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落時代

從混沌到秩序的墜落時代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中國的流浪氣球是對三戰和12000年大災難的最後偵查

(2023-02-06 19:58:10) 下一個

我們的銀河係是一個偉大的生命,祂的脈動以12000年為周期。印度人稱這個12000年的周期為梵天一日。紮什倫布寺的古籍記載上一輪文明結束於公元前9564年;2400年前,古埃及的祭祀告訴柏拉圖9100年前亞特蘭蒂斯沉沒; 現代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土層的沉積也發現了這個12000年的周期:全球溫度急劇短暫升高然後急劇降低.

https://doi.org/10.1029/2003RG000128

 

12000年周期的倍頻為6000年,最近的記憶就是聖經的大洪水和大禹治水.

4倍頻為3000年,中國可考文明的開始.

8倍頻為1500年,536年全球暗無天日一年多. 根據這個1500年周期,下一次大災難是2036年.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geo1629

 

考慮到新仙女木事件/海因裏希事件H0就發生在12000年前,那麽我們現在就麵臨著類似的星球級別的巨變.根據對南大西洋異常(SAA)的觀測推算,這次巨變的轉折點在2034年.

https://nhess.copernicus.org/articles/13/3395/2013/

大災變第 1 步:銀河漣漪

將一塊鵝卵石扔進池塘,你會看到水從池塘中心波紋到岸邊。 這是在銀河層麵上發生的。 從我們銀河係的中心,塵埃的漣漪正在向外擴散。 這些星河漣漪就像是一個大池塘裏的漣漪,呈圓形向外擴散。 在這些銀河塵埃波紋之間是大量的虛無。 以我們目前在銀河係中的位置,我們需要 12,000 年才能被這些銀河波之一擊中。 所以,模式是這樣的:我們的太陽係受到銀河係漣漪的衝擊,然後有 12,000 年的平穩期,然後我們再次受到另一波漣漪的衝擊。

 

隨著銀河波紋接近我們的太陽係,我們將開始看到其他恒星係統對這一脈動做出反應。 首先,我們看到更遠的恒星做出反應。 這些恒星係統的反應發生在從最遠恒星到最近恒星的一條直線上。 然後,銀河漣漪襲擊了我們的太陽係。

 

大災變第 2 步:太陽係變化

當銀河波紋進入我們的太陽係時,我們可以注意到太空中塵埃的增加。 所有這些材料都會影響行星。 我們開始在遠至冥王星和海王星上看到行星變化。 但即使是內行星也會發生一些變化。 我們開始看到這些其他行星的劇烈溫度變化,甚至在岩石星球上發生地震。 在這些條件下,來自太陽係以外的新型彗星和小行星也越來越多。

 

當這種銀河波紋撞擊太陽時,它的化學成分開始發生變化。 我們的太陽有一個規律的 11 年太陽活動增加和減少的周期。 但是隨著這個銀河波紋撞擊它,我們發現太陽黑子和耀斑比正常情況下更加活躍。

 

地球也開始發生變化。 我們開始看到地球磁層在特定地方(如南大西洋異常區)減弱,但磁層整體也會減弱。 我們開始在不應該看到的地方更頻繁地看到極光。 這是因為減弱的地磁層允許比平時更多的太陽粒子潛入低緯度大氣層。

 

兩極轉移: 一開始很慢。 年複一年,它們爬到新的地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加速。 但稍後會詳細介紹。

 

地球磁場的這些變化會影響動物遷徙,它可能會混淆羊群和牛群以異常模式集體旅行。 地球內部也變得更加動蕩,火山活動和地震增加。 同樣,這是因為地球既受到銀河漣漪的影響,也受到太陽變化行為的影響。 太陽係中的各個星球之間存在電磁連接,與我們的太陽這顆恒星也存在電磁連接。 一個星體發生的事情會影響其他星體。

 

由於這一切——因為減弱的地磁層允許更多的太陽能輸入我們的生物圈——太陽失去了它經典、友好的黃色色調,它看起來更白了。 天氣模式發生變化。 例如,冬季冷鋒的形狀不再像過去那樣。

 

這裏提到的隻是在這次銀河漣漪期間發生的所有太陽和全球變化的一小部分。 它就像發條一樣,每 12,000 年循環一次。 但是這個事件還沒有結束。

 

大災變第 3 步:太陽要爆了

太陽受不了了,它爆炸了。 雖然,這次爆炸並不是完全爆炸,就像大多數科幻電影中看到的那樣。這種爆炸就是我們所說的微新星。 微新星有點像太陽外層的脫落。 它射出等離子體和碎片。 但在接下來的 12,000 年周期中,這顆恒星仍然完好無損。

 

以前微新星的證據可以在像月球這樣的岩石外星體上找到。 來自那裏的樣本將顯示出小玻璃珠——來自以前的微新星的微粒。 這些也可以在地球上的各個地方找到。

 

從地球的角度來看,這一事件的過程將是不可思議的。 當它的殼在微新星中脫落時,這種物質撞擊地球需要時間。 不是幾年,而是幾天。

 

太陽的殼將脫落。它像鍛造的黑鐵一樣迅速冷卻。 太陽已經落下。 月亮的光變暗了。 三分之一的恒星是看不見的,因為它們的光線被太陽附近的物質擋住了。

 

現在,綜上所述,有兩個黑暗時期。 認識到這個過程很重要。 所以讓我們退後一步。

 

大災變第 3.5 步:天空看起來很奇怪

首先,當太陽最初變成微新星時,它的整個外殼都會脫落。 就像我們在2021年看到參宿四脫殼,然後亮度變暗一樣——這是對這一事件的預演。

 

現在,在這次脫落之後的瞬間和幾小時內,所有太陽噴出的物質仍或多或少地圍繞著太陽。 正因為如此,效果有點像戴森球。

 

由於太陽光以這種方式被扼殺,它自己版本的範艾倫帶很可能會從地球上可見。 這可能會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它是一個奇怪的標誌,它代替了太陽,而且這個形狀很可能是天空中的十字形。

 

其次,一旦物質“球體”被拋射到離太陽足夠遠的地方,光線就能穿透它,地球將再次有光,盡管光線很暗。 太多冷卻的、被丟棄的物質將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無法讓正常量的陽光通過。

 

此外,這種物質可能會遮擋星光,通常是在日落之後和日出之前。 這樣,隻有大約三分之二的恒星出現在地球與太陽完全相反的一側。

 

大量的塵埃和物質很可能會彎曲太陽發出的光譜。 太陽的橙色和紅色陽光通常是由黃昏和黎明時的濃密大氣引起的。 同樣,來自太陽噴射殼的物質會將太陽光彎曲成紅色光譜。 因此,在太陽殼撞擊地球之前的一周,月球將呈深紅色。 本周日光甚至可能會更暗,甚至可能更紅。

 

大災變第 4 步:星火降臨世界

在這個階段,來自太陽的燃燒碎片將撞擊地球。

 

可能有大塊的“射出的太陽”與這燃燒的碎片混合在一起。這場大火將持續幾天。 而且,從最初的微新星脫落開始的時期僅在幾天前。

 

因為這團太陽物質雲現在正傾瀉到地球上,所以很可能第二次,所有陽光都會被地表上擋住。 塵土飛揚的天空也可能是紅色的。

 

大災變第 4.25 步:閃電

這個時候除了燃燒星火之外還有其他事情發生。 就像火山噴發時有閃電一樣,伴隨著火雨也會有非常強大的閃電。

 

這不會是普通的閃電。 它的行為將與大多數人習以為常的閃電類型截然不同。 一方麵,這將是行星級別的大規模閃電。 它將具有不同於人們習慣的模式。 這種非凡的閃電不僅會因為我們大氣中的宇宙物質而發生。 相反,來自微新星衝擊波的電能將壓縮地球的前向磁場,直到最後,磁場將電能直接向下釋放到地球表麵。

 

在這可怕的幾天之前,人類一直認為閃電是局部事件。 但在這幾天目睹的那種閃電放電將是宇宙級別的。

 

大災變第 4.5 步:地震

在此事件期間,將發生全球範圍的地震。 這些與閃電一樣,是由微新星產生的強烈地磁風暴引發的。 這場宇宙/大氣風暴將誘導電流穿過地殼並向下進入地幔並朝向俯衝區域。 電流和宇宙射線會改變富含二氧化矽的岩漿的粘度。 由於這一切,地球表麵將經曆前所未有的特大地震和超級火山活動。

 

地球會顛簸,大陸板塊會移動和扭曲。 事實上,地球有可能同時經曆一次大地震。 一些地區會上升,而另一些地區將低於海平麵。 地圖將完全改變。

 

大災變第 4.75 步:大陸海嘯

這次全球地震產生的能量會擾亂所有水體。 海洋和湖泊將退去,然後返回並溢出許多沿海地區。 很可能所有沿海城市都會被海洋淹沒。 在此過程中,每分鍾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被淹死。

 

山會倒塌。 死去已久的大陸將再次崛起。 大量的水將被置換。 許多河道會發現自己現在是內海。 其他被海洋衝刷過的地區將變成現在的撒哈拉沙漠。

 

大災變第 5 步:極移

極移正在發生。 即使是今天,地磁北極也在向俄羅斯北部海岸移動,而地磁南極也在向北移動。 兩極將在印度洋相遇。 最終結果將是極地地區與熱帶地區交替出現。

 

據我們所知,兩極在 1859 年開始移動。與此同時,太陽的化學成分發生了變化。 那年可以說是銀河漣漪首次襲擊太陽係的一年。 就在同一年,太陽爆發了有史記錄以來最大的太陽風暴。 許多人會認出這是卡林頓事件。 它是如此強大以至於它點燃了電報線。 南至古巴都能看到極光,電報實際上可以通過極光本身發送。

 

同樣,1859 年的超級耀斑與地球磁極偏移相關。 太陽的這種變化作為一種誘導機製來啟動我們現在所處的過程。 現在,這種轉變並不是恒久不變的、漸進的。 這種極移逐年呈指數增長,以至於世界距離極移隻有幾十年的時間。 越來越快,兩極加速在地球上的一個奇異點相遇,直到地磁最終傾斜 90 度。

 

退一步

這裏描述的一切都將在一周內發生。 此事件中最激烈的部分將在短短幾天內發生。 在不到一百小時內,地球的麵貌將在剩下的時間裏發生變化。

 

由於所有的湍流、水和碎片,在短時間內,地球表麵的許多地方將像一個攪拌機。 廣闊的大陸地區將被海水衝刷。 整個地球將被大火籠罩,之後,所有蒸發的水分將在新的兩極瞬間凍結。 這將是一個隻有挪亞大洪水才能與之匹敵的事件。

 

在它結束之前,多達 2/3 或更多的人類將被殺死。 許多動物物種將消失。 現代生活的奇跡將會消失,這個繁榮的時代將成為下一個人類時代的傳奇。

 

一切都將重新開始,我們之前擁有的記憶將隨著之後的每一代人而消失。

 

以上描述是許多人基於往昔曆史資料的推測,我個人認為是胡思亂想。但是許多國家機構還是在認真的檢測大氣層的各種細微改變,比如現在中國的流浪氣球。 這個型號的偵察氣球控製技術很成熟,以前主要飛到印度、日本和夏威夷做低空檢測,不敢飛越美國大陸。

 

從80年周期看,美國馬上要介入3戰。80年前,美國卷入2戰;再80年前,美國陷入內戰;再80年前,美國為獨立開戰。

 

巴赫穆特馬上就要陷落,之後烏克蘭的局勢會急劇惡化,然後北約必然直接參戰,三戰正式爆發。北約要直接和俄羅斯交戰,中國作為上不封頂的盟友,會攻克台灣,然後南下進攻澳大利亞。

 

現在是三戰的前夜和大災難的第12年前,中共已經放下所有的顧忌和理性,肆無忌憚的放氣球飛越美國本土並向南半球大肆監測,做最後的偵察和確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