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客

憂國更憂民,不吐不快。雖無力補天,不妨針砭時弊,也是公民義務之一。
個人資料
正文

人不風流枉少年--《奧地利、德國、東歐十二國自駕遊記》(6)

(2021-11-01 15:19:33) 下一個

 

人不風流枉少年--《奧地利、德國、東歐十二國自駕遊記》(6)

喜歡大海的人們,離開時,難免有點戀戀不舍。黑海,美麗的黑海,我們要到另一個國度去了!

那裏人們不富裕,男人、女人快樂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白沙海灘是大自然的恩賜。感恩嗎?

臨走去海邊小餐館先填飽了再說。烹調技術和法國有點差距,但給的量不少,不像上海有的坑人西餐廳,門麵豪華,點完上菜一看,就那麽好看的幾小塊,不夠年青人消耗的。令我們驚奇的是,本來想試一試保加利亞風味,看不懂俄文牌子,結果進的是外國人開的餐廳:吃完到庭園逛逛,看到立著許多東南亞風的大型石刻佛像。

佛像

再到海邊集市瞧瞧,賣東西的人不知到哪去了,東西擺在地上,也不怕沒了。中國集市能這樣,孔夫子也不白白給打翻在地,再踏上一隻腳了。

海邊小攤,自己給錢?

不比拚穿名牌,不影響保加利亞男童快樂玩耍。

本來一直要開4個小時不停地趕路,才能及時投宿羅馬尼亞首都訂好的旅館。可是到邊境不遠,路上有一個難得一見的地方,花幾個歐元買票也得參觀一下。這是一些世外高人隱居在懸崖上渡過了一生的石穴。天然風景、空氣也很不錯。

懸崖洞府

 

遠遠望去,一片天然石壁和山林融為一體。居然有石洞可居?

岩洞教堂就在這個石頭山裏

多年手工開鑿何等不易。

伊凡諾沃岩洞教堂絕對是信仰締造的奇跡。它位於保加利亞東北部洛姆河流域的伊凡諾沃村一帶。早在12世紀,就有隱居修士開始在山岩間挖掘洞穴並建造教堂,洞之間挖通或搭一些木頭連接。百年教堂中的壁畫保存至今。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石窟教堂壁畫

匆匆離開這個景點,馬上駕車穿越國境。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雖早已加入歐盟,而且2019年宣布將加入申根區。可現時要想穿越羅保國境,還是必須經曆相當耗時的過關等候。來往排隊的車輛仍然極多,好在持美國護照的另有一行,較短較快。

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的首都。以前的印象很模糊:隻知道獨裁的毛和獨裁、腐敗的齊奧塞斯庫友好得很。偶爾在網上找到一張老報紙,有胖胖的華國鋒(左)訪問羅馬尼亞時和也吃得很胖的齊奧塞斯庫(右)跳舞。這種的確發人深省、可以載入史冊的照片,請大家欣賞。

可惜的是,中國人民的‘英明領袖’華國鋒出國沒樂個夠,回去就被綿裏藏針的鄧總設計師趕下了台。沒過太久,貪汙腐化的羅共的‘偉大領袖’齊奧塞斯庫,居然被忍無可忍的羅馬尼亞人民推翻,就地槍斃。回到‘新時代’的現在,華為的大樓和大廣告在布加勒斯特街頭很醒目。羅馬尼亞的工業化卻還未見真章。

布加勒斯特街頭

莫談國事,言歸正傳。布加勒斯特有很多值得看的地方,可是博物館停車特別困難,警察如毛開罰單。停車場要本地鈔票,給美元不行。我們剛入境住下,早上出門又早,10點銀行才開門。轉了一大圈沒轍,還好收停車費的女經理人很和善,免了。

可照的都照。

布加勒斯特大學圖書館

布加勒斯特市中心的羅馬尼亞雅典娜音樂廳

下一張照片:克雷祖列斯庫教堂,是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市中心的東正教教堂。相當特別的布倫科維內斯克風格,它位於革命廣場的一個角落,在前皇宮旁邊。由約達奇·克雷祖列斯庫男爵和他的妻子薩夫塔(君士坦丁·布呂科韋亞努王子的女兒)建於1720-1722年。1935-1936年完成修復工作(建築師奧特凡·巴萊),外牆由紅磚砌成。門廊上的壁畫還是原來的,內部壁畫則由格奧爾赫·塔塔雷斯庫於1859-1860年繪製。教堂在1940年11月的地震中受損,於1942年/1943年修復。在共產主義政權的早期,克雷祖列斯庫教堂被計劃拆除,但由於亨利埃特·德拉夫朗薩-吉博裏等建築師的努力而得救。1977年布加勒斯特地震和1989年推翻共黨的革命後進行了更多的翻修。教堂的一側現在矗立著科內柳·科波蘇的紀念半身像。

 

 

克雷祖列斯庫教堂(羅馬尼亞語:Biserica Kretzulescu)

科波蘇是一位基督教民主和自由保守的羅馬尼亞政治家,基督教民主民族農民黨、羅馬尼亞民主大會的創始人和召集人。共在17個臭名昭著的拘留所和與共產主義政權有關的勞役設施中度過了17年的監禁。在1947年至1964年期間共產黨政權受害者總共有282 000人被捕,190 000人被拘留。 獲釋後,Coposu隻好在各種建築工地從事非熟練工人的工作。鑒於他作為前囚犯,他被拒絕在任何其他領域就業,並受到安全監視和定期審訊。 共產主義垮臺後,科波蘇成功地將各種組織組合到羅馬尼亞民主大會(CDR),1991年至1993年期間,他領導了該大會。他在1992年大選中當選為羅馬尼亞參議院議員。1995年,法國政府在布加勒斯特舉行的儀式上授予他「大法官」勳章。

 

Hand and The Broken Man 立在國會大廈前的‘支離破碎的人’雕像。寓意為何?

重生紀念碑紀念從羅共手中得解放。有人調侃說有點像碎玻璃戳了一個土豆。

革命廣場羅馬尼亞重生紀念碑下部雕像

所謂革命廣場,是為紀念1989年推翻齊奧塞斯庫殘暴政權而建。他在此廣場做過兩次演講:第一次:1968年反對蘇聯鎮壓布拉格之春,得到擁護。第二次:二十一年後,1989年十二月,在他的黨把國家搞得民窮財盡、工人失業、落後、獨裁、貪汙之後,繼續大搞對他的個人崇拜,在演說中吹噓可笑的‘社會主義優越性’,把工人、學生示威者打成反革命,並下令開槍鎮壓。結果適得其反,激發民眾起來推翻他的統治。他急忙帶老婆溜上直升飛機逃跑。軍隊也終於看清了他的醜惡嘴臉,選擇站在百姓一邊。獨夫民賊齊某與其老婆被追捕後就地槍斃。變成一位‘偉大、光榮、正確’的‘總加速師’。

 

1878年宣布羅馬尼亞獨立的卡羅爾一世國王在革命廣場上的銅像

卡羅爾(Carol)原是一名德國王子,普魯士炮兵軍官,在法國拿破侖三世推薦下,在1866年成為羅馬尼亞公國新統治者。他思想比較開放,促進了一些國家基礎建設。1877年俄土戰爭中,他聯合俄方對付奧斯曼帝國,打贏了兩場戰役。1878年奧斯曼帝國戰敗,簽柏林條約肯定羅馬尼獨立。1881年卡羅爾正式登基為羅馬尼亞國王。1914年去世,在位33年,共統治羅馬尼亞48年,是在位最久的一位君主。這可能是他騎馬的英姿屹立在首都中心廣場上的原因。

順便說一下,卡羅爾一世登基時需要一頂王冠,就把他從土耳其人繳獲的一門大炮的一部熔化澆鑄成他的王冠,剩下的那份送到博物館。那份粗豪戰士的風骨,可圈可點。

風景如畫的夏宮

下一站是著名的Summer Palace。英文名與我國著名的頤和園相同。不過不是那位弄權誤國的慈禧太後消暑的去處。它曾是卡羅爾一世國王的夏宮,被名為派勒斯城堡。是世界最美的城堡之一。夏宮位於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以北約130公裏的南喀爾巴阡山小城錫納亞 。1866年,當時的 羅馬尼亞 聯合王國國務會議作出決定,請德國王子卡羅爾出任 羅馬尼亞公國的王。1872年卡羅爾國王請德國建築師設計,1973年建造派勒斯王宮。1883年完成首期工程,1914年才全部竣工。卡羅爾一世卻死於1914年。派勒斯王宮是一座哥特式建築,宮殿內部富麗堂皇,陳設幽雅,有兵器廳、議事廳、辦公室、音樂廳、宴會廳、小劇場、臥室、起居室等共160間。說是一座新文藝複興風格的城堡,就其功能來看,應是一個夏日行宮,不是戰爭用的城堡。

可能為了保護景區環境,規定遊客泊車的地方離宮殿很遠,足有兩三千米上坡路要步行。路曲曲彎彎,沒有路標。走了老半天還未見到什麽好去處。正在氣喘籲籲,失去耐心時,山路上下來一個上海老人,看樣子也很疲累,問還有多遠,說:‘不遠,還有一半路’。我們不禁啞然失笑。又問值不值得看?老先生連忙說:‘值得,值得’。於是鼓起餘勇,向山上挺進,直到看到一幢美麗如童話中的宮殿就在前麵。Peles Castle,也就相當於羅馬尼亞國王的‘頤和園’、‘圓明園’,夏天到了這裏,隻有清涼,隻有美景和宮殿、庭園深深。太令人流連忘返了。

宮內庭院,勇士擒龍?

Peles Castle裏麵大理石雕像比比皆是。可惜有點被歲月腐蝕了。

宮內這尊大炮,是否就是一部分鑄成卡羅爾一世王冠的那一尊?

從夏宮走4 分鍾就到另一個漂亮的城堡,Castelul Castle,是國王贈與其繼承人的住所。由瑪麗亞王後主持室內設計。請看上麵的照片。因為奢侈,又被稱為‘金巢’。

惜別這使遊子模擬享受帝王生活,如沐春風、如癡如醉的地方,我們要開三小時公路,去滑雪勝地布拉索夫。時令不宜滑雪,於是去南邊25 公裏處的布朗城堡。

Bran castle布朗城堡又稱吸血鬼城堡。

弗拉德三世的原名為弗拉德·泰普斯·德庫拉(Vlad Tepes Dracula),小說描寫的他以殘忍聞名。常將尖長的木棍從戰俘肛門插入,穿過整個軀體再從嘴巴出來,木棍連同戰俘被高高豎起,折磨致死。他曾用這種酷刑一次性處死了上千名土耳其降卒,由此得名“采佩什”(羅語意為“穿刺”),又據說他有見血發狂的病症。其暴虐行徑如此聳人聽聞,德庫拉已成為吸血鬼的代名詞了。還原曆史,它是瓦拉幾亞公國大公,他出生的時代,東歐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國幾乎全被奧斯曼帝國吞並。采佩什帶兵打仗勇猛無敵,敢於與土耳其人對抗、是守衛了羅馬尼亞的英雄。他在瓦拉幾亞以嚴厲執法而著稱;其實釘在尖樁上的刑罰在當時的基督教及伊斯蘭教國家並非少見。他得到這個“雅號”,可能與與他不和的匈牙利人的故意宣傳有關。事實上,他從未擁有過這個城堡,這段故事純屬小說家虛構。

 

 

Rasnov山頂上的城堡有纜車道上下,方便參觀。

為抵禦韃靼人而建,拉斯諾夫堡壘是特蘭西瓦尼亞最大和最吸引遊人的中世紀古跡之一,是在奧斯曼帝國和塔塔爾襲擊時用來避難的防禦性建築。內有9座塔樓、2座堡壘和1座吊橋。這座堡壘被北麵、南麵和西麵500英尺的城牆包圍,易守難攻。但內部缺水,1612年入侵者設法找到為堡壘內的人供水的秘密路線時,不得不投降。後來不得已花17年打了一個470呎深的井。

The Holy Trinity Church, Sighisoara美輪美奐的聖三一教堂,位於在西吉奧拉

The Holy Trinity Church, 是按照新拜占庭風格設計的。 建於1934-37年。建築師杜米特魯·彼得雷斯庫·戈佩,由畫家阿納斯塔西·德米安作室內繪畫。白色的主調顯得整個建築明亮而幹淨。

錫比烏的聖三一東正教大教堂。 在Sybiu,羅馬尼亞

1902-1904依拜占庭大教堂的風格建造,靈感則來自聖索非亞大教堂,兩個尖頂塔樓受特蘭西瓦尼亞地區教堂建築和巴洛克元素的影響。外牆為紅黃磚。寬敞的中殿與較小的球形屋頂和四座塔樓接壤:兩座較小的八角形塔樓,以及靠近入口處的兩座較大的塔樓,其方形底座在鐘區變為八角形。塔的末端形狀像雙燈泡,中間有一個天窗。主入口通過一個帶有三個半圓形門的門廊。在這後麵和主塔之間是一個寬敞的半圓形前廳,有一個類似形狀的彩色玻璃窗,而外麵裝飾著圓形馬賽克,顯示耶穌和四位福音傳教士。大教堂經歷了多次修復和改進:牆壁裝飾有 Iosif Keber 和 Anastasie Demian 的新拜占庭繪畫,並添加了禮器、法衣、書籍和音響係統。每天都會舉行神聖禮儀和晚禱,並提供其他宗教服務。我們到的那天下著雨,還是有很多信徒參加禮拜儀式。

聖三一大教堂入口

 

教堂內每日都有禮拜儀式。信眾非常虔誠。

 

教堂以其壁畫聞名

劃船運動是羅馬尼亞人的最愛?

多瑙河上

美麗的多瑙河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三國共享的母親河。

多瑙河畔著名景點:Cazanele Mici 石刻,把整個山那麽雕刻的巨製,難得親眼看到。

(6)完 請看(7)有更美風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