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這個加拿大人很奇特,用一年自學MIT計算機專業

(2023-06-26 23:01:48) 下一個

 

 

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Scott H Young。

 

或許你還從來沒聽過這個名字,但他在國外知識界卻頗有名氣。Scott是加拿大人,讓他火起來的契機是他做了一件事——用10天的時間學完了線性代數33門課程。而他在TEDXTALK的演講卻真正讓他一躍成為“網紅”——他用1年的時間自學完了4年麻省理工的全部計算機學課程。

 

在演講中,Scott提到由於政府削減教育補助金而導致學生抗議遊行,進而他提出“按需點菜”的學習方式。他大學學的商科,但他同時對計算機也非常感興趣。於是他決定自學完MIT的33門計算機課程。

Scott把上大學比喻成去米其林五星餐廳吃飯。他認為花錢上大學就像去餐廳吃飯,在課堂上與聰明的前輩互動,從經營機構得到研究機會和證書,這個係統是不可否認的有用的。“但就像你不是每次餓的時候都想去一家五星餐廳,你可能也不是每次想學點什麽的時候都要回學校。”

 

對於MIT自學計算機挑戰成功,Scott歸功於“時間日誌”。“時間日誌是這樣用的:你記下你做每件事的起始時間和完成時間。我說的是所有的事,包括你早上幾時起床,以及你什麽時候出去倒垃圾。”而這往往是大多數人所忽略的。從另一方麵來講,“時間日誌”代表著學習效率。

 

“我很快意識到,對於‘我的時間都用在什麽地方了’這一問題,我一直都在騙自己。我曾以為自己一周工作60小時,其實遠沒有那麽多。我本以為我花在洗盤子上的時間有幾小時,而實際上隻有幾分鍾。在很大一部分時間裏,我都是在網上閑逛或在家裏瞎轉悠,並不知道到底要幹什麽。”

 

“學生所花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沒有用在學習上,而是用在了去上課的路上、在星巴克抄筆記、或者是在講座上盡力不睡著。”Scott說,“當我要聽一場MIT講座或者一門課的時候,我會用1.5倍速來聽。”所以他會把四個月的課程壓縮到2天。另外,Scott做作業時手裏會拿著答案,他認為沒有必要因為糾結一個概念而浪費幾周的時間。

 

最終,Scott用這樣的學習方式學完了MIT四年的計算機課程。

 

十年前,Scott也隻是個普通的高中生,也喜歡像個“中二少年”一樣在網絡上寫寫自己的故事,隻是他並非簡單的記錄瑣碎的事,而是在博客上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體會。現在他已經是一個全職博主,並擁有幾十萬粉絲。

 

“我想做這些是因為博客寫作給予了我太多東西,讓我想回報給別人。”

 

從高中開始,他就對人的學習能力很感興趣。讀大學的時候,他每天最多隻花2個小時學習,別的時間愛幹嘛就幹嘛,就這樣,他還能門門課都拿A。

 

Scott開始寫文章的動機是練習寫作技巧,他在做一個交互式軟件,這是編程互動軟件所必須的技能。

 

事實上這個軟件失敗了,但Scott卻在博客上獲得了成功。

 

而後他寫了關於改變習慣的5篇係列文章,並發給了Lifehacker,從此他便火的一塌糊塗。

 

Scott先後出版了四本書,“Learn More, Study Less”,“Think Outside the Cubicle”“How to Change A Habit”“The Little Book of Productivity”,每一本書都熱銷。

他令人震驚的學習能力是“吸粉”的一個重大因素,而且他總是有很多想法。很多人關注他的博客想學到東西的同時,也會猜測他下一步要做什麽。這個神奇的小哥甚至用30天的時間學會了畫肖像畫。

 

2011年10月1日,他做出了一個決定——

1年時間自學完麻省理工學院整個4年的計算機科學課程,而不上任何大學課程。

 

所有的學習進程他都會更新在博客上,並會上傳自己每科的試卷及成績,如果失敗的話也會告訴大家失敗的原因。但很顯然,他每門課都出色的完成了。

 

被問到進行這個挑戰的意義,他說他一直對MIT的CS很感興趣,但是他“不想投入4年的時間和幾十萬美金去學它”。

 

“我想證明學習不是一定要經曆委員會的選拔和SAT考試,以及數千美元的費用,甚至不需要大多數學生想象的一定要花4年的時間來學習一門科目。”

 

完成了麻省理工的挑戰後,他又開始嚐試新的項目——“The Year Without English”。

 

他用一年的時間去到四個國家,學會了四門外語,包括中文,韓文,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在這一年內,他都沒有說英語。而他學習外語的秘訣就是——在情景中學習。

 

“剛開始我什麽也不會,但我去到當地之後,就會找一個人,叫他用當地的語言跟我聊天,不要跟我講英語。我們不停地說話,我很快知道一個詞在不同的地方該怎麽用,沒過多久,我能聽懂的就越來越多。”

 

Scott去到中國後,在博客上分享了他在中國的見聞以及學習漢語的體會。

 

Scott活成了他想活的樣子,也活成了大多數人想活的樣子。學習在他的人生裏從來不代表痛苦,他的學習是真正快樂的。

 

瀏覽Scott的博客你會發現,他是個非常有趣的人,到處旅行到處挑戰,並將自己的經曆分享給讀者。有人問他是不是真的特別愛學習才會這麽快的投入一項新的挑戰中並樂此不疲地總結經驗,他回答:“並不是,我隻是想用自己做實驗,讓大家重新思考學習的效率。”

 

而你也能從中發現他絕不是肆意妄為的人,出發點或許是有趣,但他總會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提升自己的方向,也從不會在一個學習項目中迷失自我。比如有人覺得他在一年內學習了四國語言,那麽他一定會用同樣的方式去繼續學習其他語言。出乎意料的,他說,“可能要讓大家失望了,但我不會。”

 

Scott說,盡管他還想學習更多的語言,但是他會擔心如果繼續以這樣的短時高效的速度學外語,會忘記之前學到的語言。就好比我們在考試前一天背東西的效率總是最高的,但考完過後就很快會忘記了。他想在短時間內掌握這四門語言的基礎上,更深入地去學習。

 

成功的人永遠不會盲目往前跑,而是會停下腳步認真思考。

 

就在今年5月26日,Scott與他最好的朋友結婚了。盡管很多人稱自己的伴侶是“最好的朋友”,但他們卻是真的。在Scott和妻子第一次約會前,他們是相識8年的好朋友。Scott也在他的博客上更新了這一人生中新的裏程碑。

 

Scott對中國文化和漢語都十分感興趣。前不久他還開通了微信公眾平台,名字就是“SCOTTHYOUNG”。Scott說做這個公眾號的初衷是很多中國網友對於學習方法也很感興趣但博客隻有英文版,不利於閱讀。於是他建立了這個公眾號,希望中國網友也能在這些文章中學到一些東西。

Scott博客https://www.scotthyoung.com/blog/

 

TEDXTALK演講全文

 

       如果你們最近有看新聞的話,你們可能看過這樣的照片。學生們抗議的原因是政府削減了教育補助金。

 

       而對於這兩個現象——政府削減補助金,以及學生們出來抗議;它們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學教育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價了。所以,如果你是20多年前畢業的,你可能會吃驚地發現:現在學生們要花你那時候2.5倍的錢,而且我們這裏說的是實際價格(而不是賬麵價格),如果觀眾裏有經濟學家的話。

       這不是個容易解決的問題。一方麵,教育成本對學生和政府來說都越來越難負擔;但另一方麵,雇主們要的是一個受過教育的勞動力大軍。他們要的是具備複雜分析技巧的雇員。現在全世界急缺的不光是自然資源,還有優質的腦力勞動。

 

   對,這就是問題的症結。

       那,怎麽解決呢?嗯,實話講,我完全不知道。

 

       不過,我想說,可能我們一直以來尋求答案的方向是錯的。我們一直指望學校和政府能帶來改變,但有沒有可能其實是我們自己該改變呢?

      我想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故事,告訴大家教育可能並不需要這麽昂貴,而且,我們在沒有它的情況下可能可以學得更好。

 

       就我個人而言,我挺幸運的。當我被大學錄取時,我成功地把專業選項縮減到2個:商科和計算機科學。我對兩者都真的非常感興趣。其中一個讓你可以建立公司,而另一個讓你可以創造技術。而且這兩者並不是互相排斥的。畢竟,比爾•蓋茨在建立他的帝國前就是個黑客嘛。不過,在我們學校裏,你隻能選一個專業。於是我做了任何一個大一新生都會做的事:一個嚴密、理性的成本-收益分析。於是我就選了商科,而且畢業後我也完全沒有遺憾。我學到了很多,也過得很開心。但是在結束了我的大學教育之後,我一直對自己沒有選的那條路心懷渴望。

 

    我真的很想學計算機科學。

  但是,回學校讀書對我來說沒有什麽吸引力; 我不想再花4年時間,不想再應付一次招生委員會,不想再交學費,不想僅僅為了滿足好奇心就推遲我的人生並背一大筆債。

 

  我想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學校。

 

  然後,我想起來像麻省理工、斯坦福和哈佛這樣的大學都有把課程免費放到網上的習慣。我以前上過幾次這種課,而這時我突然有了一個點子:如果你能用這種方法學一門課,為什麽不直接學完一個學位呢?

 

  於是,實驗就這麽開始了。

 

  到底有沒有可能不去麻省理工就得到麻省理工的計算機科學教育呢?這個想法的確挺誘人的,不過你可能已經意識到這個事情很複雜,而且會引起一些人的反對。

  對,去麻省理工上學意味的並不僅僅是課堂上學的那些東西。你怎麽可能用別的東西替代一個這麽多維的體驗呢?

  我覺得上大學很像是去米其林五星餐廳吃飯。你絕不是僅僅為了食物才付那麽多錢,你的消費還涵蓋服務員的服務、雅致的裝潢、高檔的法國葡萄酒。

 

       你買的是一個複雜而多維的體驗。

 

  這對於上大學來說也是一樣的。你可以和那些聰明的同輩互動,你能從這些精英機構得到研究機會以及證書。而且,和高檔餐廳一樣,你最終會拿到一份老貴的賬單。而事情是這樣的,有時候這個係統的確有用,但就像你不是每次餓的時候都想去一家五星餐廳,你可能也不是每次想學點什麽的時候都要回學校。

  我不想要一頓五道菜的全餐,我希望我的教育是“按需點菜”。

  所以,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一個是理解計算機科學裏的主要概念,比如算法、人工智能、加密以及互聯網;另一個是將這些概念運用到電腦程序裏。

  於是我決定要讓這次大學經曆簡單點。我的目標是通過麻省理工學生需要通過的考試,並實際動手編程。

  我承認這的確是個簡化版本。它把去麻省理工上學的大部分體驗都剔除了。

  但對於我想從中獲取的東西來說,這是個非常好的簡化版本。

       

     而更重要的是,這個簡化版本的確有用。

 

  情況是這樣的,我當時成功地建立起一個包含33門課的課表,這和一個麻省理工學生要用到的課表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隻有一兩門課有點小區別。

  而我建立這個課表時用的全是麻省理工放在網上的免費資源。唯一的花費就是買了些教科書,這意味著這個項目對我來說還不超過2000美元。

 

  好,現在我既有目標也有資源了。接下來是困難的部分:真的學完這些課程。

  我不是在鬧著玩,麻省理工是個很難畢業的學校,即使對聰明的學生來說這裏也是臭名昭著地難,而且,我還得不到教員、教授和同學的幫助。所以,理論上來講這個項目是可行的,但它是不是因為太難而無法完成呢?

  而當我把這告訴我的朋友的時候,當我告訴他們我準備自學一整個麻省理工學位的時候,他們強化了那些疑慮。他們告訴我,他們根本無法想象光憑自己就學完一個麻省理工的學位,沒有教職人員的支援和引導這實在是太難了。不過他們說的這最後一點在我看來並不正確,因為當我上大學的時候,我也去過這樣的講座,一個教授在裏麵會對著300個學生講課。

 

  的確,如果我有問題要問可以直接舉手,但如果我有什麽不懂的,最終隻能自己學著去解決。所以,對於自助學位的疑慮,可能更多地來自於它的不同尋常,而非它比正統求學難。

  而當我開始學前幾門課程的時候,我得到的結果甚至比這個還要驚人。我發現用這種方法學習的速度比我以前在大學裏學習的速度要快多了。

  目前看來,這並不是一個障礙,事實證明不去MIT反而讓我的學習工作容易了不少。不過,最後這一點我得多做點解釋。畢竟,我擁有的資源,MIT的學生都有,而他們還擁有很多我沒有的。

 

  當我的資源少於一個MIT學生的時候,我怎麽可能比TA有優勢呢?這很違反常識。

  想要解釋這一點,我得繞點彎子,我得講點個人生產力方麵的艱深內容。而我要講的是一種工具,它叫時間日誌。

  時間日誌是這樣用的:你記下你做每件事的起始時間和完成時間。我說的是所有的事,包括你早上幾時起床,以及你什麽時候出去倒垃圾。

  我猜你們中的大部分人以前都沒有用過時間日誌,你們可以想象得出這個有多麽煩人。

 

  但隻要你用過一次,它的結果會讓你覺得發現了新世界。

  《華爾街日報》最近有篇文章,寫這篇文章的記者就幹了這個。

  她是這樣寫的:“我很快意識到,對於‘我的時間都用在什麽地方了’這一問題,我一直都在騙自己。我曾以為自己一周工作60小時,其實遠沒有那麽多。我本以為我花在洗盤子上的時間有幾小時,而實際上隻有幾分鍾。在很大一部分時間裏,我都是在網上閑逛或在家裏瞎轉悠,並不知道到底要幹什麽。”

  而由於我是個資深極客,我以前也用過時間日誌,我可以告訴你們,學生人群的情況要糟糕得多。

 

  學生所花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沒有用在學習上,而是用在了去上課的路上、在星巴克抄筆記、或者是在講座上盡力不睡著。

  如果你能把學生用在“形成新見解”和“記住新要點”上的時間加總,換句話說就是用在學習上的時間,你會發現它其實很少。

  而這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學生的錯。畢竟,企業家們也常常發現自己在剛創業時和公司做大時的產出率完全不一樣。

 

      大機構意味著官僚主義。它們意味著更多的紙麵流程,意味著你得做上級告訴你的事而不是真正重要的事。

  所以,像我這樣把自我教育當創業來做的人,比那些在正規係統裏學習的人更有學習優勢。比如講座就是個完美的例子。

  當我要聽一場MIT講座或者一門課的時候,我會用1.5倍速來聽。

  這聽起來可能很難,不過其中的區別基本聽不出來,而且,如果真的太快了,你完全可以倒回去重聽。

 

  教室裏的學生並沒有快進鍵和倒帶鍵可以用,然而我覺得他們其實都想要一套。

  這點不同帶來的後果可不小。由於可以用稍微快一點的速度播放這些講座,並且可以連著把它們看完,我可以把正常情況下4個月的課程壓到2天內看完。

  還有作業。學生們做作業是因為有人要求他們這麽做。對,有的時候這對學習有幫助,但有的時候並沒有。

  比如,如果你正在為某個概念糾結,為什麽非得等好幾周才得到反饋呢?

 

  當我需要做一份很難的MIT作業時,我手裏同時也拿著答案,每次隻做一個題,因為認知科學家們認為這樣的及時反饋對學習來說至關重要。

  而且,並不是隻有天才才能運用這些點子。

  能夠回放講座中的關鍵部分、能夠立即得到關於技能的反饋,這些結構性的優勢對慢學生和快學生來說都很有益。

  那麽,到現在我學得怎樣了呢?

 

      現在我已經完成了MIT課表裏33門計算機科學課程的20門。

  我說的“完成”是指:通過了期末考試,而且完成了相關的編程項目。

  更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有我剛剛提到的這些提速方法,我正順利地把4年的課程壓縮到12個月內學完。

  今天我們談的主題是技術將如何改變教育機構和課堂。

  但我認為這個命題其實沒有切中要點。

 

  而且不止我一個人這麽認為。已經有些草根組織在重新構思教育了,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

  這些運動並不是由學校或政府策劃的,而是由那些受夠了現有體係裏有限選擇的學生們發起的。

  在教育方式上開辟新道路是現在的新潮流。所以億萬富翁Peter Thiel現在給學生們提供了一份10萬美元的獎學金,而且不是獎勵那些去學校的學生,而是獎勵那些從學校輟學來創造有趣事業的人。

  而當那些最傑出、最有才、最有行動力的人開始通過不去上學來發揮自己的才能時,世界上的其他人都會注意到的。

  而且這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事。

 

  “自助學位”的創始人Jay Cross正在組建一個清單,按照一所大學接受的可轉換學分數來給大學排序。

  這意味著你可以去一所貨真價實的大學拿到一個貨真價實的學位,並能隻在教室裏花盡量少的時間。

  我知道,可能你並不想去上MIT或者為了好玩而靠自己學完一個MIT學位所需的課程,我明白這一點。

  但是,即使你決定用老式的方法來接受教育,這依舊可以影響到你。

  現在的世界變化得太快了,你不可能一拿到文憑就停止學習。

 

  自學複雜技巧和重大思潮的能力對於保持競爭力來說至關重要。

  所以,不管你喜歡與否,未來的教育將主要是自我教育。

  大學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它們將一直提供一些自我教育不能提供的東西。

  而且上大學是個很棒的體驗,雖然有時候真的很貴。

     

      不過,即便如此,我也相信自我教育才是未來的主流。

  如果我這樣一個人能夠隻花1/4的時間和1/100的錢就學完一個MIT的學位,你們又怎麽會沒可能呢?

  謝謝大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