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2024 ~ 5/28/2024
比利時的高速路設計很有意思。從Liege前往科隆,高速路的六個車道被分作三欄:左右各二,中間兩道用護欄隔開。
按慣性思維,左右兩側應該是反向行駛,中間看情況——可以同向往前/往後,或根據公平原則,左道隨左側,右道隨右側。沒想到,左中右每組車道都雙向行駛,相當於六條車道被分作三組平行高速,每組各司其職。
隻是很小的一個細節,卻讓人耳目一新。我感歎道: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啊,長見識,開眼界。世界如此豐富多元,有著許多我們聞所未聞的存在。見多了不同,才會謙卑,知道自己的認知小宇宙裏有太多需要填補的空白。
德國第一站,是科隆。科隆最有名的,當屬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Kölner Dom),全名科隆聖母教堂(Kölner Dom zu Unserer Lieben Frau),位於科隆市中心,是一座哥特式天主教大教堂。它始建於1248年,曆時600多年,直到1880年才完工。大教堂規模龐大、風格雄偉,曆史悠久,是科隆市的標誌性建築,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科隆大教堂身形高挑。站在廣場上,你得把脖子後擰九十度仰頭望天,才能窺得其頂。它有兩座對稱式的高聳尖塔,每座高達157.4米,一度位居世界最高教堂的寶座。之後讓位於1890年完工的烏爾姆大教堂(西塔頂高161.53米),以及1989年落成的亞穆蘇克羅和平之後大殿(158米)。
我的手機無法正常拍下大教堂的全貌,隻能矯曲著看。為了不折損它的美貌,附上網絡對比圖。
去的時候是陰天,教堂通體呈現出近乎煙熏般的黑色,像一首深沉悠長的史詩。它用古老的身軀,向我們講述著關於人類、關於信仰、關於永恒的故事。
走近看,教堂外牆雕刻著無數聖靈。她們的目光,穿越了近千年的歲月,依舊慈愛而莊嚴。
離教堂幾個街區之遙,有一尊雕塑——樸素到隻剩眉眼,像一座未完工就被丟棄在街角的毛胚。他默默無聞站在那裏,乏人問津。我卻看著有趣,特意跑過馬路,給他拍了張特寫。
走近才知道,這尊雕塑竟是大名鼎鼎的傳教士湯若望(Johan Adam Schall Von Bell)。我能在科隆街頭與他偶遇,實屬緣分,因為湯神甫與中國的關係密不可分。
湯若望是科隆本地人,生於1592年。他出身貴族世家,家境優渥,今日波恩附近的Lueftelberg還留存著湯家的古典城堡。湯若望對科學,尤其是天文學興趣濃厚,年少時在德國的耶穌會學院接受了嚴格的教育,16歲時作為資優生,被送去羅馬的高等學府——設在意大利的德意誌學院,學習了哲學、神學、數學和天文學,可謂青年才俊,學富五車。
1618年,年輕的湯若望跟隨一群傳教士東渡,就此作別故土,一生再未返回。他一路顛沛流離,從印度去到澳門,之後又輾轉去了北京,在中國傳教近四十年。
湯若望的成就體現在方方麵麵。他給明末清初的中國帶來了西方先進的天文知識,並參與了天文儀器的製作與天文觀測(成功預測了若幹次日食與月食),對中國的傳統天文學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湯若望精通漢語,撰寫了大量有關天文學方麵的漢語書籍,還翻譯了若幹西方學術著作,促進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明朝崇禎年間,湯若望擔任“東宮太和”職務,協助改進曆法。他幫助校訂了《崇禎曆法》,這是中國曆史上最為精確的曆法之一,廣泛影響了後來的曆法改革。他與許多中國士大夫和官員有著良好的關係,在明朝滅亡、清朝建立之際,成功渡過了政治變革,仍然受到了清朝政府的重用。
維基百科圖片
晚年的湯若望因堅持科學傳教,遭遇冤獄,被判淩遲之死。羈押期間,京師地震,當局為安撫民心,將他特赦。他於出獄後的次年,1666年,在北京病故。
維基百科說,湯若望在北京古觀象台觀測天象並編撰曆書的工作室、在天主教北京南堂的居所、以及他的墓地(文革期間遭損毀),均保存至今,供遊人參觀。他和其他60位外國科學家、畫家和傳教士同葬的北京滕公柵欄墓地位於車公莊北京市行政學院內。
我們在科隆大教堂附近的一座商場逛了逛。
我被一家叫MANGO的店鋪吸引——裏麵的衣服多是我喜愛的風格,隻是去試衣間套上,怎麽看怎麽覺得自己比衣服年長了十幾二十歲,再也找不到衣人合一的感覺了。歲月啊,就這樣悄悄逼人臣服。
化鬱悶為食量,去商場的大排檔大吃一頓。這裏的食物跟宜家餐廳一個水準,但樣樣都要收費:喝水要自己買;拿兩小袋番茄醬,被另收1.9歐;連上個廁所也收費,0.5歐。幸虧我錢包裏藏了一枚從美國帶過來的五毛歐元硬幣,不然,這廁所還高攀不起了。
行到此處,忘了介紹我們為什麽要來科隆。這一路,參觀大教堂,是順路而為;遇見湯神甫,屬意外之喜;被餐廳收取“苛捐雜稅”,算(無意間)體驗生活。我們來科隆的真正目的,是(蔣先生想)逛這家規模巨大的樂器店。
至於裏麵如何,無可奉告。為了讓蔣先生心無旁騖逛他心愛的店鋪,我陪孩子坐在車裏等——孩子們打遊戲,我讀書,娘仨根本就沒進店。不過,據蔣先生描述,裏麵超大,足足三層店麵,商品選擇多,服務態度也棒,是樂器愛好者的天堂。
他呢,還是老樣子,就算來到天堂,也隻逛不買。
當晚還是民宿,在距離科隆城以南五十分鍾車程的一個小村莊,叫Dittenberg。
說是一室戶,房子巨大。裏麵有六個隔間,包括廚房、衛生間、玄關、客廳、臥室等,每一間都寬敞,又整潔雅致,住進去真是開心到想跳舞。
村莊雖小,也有自己的教堂。
小村莊就在萊茵河畔。而萊茵河的水,和所有流經大城市的河流一樣,渾黃不堪。
這座建在過山通道之上的廊橋很漂亮。
第二天前往海德堡(Heidelberg)。
海德堡是德國巴登-符騰堡(Baden-Württemberg)州的一座名城,其曆史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時期。公元前1世紀,羅馬人在萊茵河流域建立了若幹防禦工事,海德堡及附近區域成為了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它地理位置優越,靠近萊茵河和內卡河(Neckar)的交匯處,是連接南德意誌與西歐、北歐的交通要道,中世紀時,它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繁榮的商貿重鎮。現如今的海德堡,憑借其豐富的曆史遺產和獨特的自然景觀,成為了德國乃至全歐洲一個重要的曆史文化中心。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海德堡,但總覺得這個名字熟悉,好像在哪裏頻繁聽/見過。蔣先生說,家附近那間我很喜歡的德國豬蹄店,就以海德堡命名。
這麽說,海德堡的豬蹄很有名咯?
我在穀歌上搜索“海德堡豬蹄”,跳出來的第一名是Vennet Ale,4.5K人評分4.6,相當驚人。所以,來到海德堡,第一件事就是尋訪這家餐廳。
著名的烤豬蹄,在家鄉海德堡的菜單上,叫Pork Hock。來到真正的海德堡,叫knuckle of pork。端上來時,油亮油亮閃耀著讓人感動的光澤。
裏麵的肉細嫩入味,超讚。感覺海德堡豬蹄名不虛傳。
美中不足的是,不知我這隻是不是沒烤好,本該酥脆的外皮很chewy,嚼著費勁。就外皮來講,家鄉的pork hock細膩軟糯,似乎比正宗的海德堡豬蹄更對我胃口。
德式配菜土豆泥餃子(Potato Dumpling)非常出色。一隻棒球大小的圓球,像是土豆泥混雜了米粉,口感香濃Q彈。蔣小詩一邊吃,一邊說:奇怪,我本來不愛吃土豆泥的呀,怎麽現在又愛吃了呢?
我啃豬蹄太投入,忘了給土豆餃子照相,借用網絡圖片。
德國啤酒很有名,灌裝方式也特別:從一旁的兩隻黃銅酒缸裏,直接用銅管連接到吧台出酒。看著都爽。
從餐廳出來,沒走幾步,就能看到前方哲學山(Philosophenweg)上屹立著海德堡最著名的景點:海德堡城堡(Heidelberger Schloss)。
城堡有著它輝煌的過去。它始建於13世紀。最初作為巴登地區的王宮,是海德堡王朝的宮廷所在地。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堡經曆了多次擴建與修繕,逐漸發展成為一座宏偉的宮殿群。它不僅是海德堡的象征,也是歐洲文藝複興時期最重要的建築之一,其建築風格融合了哥特式、文藝複興式和巴洛克式元素,有獨特的美學價值。
現如今我們看到的城堡,是一片廢墟。
原因多多。1649年,法國軍隊在路易十四的指揮下,對城堡進行了大規模的摧毀。城堡許多部分變成了廢墟,此後雖然經過多次修複,再未恢複昔日的輝煌。此外,由於城堡的高度和地理位置,雷擊在這個地區頻繁發生。有史記載的年份,城堡就經曆過三次雷擊:1764年、1804年和1813年,中間那次還引發了火災。三次雷擊分別對城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壞,加速了城堡的廢棄進程。
不過,就像斷臂維納斯,殘缺有殘缺的美。18世紀末,德國興起浪漫主義文化運動,城堡成為了浪漫主義詩人和畫家的靈感源泉。現如今,它的殘垣斷壁與迷人的風景,依然吸引著我這般哪怕嚴重缺乏藝術細胞的遊人。
站在廢墟之前,我想起了杜拉斯的名言:比起你年輕時的容顏,我更愛你現在飽經滄桑的臉。
城堡有著觀賞海德堡城的王者般的地理位置。站在城堡邊緣,眼前的城市像掛毯一般鋪展開去。紅磚牆,灰屋頂,內卡河蜿蜒其間,靜靜流淌。空氣中有種令人感動的寧靜,仿佛這座城市屏住呼吸,隻為向遠道而來的我們,呈現這一刻短暫而又永恒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