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所謂“芯片大躍進”純屬無稽之談

(2022-10-10 04:47:01) 下一個

 最近老有人渲染中共搞芯片大躍進,並且造謠中國已經在芯片產業上花了上萬億了,並且大部分都爛尾了,感覺過於誇大事實,甚至懷疑這些人缺乏起碼的常識。筆者不知道這些說法的依據是什麽,但是隨便到網上查一查馬上就能知道一些真實數據。比如從2010年到現在全世界半導體投資數據網上都有,同樣這期間全世界芯片製造設備的銷售情況,都由那些企業買走了等等。從這些數據中就能知道中國在芯片產業上的投資金額了。具體情況就是中國隻有中芯國際能上榜,而且這10幾年的投資總額也就是台積電和三星的零頭。 

  而且目前中芯國際大概總共隻有5條產線,都加一塊也不值2000億人民幣,其他小廠就更別提了。因此所謂的大躍進,萬億投資之說都是基於虛假信息製造的謠言。為啥能肯定是謠言那,因為當年大躍進那是大煉鋼鐵,找點柴火,架個爐子,再把廢鐵甚至炒菜鍋都扔進去就能煉了鋼了,產量就大躍進了。

  但芯片這個行業太複雜,不僅連爐子都買不到,自己也做不出來,而且連原料,柴火都沒有。甚至會煉芯片的人也招不到。所以說這個行業即使你有錢,大部分人連門檻都邁不進去,還提什麽大躍進啊,就更別提所謂的爛尾了,因為連頭都沒有,哪來的尾?。就像自己明明沒錢,卻吹牛說要買輛勞斯萊斯,最終不可能買來這能說是爛尾嗎?頂多算是吹牛而已。

  那麽為啥說是吹牛那,因為假設真的有大量企業進入芯片行業,估計大部分都是嘴炮芯片企業。那怕隻是搞芯片設計,或者搞簡單的設備製造,或者生產原材料也不可信。而關鍵的芯片製造設備技術含量非常高,而且必須和類似中芯國際這種流片企業合作開發,一般新參入的企業要想得到中芯國際等流片企業的認可那也是很難的。

  而這麽多年國內真正中途下馬的也就武漢弘芯一家,而武漢弘芯並不算爛尾,因為下馬的原因是美國製裁以後,不能保證順利采購到所需要的設備,沒辦法才下馬的。如果早5年起步的話估計現在就成了,而且應該樂死了。除了武漢弘芯以外,真正開始采購了部分設備又被迫下馬的估計不會超過2-3家。其他應該都是嘴炮公司,所以談不上大躍進,因為至少大躍進的時候各地真的架起爐子煉鐵了,而嘴炮公司連煉芯片的爐子都買不到。 

  這背後就是全世界的芯片設備供應商也沒幾家,產量有限,三星,台積電下單以後都要排隊。那麽新參入的企業想拿到設備等的時間就更長了。因此即使有錢的大款想參入這個行業,湊齊設備也是很難的。

  而且即使低端的8寸晶圓生產設備更是一機難求,因為設備產商都在趕製12寸晶園的設備,8寸的來不及生產,所以這幾年二手8寸晶圓生產設備比新設備價格翻倍都拿不到貨。如果是2020年以前參入進來並采購了設備的公司,現在應該都賺了,即使幹不下去了賣設備也翻倍了。估計有最多也就是幾家,因為即使二手設備全世界也沒幾台。

  當然了如果你一定要說像格力一樣找人設計個空調芯片,再委托中芯國際生產,那格力也算是參入芯片產業了,參加大躍進了,那筆者也無話可說。但是那不是真正的芯片企業,也算不上參加芯片大躍進。

  不僅是格力,無人機企業大疆除了使用進口的通用芯片以外,也有自己設計的芯片,你能說大疆也參入芯片產業了嗎。而且退一萬步說,即使這種委托別人設計,再委托台積電或者中芯國際生產也算參入芯片產業了,那麽除了華為有特殊原因以外,應該都能順利完成,應該不存在爛尾之說。

  總之,2017年前後確實有不少企業試圖進入這個行業,所以到處找設備,據說二手8寸晶圓生產設備都被中國企業買走了,不過全世界也沒幾台,新設備基本上沒貨,因為有的外國設備生產企業看不到實際需求不生產了。而買到二手設備的企業要想達到穩產也需要3-5年,所以有專家稱低端芯片中國企業的市場份額的增加估計要等到2025年以後才會顯象。

  以前有人說過“隻要用錢能辦到的事兒,哪都不是事兒”,而芯片製造就是有錢也很難辦到的事兒,中國人基本上都知道,誰也不傻。因此所謂的上萬家企業參入芯片行業,和“芯片大躍進,沒上馬就爛尾”,以及萬億投資打了水漂等等都是謠言。 因為有些人就是喜歡啥事都拿大躍進來貶低嘲笑中國人的愚蠢,可是自己對芯片行業根本就不了解,可以說製造這種不可能發生的謠言,其結果不僅沒有能夠貶低中國人,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無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