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日本自駕遊的吃和住 (上)
近幾年開車跑了日本一些地方,我的原則是不管到哪裏每天要注重三件事:一景,一飯,一湯。
一景,看一處自然或人文景觀。
一飯,吃一個當地的美食。
一湯,泡一個溫泉。
今天就聊一下這個「一飯」。現在不同於古代,交通的發達已經基本上滅絕了絕對意義上的地方美食。日本內陸可以吃上新鮮的生魚片,北海道的拉麵店也可全國開花。商人的逐利已經快把全世界人民的口味同化了。這是一件好事,不管到哪裏都可以吃到安心的味道。記得我初次去歐洲旅遊的時候,連續幾天的西餐後是中國人開的日式拉麵店溫暖了我的胃。
但是我們旅遊就是要從自己住煩了的地方到別人住煩了的地方去體驗我們不曾經驗的事情,吃就是很關鍵的一項,對於我這樣的吃貨來說甚至是唯一不可妥協的。我給自己定的一飯原則用過去的話講就是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一個中心」,堅持以當地的地產為中心。
到日本吃海鮮那是沒得說的,但是在哪兒吃和吃什麽可有講究。如果您是隻到東京或大阪等內陸大城市待幾天,到魚市場或海鮮餐廳挑貴的吃保證沒大錯,然後拍個照片發一把朋友圈就齊活了。日本關西的蟹道樂就是這麽火起來的。但是如果打算深度遊一下的話就要好好計劃一下了。
比如說同樣是螃蟹,到了北海道要吃帝王蟹?毛蟹和花蟹。不一定要去高檔餐廳,海邊店或超市都可能有驚喜。
但到了山陰和北陸等日本海沿岸,就要吃雪蟹了。雪蟹又細分為島根縣的鬆葉蟹,兵庫縣的香住蟹,福井縣的越前蟹等。
我理解的深度遊就是不管到哪裏一定要關注當地的地產和用此地產做出的傳統美食。去神戶要吃牛肉大家都知道。去和歌山要吃鯨魚,去熊本要吃馬肉等等就要事先做點兒功課了。
兩個基本點是「原創性」和「獨特性」
餃子的原創不用說都知道是中國的,隻是現在日本說起餃子一定是油煎的,想吃水餃反倒要費點周折。煎餃在日本經過獨自的進化已經有了獨創性。京都起家的【餃子王將】挺有意思,日文菜單上是「餃子」,中文菜單上寫的「煎餃」。服務員接單後向後廚報單的時候卻是「鍋貼×份」。(日式漢語,不認真聽根本聽不出來)
拉麵更是起源中國卻被日本人開店到了全世界。最早來自中華餐館的麵條被叫做「支那蕎麥麵」或「南京麵」,後來經過幾十年的演變,經過「中華麵」最後固定在「Ramen」上。漢字通常用「拉麵」、也有人說應該是「老麵」或「撈麵」。拉麵在日本的發展比餃子要複雜和豐富得多,不管是按地域分類或按口味分類都可以列出幾十大項上百小項,有老少皆宜的,也有味道獨特,隻麵對特殊群體的。您要是不做的功課還就真不一定能吃到順口的。
日本特有的烏冬麵一樣。富山縣的麵細,三重的麵粗。京都的烏冬麵軟的恨不得用筷子夾不上來,而到了香川烏冬麵吃得就是一個筋道。
我的經驗是不管到哪裏,應該盡量避免去那些全國聯鎖的飲食店,事先做好功課,盡可能吃到當地的鄉土料理。福岡的豬肚鍋,宮崎的南蠻雞,廣島的禦好燒,兵庫的明石燒,岩手?櫪木的水團,青森的煎餅湯、、、等等。各地的美食,沒吃過的太多了。
以後會慢慢的把在日本各地吃到的一些獨特美食寫下來和大家分享。
金澤金箔冰淇淋能登海鮮飯
和歌山炸鯨魚
神戶牛鐵板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