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風獵

冷眼觀世界,靜心坐井中
個人資料
齊風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齊風獵作品】不期待回報的愛,方是真愛

(2023-08-26 20:38:30) 下一個

不期待回報的愛,方是真愛

今年夏天,一位戰友的孩子在中考中取得了全區第一名的好成績。眾人得到消息,攛掇著戰友請客,其實,就是借此機會小聚一下。席間,眾人請他介紹下培養孩子的經驗,戰友推辭不過,隻好站起身來說,孩子考出好成績,自己這個做家長的感到挺慚愧。

原以為他是在故作謙虛,然而,戰友下麵的話,卻使眾人沉思良久。他說:“大家也知道,我常年在部隊服役,回家團聚的時間很少,對孩子的學習幫不上什麽忙,孩子從小就隻能靠自己。孩子得了區三好、市三好,都沒跟我說,我一點兒都不知道,如果說有什麽經驗的話,那就是對孩子放手,讓孩子自立。”

當然,在孩子自立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並不是無所作為。就像是一棵小樹,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風風雨雨,家長的作用就是起到引導和扶正的作用,避免小樹長歪。

一直以來,在子女教育過程中,存在著“表揚式教育”和“批評式教育”的爭論。有的家長認為自己孩子是最棒的,不管孩子怎麽做都會表揚他,這是表揚式教育。有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很棒,但是從來不表揚,不管孩子做了什麽,都會告訴孩子做得還不夠好,需要繼續努力,這是批評式教育。

事實上,“表揚式教育”和“批評式教育”都存在著很大弊端。一個品質優秀的孩子,絕對不是表揚出來的——表揚式教育易使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很多孩子從小到大聽慣了表揚,不管做了什麽,隻要不是過分的錯事,家長總能找到合適的理由安慰他、鼓勵他。久而久之,孩子會認為無論自己做什麽事都是正確的,都會得到肯定和表揚,他們會以自我為中心,從而忽視了身邊的人。從小在表揚中長大的孩子,很難接受批評並承認自己的錯誤,性格更加容易走向偏激。

批評式教育容易抹殺孩子的自信,父母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你看看人家”,這句話不知道傷害了多少孩子的心。在這樣的教育下,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會漸漸被磨滅,日益感到自卑。

什麽時候表揚,什麽時候批評,的確是一個很難把握的尺度。下麵這位父親的做法,或許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有一位父親正在洗碗,兒子跑過來說:“爸爸,我剛剛幫媽媽把衣服洗好了。”

兒子原本是期望得到父親誇獎的,沒想到,這位父親並沒誇獎兒子,而是很認真地對兒子說:“兒子,你要記住,以後千萬不要幫你媽媽幹活。”

是的,你沒有聽錯,按照這位父親的說法——不要讓你的孩子,再幫媽媽做家務了。很多家長可能會疑惑,讓孩子做家務不是一種鍛煉嗎?

兒子聽了以後感到十分委屈,他問爸爸:“為什麽不可以幫?”

爸爸說:“你看,爸爸每次洗碗的時候,說過是幫你媽媽洗的嗎?媽媽每次做飯的時候,說過是幫我們做的嗎?我們每個人都是家裏的成員,家務活我們都有責任和義務去做,在家裏,我們每個人都要吃飯,每個人都要穿衣,我們家裏的每一塊地板都是共用的,所以,以後不要說你是在幫媽媽做家務,我們隻是在做我們應該做的事。”

爸爸說,作為家庭的一分子,無論我為這個家做什麽,都是我在盡到我應盡的責任,我挑起我的擔當。同樣,你作為家庭的一分子,你也需要盡到你的責任,挑起你的擔當。

兒子點點頭,不再感到委屈。從那以後,不僅主動承擔起了更多的家務,學習上也更加努力刻苦,因為他知道,父母努力工作是在做他們應該做的事情,自己努力學習,也是在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父母生育和撫養孩子,完完全全是一種自願的行為,因為當初在生下孩子的時候,並沒有跟孩子商量,沒有征求他們的意見就把他們帶到了這個世界上,所以,作為家長,應該要抱有這樣的認知:

第一,把孩子帶來到這個世界上,是我們擅自作出的決定,因此,孩子並不虧欠我們什麽,我們撫養孩子健康成長,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第二,無論我們生養幾個孩子,他們都是這個家庭當中的普通一員,誰也沒有特殊,因此,每個人都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不期待回報的愛,方是真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