向博斯普魯斯海峽岸邊發展。該結構由高牆環繞,並納入古代衛城的一些牆體。建成後,宮殿被5公裏長的城牆包圍,占地70萬平方米。
幾個世紀過去了,蘇丹來了又走了,雖然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的基本結構沒有改變,但對宮殿進行了各種改變。直到1853年,蘇丹阿普杜勒一世放棄了托普卡普宮,遷入新皇宮。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後,托普卡帕宮成為共和國後的第一座博物館。
整座皇宮由四座庭院與後宮等周邊建築構成。在還沒進帝國門前的右側,有一處精美的小建築是艾哈邁德三世噴泉,這座噴泉不是想像中的許願池款式噴泉,是一間小屋形式,四周有讓穆斯林淨身的洗手台。建於1728年,是土耳其版的洛可可風,是奧斯曼帝國鬱金香時期的重要象征之一。
帝國之門(Saltanat Kapisi),隔開城市與宮殿,是1478年穆罕默德二世時期建造的,這巨大的石門突出了它的防禦功能。門上可見銘文,大意寫著這是受到真主的同意與恩典下建造,願真主保佑征服海內四方,統治永恒。
走進帝王之門後,看到的就是第一庭院是宮中最大、最開闊的地方,是帝國時代唯一開放給老百姓的場所,綠意盎然,官員們可以騎馬進入。除了用來集會和伊斯蘭教禮拜日,這裏也是各國使節、禁衛軍、馬夫稍作休息的地方。
庭院左側是伊蓮娜教堂,又稱神聖和平教堂(Hagia Irene), 是伊斯坦布爾最古老的教堂。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時,教堂用作倉庫及軍械庫,因而得以保存下來。現在除了是博物館之外也會是音樂表演場地。
神聖和平教堂是最先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修建的,是君士坦丁堡最早使用的一座教堂,直到第一座索菲亞大教堂建成後被取代,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就是在這座教堂裏舉行。現在這座建築在公元6世紀由查士丁尼一世重建的。
順著第一庭院的通道往前走,會看見托普卡帕宮的象征之一的崇敬之門(Selma Kapisi),1468年建造,塔式造型模仿當時歐洲的城堡入口。不管是官員或是使節都必須通過這扇門進宮,唯有蘇丹才可直接騎馬穿過,通往崇敬門後就是第二庭院。這裏才是皇宮的檢票口。
第二庭院是奧斯曼帝國的重要行政地點,會舉行典禮、喪禮、節慶和加冕儀式,範圍到通往第三庭院吉兆之門之前,統治帝國的重要機構都在這座庭院,庭院裏有不少古木和挺撥的鬆樹。
庭院右側曾是宮廷廚房, 由帝國首席建築師錫南所設計修建,煙囪是最大特色,規模很大,因為當時每天要膳養4-5千人,裏麵展示的除了廚具之外還有瓷器。
廚房的大煙筒依舊聳立著…
宮廷廚房現在則成了帝國時代從中國和日本運來的陶磁器和帝王使用的銀器展館。
帝國議會廳位於第二庭院的西北角,於蘇萊曼大帝時期改建,共有三個會議廳。這裏在18世紀前都是權力核心的象征,帝國重要的官員都會前來議事,大維奇爾、軍事將領、外交大臣、財政大臣、宗教官員等。
整個帝國議會廳門窗都是金碧輝煌的,是老皇宮中裝飾最奢靡的宮殿。
帝國議會大廳內高處安裝了用黃金打造的“防刺窗”,害怕被人謀殺的蘇丹就躲在窗後聽政,透過這個金框窗跟進會議;當蘇丹敲擊窗框,或拉起紅帷時,會議使暫停,蘇丹逐傳召維奇爾們逐一進入覲見大殿聽取意見。
帝國議會廳旁的兵器館,展示了來自奧斯曼帝國及歐洲的各種武器和盔甲藏品,值得一看。
正義之塔位於帝國議會與後宮之間,是皇宮內最高的建築物,從博斯普魯斯海峽都可以看見。根據以前的學者說法,之所以成為正義之塔,也是因為從這裏可以看清下方議會內官員們的座位,能看清所有事情。這裏也是接後宮的入口。
吉兆之門,是進入第三庭院的入口。區隔外朝與內宮,屬於皇家私人區域,服侍蘇丹的童仆在這裏受教育也在這裏生活起居。
位於吉兆之門後麵的就是覲見廳。是蘇丹執行國家行政相關事物的主要場所。除了接見外國使團,每周舉行覲見會議,同時也是蘇丹和一些政府官員私下協商的重要場所;遠征軍出發前,這裏也會舉行隆重的儀式蘇丹將旗幟交給指揮官。
這方形的建築物具有土耳其特色,由22支圓柱組成的柱廓環繞在外,支撐著有懸簷的大屋頂。內裏有一圓頂狀的房間,還有兩個相接較小的房間。
覲見廳曆史悠久,建於15世紀,蘇丹會坐在鋪上金布、鑲有大量寶石的禦座上接見大維奇爾、官員及外使,聽取意見。
覲見廳裝飾豪華,外觀有鑲嵌大理石的柱廊,廳的牆壁全是馬賽克瓷磚,蔚藍與金光爭豔鬥麗。
覲見廳的外牆上有一處泉眼,這不僅是用來洗手,最主要的功能是讓水流的響聲,阻隔外人偷聽到覲見大廳裏的君臣的談話聲。
穿過覲見廳,走過一座花園,便來到海邊,山崗上有一座清真寺。
巴格達宮,是為了紀念穆拉德四世的巴格達戰役而建,它是奧斯曼傳統宮廷建築的範例。
站在大理石露台上可欣賞海景,這裏是老皇宮,視野最開闊的地方。
眺望對麵的金角灣和加拉太塔(Galatea Tower)。
開齋節亭,蘇丹常在齋戒月的日落後在亭下開齋,故得名。亭台的鍍金屋頂有角、呈盔狀,是奧斯曼特色的建築。
從軍事角度來看,皇宮坐落在金角灣、博斯普魯斯海峽的交匯點,整座王宮由海牆及城牆包圍起來,易守難攻,顯然就是一座要塞。
奧斯曼帝國最強盛時期,其疆域曾達歐、亞、非三州,從維也納到黑海、阿拉伯半島、北非埃及、中東等地區,都曾在其掌控之下。奧斯曼蘇丹們統治著占世界六分之一的廣闊領土,500多年間皇帝的命令就是從這裏發出的。
看完海景後回到第三庭院,這裏一個翠綠的大花圓。分布著私人寢室、寶庫、平樓等建築。
蘇丹艾哈邁德三世於1719年在原本是池亭地方蓋了內庭圖書館,是皇宮內第一座圖書館。
後宮的土耳其文(Harem) 是指蘇丹及其家人的居所。比起內宮的第三庭院,這裏的進出規定更為嚴格,托普卡帕宮的後宮是蘇丹、太後、皇後嬪妃、皇子皇女、蘇丹的兄弟姐妹以及仆人和作為侍衛的黑人宦官(Kiziar Agassi)的起居空間。人口眾多,光是女性就有400左右,有上百房間,後宮結構複雜而且隨著時代不斷改建。
由馬車之門進入後,來到宦官庭院,共有三層樓的建築,除了是宦官住所,還有皇子讀書的空間。過了這裏才能進入真正的後宮。
後宮是一座迂回婉轉、高深莫測的建築迷宮,進入到後宮要經過這些彎彎曲曲狹長的走道。
奧斯曼帝國同樣使用宦官在宮庭服務,也是守衛,分黑人與白人;在後宮的則都是黑人(若與後宮女子有染可輕易得知), 宦官是後宮與外廷之間的通話橋梁,因此也存在著權力,黑人因為更能接近蘇丹與太後,勢力比白人宦宮要高。
由真正後宮之門進入後,先會碰到較大的太後庭院, 太後(Valide Siltan)在帝國的地位,尤其是在後宮有一定影響力,有自己的庭院與住所。相比起來後妃所用的庭院規模就很小了。
蘇丹在後宮內的專屬空間—帝王殿(Hunkar Sofasi)是蘇萊曼大帝建造,上方是巨大的圓頂,有一寶座跟噴泉,一旁的沙發區是太後等女眷用。
穆拉德三世樞密室( III Murad Has Odasi)是後宮內保留最古老的建築之一,1579年在蘇丹的要求下由首席建築師錫南設計打造,室內貼滿了藍白為主的磁磚,典型的奧斯曼風格。
走到後宮最深處,有一棟建築就是寵妃庭院,這裏視野開闊能俯視鄰近的花園。
雙子殿是王子住的地方,外形就像土耳其帳篷,呈現尖頂狀,內部則是以伊茲尼克磁磚裝飾,搭配金色門窗,這裏被稱為卡費斯,也就是鳥籠的意思。
結束了卡普托帕宮的行程。從皇宮出來,隨著匆匆的人群走在伊斯坦布爾如果迷宮般的街頭上……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