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就是普遍原則,一般是一句話。
技,具體的知識和技能,這是學不完的,也是容易忘記的,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過程。
對自己的生命安全負責,這就是意外災害生存的道。換句話說,如果你不知道一件事安全不安全,不做。
我手頭有一本野外意外災害生存的培訓資料,下個月還有相關的現場培訓。這本資料說,遇到意外情況,最重要的工具是你的大腦。然後展開成四點STOP:
S:stop,當你意識到問題時,第一件事情是承認自己遇到了麻煩。
T:think,接下來想需要做什麽來生存。
O:observe,觀察周圍環境。
P:plan,計劃怎樣求生。
不要慌張,保持冷靜,思考清楚。接下來是生存的八個規則,各種細節。除非真正的野外活動,一般人不需要知道那些細節,一般人就是偶爾在有基礎設施的露營地露營而已。
我覺得這本培訓資料沒有“對自己生命安全負責”來得直接有用,總結到位。雖然我是在職業安全培訓中學到的,也適用意外災害生存,在道的層麵上是相通的。
一個野外生存的例子是日本士兵的一次雪地露營訓練,大部份人被凍死。複盤發現的一個原因是沒有人對最高長官有質疑。
一對情侶開車到死亡穀,兩個車胎爆了,怎麽辦?他們選擇走一條他們沒走過的步道,死了。複盤,他們最好的選擇可能是原地待援。
複盤Camp Mystic災難,哪怕有一個人對轉移的安全性有質疑,情況就大不一樣。不知道轉移安全不安全,可以選擇原地待援。也可以讓一個人先去試。也可能她費盡力氣到了安全地帶,知道對其他孩子不行,也可能她失敗了,也知道不行,這樣損失最小。我這裏也從意外災害生存的角度看問題,至於誰對這次災難負責是另外一個層麵的話題。
順便介紹一下國際通用求救信號:連續的三樣東西。比如,連續三聲槍響,連續三聲哨聲,手電筒三次發光,三個等距離的火堆。
有的人比較警覺,住旅館會查看安全通道。
災害發生前,也就是七月四日淩晨,營地停電了。當時下大雨,漆黑一片。
災害發生時,保安用他的車燈提供照明。
營地有少數建築在百年一遇的洪災區域,其餘建築在千年一遇的洪災區域。
根據營地的緊急情況預案,集合地點為活動中心,該建築曆史上從未淹過,這次也被淹了。也就是說,這次是營地曆史最高水位。
在活動中心前的網球場清點人數時,發現Bubble Inn的人全部失蹤。Bubble Inn離網球場也就是大約一個網球場的距離。
一位孩子媽媽的陳述(這個媽媽去年也把孩子送到這裏,災後到現場看過):保安本來是來通知孩子們轉移,孩子們當時在門口等候。他突然改變了主意,讓孩子們進屋(正確,偏離預案)。卸下了紗窗,打開了窗戶(正確,為上屋頂做準備)。她的孩子差點被洪水從窗口衝走,被保安推了回來。孩子爬上屋頂。這個屋的孩子全部獲救,但孩子去年住的屋卻不幸,水位離天花板隻有一英寸,兩個孩子在裏麵淹死了。保安遊泳離開去發求救信號。
我問了一個中學生,先問他聽說過Camp Mystic的事件沒有,他說沒有。然後我問他,如果你在度假的小屋遇到洪災怎麽辦?
他說,如果能安全轉移,會跑到山坡上去。
如果不能安全轉移,就要開始想怎樣爬到屋頂上去,在天花板上打個洞?
他錯過了發求救信號這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