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阿炳的《二泉映月》並不悲慘

(2025-11-12 20:41:21) 下一個

現在舞台上的各種“二泉映月”,二胡配上各種樂器,給人一種如泣如訴的悲涼感覺,這種催人淚下的藝術效果,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慘!

我聽阿炳的原聲錄音,發現是4/2拍,而不是後來被改編成的4/4拍。演奏速度快了,整體曲調給人的感覺略帶輕快,還帶著些街頭藝人的即興特征,甚至還有點豁達的生活態度。總之,我根本就聽不出什麽控訴吃人的社會,悲慘人生的苦痛一類的煽情。

原聲錄音和改編後的各種舞台演奏,都可以在油管上找到,各位自己體會比較。

阿炳是在1950年,由專業音樂學院的人從民間挖掘出來的。根據當時的社會政治環境,不管是上級還是基層的音樂工作者,都充滿熱情地急於在批判舊社會,歌頌新社會上表現一番。於是,這首曲子被刻意地從4/2拍拉長到4/4拍,再輔之以二胡本身的音質特征,最絕的是將阿炳的身世向著階級壓迫的方向渲染一番,一首慘字當頭的震撼曲子就誕生了。我甚至覺得,多數平靜中性的曲子,經過這麽一通操作,都能搞得慘兮兮的催人淚下。

被廣為宣傳的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對這首曲子,據說是流著淚跪著聽的。曾有一位音樂前輩告訴我,小澤確實被這首曲子感動得淚流滿麵,但沒有下跪。最關鍵的是,小澤征爾事後說:“不能說《二泉映月》是首傷感、悲涼的曲子,但是我卻淚流滿麵。它有著積極的精神,這種感覺是發自內心的,不是外露的,是一種無形之中,全人類共同的情感。”。盡管他聽到的是改編後的4/4拍曲子,但大師還是精準地捕捉到了這首曲子的靈魂:不是悲涼的生活,而是積極的精神境界。

阿炳說他有二百首曲子,當時中央音樂學院的人共錄製了阿炳的六首曲子,並給了他30塊錢。第二年再去找他時,已經去世。

阿炳的曲子實際並非完全由他創作的,說改編比較貼切。他的父親姓華,是經營著一個道觀的道士。阿炳是其與女傭的私生子。他從小向父親學習道教音樂。15歲時就在道觀中演奏,成為無錫藝術界的帥哥小鮮肉,哈哈!

中國自古以來士大夫及文人階層鄙視音樂,民間和宗教音樂多為師徒間一對一口耳相傳,大量曲調失傳是常態。傳人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偏好做一定修改,也可以說是再創作。二泉映月估計就是這麽一種情況,阿炳說這就是一首無名小曲,但中央音樂學院的人要求他一定給個名字,他就根據無錫乾隆題字的二泉,隨口說了個名字。

所以,阿炳其實是富二代出身。他的一生並沒有經曆過窮苦困頓的生活,有人在民國時的稅務記錄中,發現阿炳某年交了十二萬多圓的稅,相當於五十年代的12元人民幣。收入來自於道觀信徒善款的分成。這筆稅相當於學徒工一個月的收入。所以晚年他發現二胡被老鼠咬壞,認為不吉,就不再碰二胡,整天貓在家裏躺平,沒有任何經濟壓力。

本來父親死後,他繼承了道觀產業。但他是一位灑脫的藝術家,注定要過一種吃喝嫖賭的快意人生。古今中外有名的文人藝術家大抵都是如此,比如千金散盡還複來的李白。如果都像我似的為了攢錢過苦逼日子,藝術細胞全都被掐死光了。

他很快欠了一身債,就把道觀賣給了道觀裏的幫工老王,生意頭腦靈光的屌絲老王其實也拿不出太多錢,就說好道觀的收入給阿炳分成。

後來他因為梅毒發展到了二期,眼睛瞎了。嫌棄他的妓女們都離他遠遠的。但他二胡技藝一流,隨便拉一曲,無錫人民紛紛慷慨地往外掏銀子。嫁漢嫁漢,穿衣吃飯,於是一位窮苦的董寡婦嫁給了他。娶妻娶妻,做飯洗衣,從此阿炳生活有人照料,出門彈琴賣藝有人攙扶,抽大煙有人在一邊伺候,沒遭啥罪。

電影中說他與惡霸堅決鬥爭,被弄瞎了眼睛,疑似還獲得了地下黨的掩護才保住一命。青梅竹馬的少女為了愛情毅然嫁給了華哥哥.......嗯....啊.......我覺得挺幽默的。

所以他並不是流浪的乞丐,反而是粉絲無數的街頭明星。某文化產業的董事,前CEO。而且腦子還很靈光,每天淩晨去火車站,等第一列從上海來的火車到站,聽他們講講頭一天發生的國家大事。然後走街竄巷,把時事編進曲調,唱給販夫走卒們聽。是極受歡迎的說唱藝人,在那個年代起到了新聞聯播的功效。

電影中還有愛國主義,民族情懷,與日本帝國主義鬥爭的情節。實際上日本人從沒有為難他,反而很欣賞他。聽家中老一輩人講,有時他在城裏演出耽誤了時間,晚上回家時城門已關。他隻要拿起二胡拉一曲,日本兵立即開門放他出城。

所以,他的曲調中並沒有悲悲切切的悲慘,他拉的二泉映月,如果你擺脫一切塵世的紛擾,靜靜的欣賞,你會發現其中有對人生的觀賞,對精神價值的詮釋,對宗教的傳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京華人 回複 悄悄話 陸文夫如是說,我能說,阿炳的眼晴不是被日本憲兵用硝鏹水弄瞎的,而是嫖堂子,得了花柳病(梅毒發作)!
  我能說,阿炳愛賭博、抽鴉片,敗光了香火旺盛的雷尊殿,才弄得“赤腳地皮光”!
  我能說,阿炳好端端的當家道士不做,自甘墮落,偏要做討飯叫化子似的流浪藝人!
  我能說,阿炳拉胡琴並非勤學苦練,隻靠悟性,同一曲子,每次拉都不-樣,任憑他即興發揮!
  我能說,《二泉映月》並非阿炳創作,源出風月場中婊子和嫖客調情時,唱的淫曲《知心客》!
  尤其不能說,解放前,阿炳靠一把叫化胡琴,馬馬虎虎還能混得下去;一解放,政府雷厲風行,嚴加禁毒,他抽了三十多年鴉片,難以戒絕,煙癮發作,又無經濟來源,隻得自行了斷!
京華人 回複 悄悄話 作家陸文夫曾想給阿炳立傳,但是他最終還是作罷。因為真想一旦披露,結果可想而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