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日本在諾貝爾醫學獎和化學獎都有收獲。由此想到本世紀初日本的50年30個諾貝爾獎計劃。
日本政府在2001年的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中提出,要在50年內拿30個諾貝爾獎。2001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野依良治曾評論說日本政府提出這樣的目標“沒有頭腦”。當時,很多人覺得是吹牛。這個30個諾貝爾獎的目標特指物理、化學、和醫學這些自然科學領域,不包括文學獎、經濟學獎、和平獎。
25年過後,日本取得了約20個諾貝爾獎,大約是目標的2/3。
日本獲諾貝爾獎最多的大學可能是京都大學。這所大學的初衷是傳統文化對抗西方文化。京都大學以其自由學風聞名,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研究。我所知道的京都大學是與其相關的一條步道,哲學之路,走過兩次,第一次遇到傾盆大雨,見識了日本的大雨,第二次風和日麗。據說,在日本的鄙視鏈中,京都人看不起外地人,京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日本獲諾貝爾獎第二名的可能是東京大學。東京大學作為日本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自1877年成立以來就一直處於日本學術研究的前沿。我曾在半夜時在校園裏閑逛,其中有一個三四郎池,風景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