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之行
我們這次意大利一之行雖然隻有一個星期,但是感覺非常久,大概是因為活動的內容比較豐富。四月二十四日晚上6點多才從杜勒斯機場出發,飛了7個小時到達荷蘭阿姆斯特丹,然後換飛機2個小時到達意大利的威尼斯;加上6個小時的時差,到威尼斯旅館住下來已經是下午兩點了。稍稍休整一下,三點就開車去威尼斯城。
人稱蘇州為東方的威尼斯,我們想象中的威尼斯也就是蘇州的地貌。到了以後才知道與事實大相徑庭,蘇州是在大陸上,威尼斯根本就是建在水上。它是在地中海沿岸的一片海灘上,水很淺,其中有無數礁石島嶼,外圍更有一串狹長島嶼形成天然屏障,除了漲潮落潮的水位差以外,大概沒有風暴的襲擊。那裏的樓房就建在水上,先把木樁打到海底岩石層,然後鋪沙壘石建屋。很明顯,每棟房子的第一層門窗上都是鏽跡,潮氣太大。出門就是水,唯一的交通工具是船。經過幾百年的建設,現在修建了大橋,火車汽車都可以進市區,再往裏走就得徒步或乘船了。
市區中間有一條很寬的運河,可以開象公共汽車一樣的大船,人們步行可以走遍所有的大街小巷。幾乎所有的大街小巷都成了為旅遊客服務的商場。一家家小店緊挨著,象過去的北京東安市場、東四的隆福寺;旅遊的人之多象上海的城隍廟、蘇州的觀前街,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到那裏去了。
威尼斯水巷
我們隨著人流漫步了大約兩個小時還沒有走到一半的路,開始看見漂亮的房子和小橋就留影,後來照不完了,美景比比皆是。別看這麽多旅遊的人,還有很多狗,但是街的青石板路很清潔。河水是深綠色,岸邊石階上漂著青苔和海草,沒有垃圾。所有房子的外貌都保持著原始麵貌,書上分類介紹什麽樣的是歌德式,什麽樣的是巴洛克式。歐洲人習慣在陽台上擺一排花,紅紅綠綠的,我們去時正是紫羅蘭花盛開的季節,大小庭院都有紫花爬滿牆頭,非常漂亮。
晚飯時我們來到餐館一條街,吃了一頓最貴也是最差的意大利餐。書上講這個城市沒有什麽好吃的,而且奇貴,我們算是領教了。幾片菜葉子,沒有色拉醬,隻有鹽和橄欖油,就要4美元;我們原想這裏靠水,魚蝦應該好吃,結果14美元一個的菜,隻有四隻很小的蝦(長得象龍蝦的那種),幾小口蝦仁給丫丫吃,我們把蝦皮都嚼下去了。
威尼斯市裏有很多旅館,但是貴得驚人,我們不敢問津。我們住的是機場附近的(Ramada Inn)也要130美元一天,算是最便宜的了。一個下午和晚上觀看下來,在威尼斯這個城市的隻有兩種人,一種是旅遊的,一種是為旅遊服務的。房地產是世界上最貴的,書上說這個城市的人口從1950年的十五萬減到現在的七萬人,平均年齡五十歲。有很多房子被外國的富商買走,一年可能隻住一兩個星期。這裏的兒童醫院和婦產科醫院都關門了,沒有人可以在這裏養家糊口。在我看,整個威尼斯就像是迪斯尼世界樂園,可能占地麵積也差不多。
第二天開車到夢華開會的城市錫耶納(Siena)去。有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因為當天晚上就要作報告,為保險起見,我們上了高速公路,路上要開四個小時。中間路經一個中等城市叫博洛尼亞(Bologna),停下來吃午飯。這是意大利共產黨的老家,市中心還保留了一些老街,隻有一輛車寬的石板路,兩旁是紅磚房,是個工業城,沒有多少人。
A-威尼斯(Venice),B-博洛尼亞(Bologna), C-錫耶納(Siena), D-佛羅倫薩(Florence), H-威尼斯(Venice)
高速公路旁休息場地的風景
路上都是夢華開車,我可不敢在歐洲的高速公路開車,坐在司機旁邊看著手心都出汗。雖說是高速公路,但不像美國的那麽直,一是拐來拐去的彎道多,隻有兩條線,稍微慢一點,後麵的車就盯在你屁股上逼你讓道,你讓了以後,他超車還會壓到你的線上來,因為車速太快,彎道不好控製,總會壓線,很恐怖。二是山洞多,進洞時光線暗,出洞時光線亮,眼睛不適應,很累人。但沿途風光很美,有很多休息的地方可以觀景、野餐。綠色的遠山,一片片葡萄園,點綴著幾座紅磚房,一個尖頂的小教堂,大片的地就荒著,沒見莊稼地,大概還不是季節。休息場地人很多,可是居然沒有廁所,人們隻好鑽到叢林裏就地方便了,這可不象先進國家的樣子。
開會的大學以前是修道院
錫耶納是個古老的山城,以前是古羅馬為了抵禦外族侵略修建的兵營,越來越大,占了三個山頭,沿山坡密密麻麻的蓋滿了紅房子,教堂的尖頂、園頂突兀其中,很是漂亮。我們住的旅館就在山頂上,窗外就可以看見對麵山上的房子,這也是個旅遊城市,它把中世紀以前的建築保持得很好。組織這次會議的大學就在一座古老的教堂裏,教堂的大廳可供參觀,教堂的附屬建築還是修道院的樣子,但是裏麵已經是現代化的教室和圖書館了。錫耶納街道很窄隻有一輛汽車能通過,好像隻有出租車可以進城,它的部分街道都是步行街。城市保持古代的風格成了不可多得的財富,吸引了世界上無數遊客來此參觀,不過就是在這老街上走走,看看。之所以能保持,一是沒有戰爭,二是有意識地發揚古代傳統文化。這使人很懷念北京的古城,如果不是在那瘋狂的年代,如果有人能預見,那麽哪怕把城牆挖空,隻留外磚,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山城錫耶納
意大利是文藝複興的祖宗,錫耶納時期的文化是文藝複興以前的,佛羅倫薩則是文藝複興顛峰時的中心,我們在錫耶納玩了一天後,第四天去佛羅倫薩。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又是一個世界旅遊中心城市。距市中心還有好幾條街時就不許開車進去了,轉了幾圈也沒有找到停車位。夢華約十年前來過,這次是故地重遊,應該是輕車熟路,但是今非昔比。我們先奔市中心博物館參觀,外麵的長隊要排三個小時才能進去,這是以前不曾有的。幸虧我們碰到有人組織的專為英文解說導遊的,每人交25美元可以在約定時間進館不用排隊。參觀兩個半小時,我們原想丫丫人小,不會跟那麽長時間,可是跟下來了,受益匪淺。
以前看有關聖經故事的畫都差不多,這次經人指點,看出了變化,到文藝複興時期的畫,把聖經裏的人物現實化了,人的臉有表情,身體有線條了,和錫耶納文藝複興以前的畫大不相同。另外開始有背景,再往後畫麵不再是平麵的了,有角度和視覺差了。到了達芬奇,拉斐爾,米開安基洛時是文藝複興的頂峰,再往後是末期,中心從佛羅倫薩轉到威尼斯,威尼斯被拿破侖占領後,意大利不再有代表性,被法國巴黎取代。我們的旅行正是順著文藝複興年代看過來,脈絡清晰。若不是聽人講自己怎麽也看不出名堂來,比如說過去的畫家都是受雇於有錢的貴族,沒有版權,也不能簽名,但是他們在畫的人物群裏往往可以塞一個自畫像,隻有內行的人才知道哪個是畫家。還有哪幅畫上的一個人物是達芬奇十幾歲時的手筆。還有米開安基洛唯一的一幅畫(他的創作主要是雕塑)。
照睡不誤
佛羅倫薩博物館門口
佛羅倫薩城中有一座很有特色的廊橋,橋上兩旁都是賣金銀珠寶的商店,是這個城市唯一的一座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兩方麵的軍隊都沒有炸它的橋,因為它是有名的文物。 建於1345年,是這個城市最老的橋,開始橋兩旁是鐵匠鋪和肉鋪,垃圾就都扔到河裏。到1565年,當時的貴族富翁給自己建了宮殿,宮殿旁邊的辦公樓就是現在的博物館,他娶了一位西班牙公主,公主不願意住在宮殿裏,他就在河對岸又買了一塊地建了一個大花園和房子,公主不願意在光天化日之下來往於花園和宮殿辦公室之間,他就把宮殿、辦公室、過河的橋和花園都修了一條有遮有蓋的路專供太太走。到今天供我們旅遊人玩,很有點我們清朝慈禧太後的味道,要不是她當年修了頤和園,今天大姐和宣文連個散步的地方都沒有,她如果真是拿那幾百萬的白銀造了軍艦,肯定早沉在哪個海底了。這位西班牙公主的畫像還在,是很漂亮。佛羅倫薩博物館的畫和雕塑多得與法國羅浮宮有一拚,參觀後能記住一兩幅就夠了。我們後來回到威尼斯同樣照方抓藥,去博物館找英文講解,因為我們去得早,一個講解員專門為我們一家三口講四十五分鍾的貴賓待遇。
佛羅倫薩最著名的廊橋
從錫耶納回威尼斯我們選擇了另外一條路,從地圖上看稍微遠一點,但是有山有水,我們可以看看意大利的內地風光。到了目的地回想這一路,真有點冒險的味道,恐怕大部分意大利人都不會走這條路的,是從意大利的主要山脈—亞平寧山翻了過去。開始還很有趣,小路一會兒穿過一個小鎮,路的一邊是條河,另一邊是鐵路。慢慢地就開始爬山,外加蒙蒙細雨,道路彎彎九曲十八盤,我們謹慎地開車稍微慢了一點,後麵就壓一串車,我們馬上乖乖地靠邊給人讓路,就這樣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萬丈深淵,直開到907米高的山頂,山頂的風景之好使我想到黃山,但沒有遊客,像我們這樣的外國遊客更是絕無僅有了。上山險,下山更險,好在車的性能還可以,沒出意外。回想起來真是後怕。
丫丫這次出來表現真是好極了,一個人坐在車子的後麵從來沒有找麻煩,累了就睡,精神好時就唱歌,自己還會編起歌謠來說,煩了就說想家,想旅館了,沒有無理取鬧過。但是博物館對她來說還是太深奧了些,因為有時差,再熱鬧的地方,再有名的雕塑、繪畫麵前她也照睡不誤。吃東西的小刁嘴這次再現,還記得在莫斯科她喜歡吃魚子醬吧,在意大利她就喜歡吃生火腿(prosciutto)、生香腸(salami)、和奶酪。薄薄的兩片生香腸夾麵包非常好吃,我們從意大利帶了一段生香腸回家,飯前她總要“拉兩片”生香腸吃。
最後一天在威尼斯我們是輕車熟路了,專門找人跡稀少的街巷走,和當地的老太太坐在一起休息,聽他們聊天,雖然聽不懂,但是他們的語調很有特色,聽多了,我們說英語和華語也帶這種聲調,丫丫學得最像,有點山東或河南的口音。回來以後我們還想再看“教父”(God father)的電影,隻是為了聽聽他們的帶意大利口音的英語。
人際稀少的街
下午我們在附近的梅斯特(Mestre)小城裏找地方吃飯。這個小城距威尼斯隻有五分鍾的路,而且是同一個市長和政府管理,被人形容為世界上最醜的城市和世界上最美的城市結婚(Mestre &Venezia)。隨著威尼斯人口的減少, 梅斯特的人口劇增, 其實是在威尼斯工作的人的部分都住在梅斯特。當天是個星期天,沒有開門的餐館,但是市中心的公園熱鬧非常,五一勞動節前的假日,人們帶著孩子踢球、散步、野餐,我們也擠到小賣部裏買了啤酒和冰激淩和他們一起享受節日。爾後又發現一個大棚裏有舞會,有現烤的肉和色拉。我們買了二份肉,二個烤薯條,二杯葡萄酒,總共的錢還不到在威尼斯吃的一個菜貴,這才是真正意大利人的生活水平。參加跳舞的大部分是老人,七十多歲,女的居多,十對人裏七對是女的和女的跳,恐怕是二次世界大戰的後遺症吧。老人的個頭都比較矮,不懂英語, 我們參加他們的活動又吃又跳,一個老頭上來和我們搭話,說意大利語,我們不懂,但猜他的意思是歡迎到意大利來,歡迎到梅斯特來,在威尼斯是挨宰。
勞動人民的節日
意大利之行的流水賬就這些了,像其他歐洲人一樣,意大利人生活比較輕鬆,一個星期下來幾乎天天都是節日,複活節、春假、五一節,這還不是夏季的假日高峰。希望在潛意識裏,丫丫能記住這次旅行,等她長大了以後再來補博物館的課。一個星期裏吃的都是意大利食品,最後回到家還是大快朵頤地吃米飯和白菜,中國人還是離不開米飯。
佛羅倫薩總是那麽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