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客

憂國更憂民,不吐不快。雖無力補天,不妨針砭時弊,也是公民義務之一。
個人資料
正文

登泰山-看俞大維、李鵬的勒石

(2021-11-20 07:57:28) 下一個

《登泰山-看俞大維、李鵬的勒石》

一個外國出生的小子,‘有眼不識泰山’,能與大人物有什麽交集?不信?還真有一點點。

那年突發奇想:杜甫詩雲:‘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長這麽大,沒登過泰山,算什麽‘縱橫客’?打定主意:天下名山覓遍登。越洋飛機於是盤旋,降在沿海機場,轉火車到達山腳的泰安站。

登山說起來容易,獨行徒步上石階7000 餘,對體力是個考驗。雖自小幾度受過運動員嚴格訓練,爬到最後幾級也是雙腿麻木,硬挺著登了頂。從南天門還要再上一層,好在不那麽陡了。隻有青天在上,景色空闊;環顧四野,齊魯皆在眼底,蕩胸生層雲,如畫般大小山巒起伏,再無此山高。登過此天下第一山的人,自有抒發不盡的豪情壯誌吧?

回味經過的岩石上,有很多豐潤渾厚,氣勢壯觀、宏闊的大字石刻,多乃頌泰山之雄偉:如“登泰觀海”、“天日蒼茫”、“呼吸宇宙”、“置身霄漢”、“青碧丹崖”、“泰山喬嶽”、“俯仰乾坤”、“天柱東維”、“與國同安”、“可摘星辰”等,其中不少是各代帝王的題刻。不知何故,毛沒登過泰山,也沒勒石。有兩句話也是拍馬小人刻的,未經本人授權,是贗品。

字數多的文人雅士題字,林林總總的不少,風雅有韻味。也有興之所至, 大片‘題詞’之現代名人。字寫得最差的當屬曾位居總理的李鵬先生。無論誰來評說,也根本超不過普通中學水準。內容不過是黨八股的陳詞濫調,非要勒石,永遠獻醜。字寫得好的是俞大維先生,紮實的古今中外文化修養,溢於言表。俞先生和我隔了幾代人,不太了解,隻知道是兩岸學界公認的前輩高人。一位朋友給我補課,來了一個email ,才慚愧自己孤陋寡聞。今願與諸君分享:

1958年8月23日下午6時30分,中共用沿海各據點340門蘇製大口徑火炮,突然瘋狂轟擊金門,24小時落彈5萬7400發。金防部陸海空三位副司令官抗日名將吉星文、趙家驤和張傑被炸死,時在金門巡視的國防部長俞大維,也被炮彈炸傷頭部。據說,共軍有情報知道俞大維當天在金門,故第一波炮擊即集中金防司令部,意欲殺俞大維而後快也。

星移鬥轉,換一個場景,四十一年後的北京,1999年9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召開大會,表彰研製「兩彈一星」有貢獻的元勳23人,由‘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代表致答詞,他開宗明義說:

“今天受獎者大都是七十歲以上的第一代科學家,在座者有第二代梯隊及第三代梯隊,我們第一代梯隊對國防科技發展的成就交出了一張成績單,算是對國家的期望有了一點交代。在此我要特別告訴大家,有三位先賢前輩是我們這一代人永遠感恩與懷念的,由於他們三位的遠大眼光,以及培育人才的寬宏胸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才有今日的開花結果。”

是哪三個人呢?錢學森說:

“第一位就是俞大維先生。例如在場的受獎人任新民、屠守鍔、姚相斌、孫家棟、黃緯祿、徐蘭如、沈正功及謝光選,都是在俞大維的兵工廠及研究機構工作或出資送出國留學,培養出來的人才。”

聽到這裏,在座的‘黨和國家領導人’ 報以熱烈掌聲。可能這位科學家尊重曆史、實事求是的嚴謹態度,一時也影響了政治人物。

錢學森表示感恩和懷念的三位前輩,都是著名科學家,他們是:俞大維、吳大猷和翁文灝。吳大猷曾任中研院院長。年輕的人可能不太知道翁文灝,他是有名的地質學家,後從政擔任過行政院長。1949年大陸巨變,他到法國避難,1951年回大陸,1971年辭世。

錢學森提到三位先賢,但是他特別強調俞大維博士:

他曾就讀美國哈佛大學數理邏輯博士,德國柏林大學聽過愛恩斯坦講相對論。回國救亡,以學者身分受邀從政,於1933年初擔任國民黨時代軍政部兵工署署長,主管全國軍火武器之研發與生產製造。俞先生上任後,中日大戰一觸即發,不可避免,立即從德國、瑞典及捷克等國購買先進武器,彈藥、槍炮材料,引進有關科技,大力整頓金陵、漢陽,鞏縣及上海等各大兵工廠之生產方法,革除陋習,並有獨到的創見與建樹。

錢學森有中國航天之父的美譽,他推崇俞大維說:

“俞大維深知工業的發展,要在科技研究方向紮根,所以在抗戰軍興之前,即成立許多研究發展機構,如理化、應用化學、彈道、精密工具和光學等研究所,並高薪聘請德國彈道學權威克朗茲(Cranz)博士來華教導協助,同時在國內延攬理化方麵專才隨克朗茲工作,培育了許多兵器與彈道方麵的人才。1937年中日大戰爆發,俞大維奉命將全國二十多個兵工廠遷移到大後方,抗戰八年期間,國軍作戰所需輕兵器和彈藥不曾短缺;而兵工廠也培育了大批兵器與彈道專才。”

錢學森接著說:“在我國導彈研發領域中,我錢學森不過是理論上及精神上領導者,而在硬件設計、工藝、實際生產製造等方麵都是任新民、徐蘭如及謝光選這一批出身兵工廠的人,領導一群技術工人的集體成果。”

錢學森最後感性地說:“俞大維主持兵工廠業務長達十四年,有‘兵工之父’的美譽。他是中國近代國防科技發展史上第一位大力開拓、耕耘、播種,灌溉、施肥的始祖和園丁,我們不能忘記他。”

盡管俞大維博士對中華民族和海峽兩岸都有巨大貢獻,但在台獨去中國化和‘教改’的操弄下,一般人尤其年輕人對他可能很陌生了。

俞大維的家世和求學過程都有點與眾不同。他祖籍浙江紹興,1897年生於湖南長沙。祖父俞文葆清代舉人;父親俞明頤曾任道台。母親曾廣珊,是曾國藩的孫女。妹妹俞大彩,是台灣大學前校長傅斯年的妻子。一代大儒陳寅恪的母親是俞大維的姑母,陳寅恪的妹妹是俞大維的夫人,陳寅恪的父親陳三立、祖父陳寶箴與俞大維的父輩、祖輩都相交很深。

俞大維童年在上海,即學會多種外國語言,並深得數學和化學之詣趣。自聖約翰大學畢業後,1918年負笈美國哈佛大學,主修數理邏輯,三年12門課,統統拿A。拿到哈佛博士,又前往德國柏林大學留學,繼續攻讀德國哲學及數學及軍工,聽過愛因斯坦講授相對論。

從哈佛到柏林,前後七年,俞大維都與他表哥陳寅恪同窗共處。他們是兩代姻親,三代世交,七年同學。傅斯年曾說,俞大維和陳寅恪,是中國最有希望的兩個讀書種子。

俞大維在政府官員中雖以博學著稱,但是他最為大家讚譽的,還是他的清廉。美國兩位在華記者芭芭拉?塔克曼在她的著作《史迪威傳》以及懷特在《霹靂中國》中,都多次批評國民政府官員貪汙腐敗,卻極力推崇俞大維清正廉潔。

1956年9月28日,美軍太平洋區總司令兼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史敦普(左)上將夫婦,結束五天訪華活動,乘專機離台飛往衝繩,國防部長俞大維(右二)、海軍總司令梁序昭(左二)等人至機場送機。(圖╱本報資料照片)1956年9月28日,美軍太平洋區總司令兼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史敦普(左)上將夫婦,結束五天訪華活動,乘專機離台飛往衝繩,國防部長俞大維(右二)、海軍總司令梁序昭(左二)等人至機場送機。(圖╱本報資料照片)

俞大維在德國後期轉為研修軍事準備抗日,曾參與國民政府購買德國軍械,被政府任命為駐德國商務調查部主任,後來多次督導采購外國軍需物資。按照國際慣例,收取工廠傭金是天經地義的事,至於暗箱操作,就更難防範。但俞大維自始至終,一身清白。為了防止弊端,凡是大規模的訂貨,俞大維都親自參與。1930年他奉命采購歐洲有名的博福斯(Bofors)生產的75型山炮,他親自到工廠所在地瑞典去洽談。當時政府每年都向該廠購買12門這種山炮,廠方也照例為他準備了12門,並告訴他將有一筆不菲的回扣。當他知道這筆回扣正好可購買3台同樣規格的山炮,立即說:希望你們趕工,15門山炮一齊交貨。

中國研發原子彈,並非始自中共,國民政府早有計劃:1945年11月,軍政部部長陳誠、次長兼兵工署長俞大維,邀請吳大猷(物理)、曾昭掄(化學)與華羅庚(數學)商談研製原子彈。

專家意見是我國毫無基礎,要先由培育人才著手。陳、俞采納此議,聘吳大猷、曾昭掄及華羅庚三人率領王瑞駪、唐敖慶(化學)、孫本旺(數學)及李政道、朱光亞(物理)於1946年赴美研習。俞大維還以兵工署的名義向國外派了不少研修生,後來,這些人才為「新中國」國防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抗日雖然勝利,內戰反而更慘烈。1949年形勢驟變,俞大維隨政府到台灣。1950年3月,蔣介石任命俞大維為國防部長,他因耳病未就職,改任駐美采購主管。1954年,蔣再度任命他為國防部長。俞大維既不是黃埔出身、也不是國民黨員,當然談不上是蔣介石的親信、嫡係。但是蔣堅持要他擔任國防部長這樣的要職,充分顯示對他的認識和信任。

俞大維最忌將時間耗費在開會與應酬上,上任第一天,講了五分鍾的話,就搭乘軍艦到金門、馬祖、大陳巡視。他在職期間去大陳、馬祖、金門各島130次以上,平均每兩周去一次,人稱國防部長的辦公室在金門。他的信條是:

我不能去的地方,怎能派我部下去呢?

俞大維擔任國防部長,堅持任人唯賢;他說:我用人就不問是否出身黃埔或行伍,隻要忠誠能幹又肯幹者,我皆喜歡。

在曆史上,君臣之間肝膽相照、推心置腹如唐太宗與魏征那樣的典型,極為少見。進入民國時期,蔣介石與手下的文臣武將貌合神離甚至明爭暗鬥者也不在少數。但是,蔣與俞大維的關係卻是個例外。

俞大維自幼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精讀古籍,博覽群書,更重要的是他以效法聖賢為人生目標。他曾向母親詢問曾國藩的做人處世的準則,老夫人說:

文正公一生嚴明治軍,謹慎治事,勤儉治家,恪守民族傳統美德,不近人情的事不做。

於是,‘不近人情的事不做’這一條,成為俞大維生平恪守不渝的處事原則,他在《九十隨語》中說:

自幼及長,影響我最深的,是母親經常對我轉述曾文正公的一句話——不近人情的事他不做。我也是如此,不近人情的事,我不做。母親是曾文正公的孫女,這句話由母親說來倍覺平易深遠,我因而終身奉行不輟。

俞大維與蔣介石並無淵源,國難期間他毅然從德國回來為國家效力,從兵工署長、交通部長做到國防部長,在常人眼裏,多半會認為他與蔣介石必然過從甚密,但據俞大維自己說,他與蔣見麵機會不少,但談話次數極少。

俞大維感到蔣介石信任、厚待自己,又沒有在他身邊安排親信監視他,或對他有所掣肘,自己沒有後顧之憂,在國外所學的專長有了充分施展的機會,基於這些,俞大維深深感念蔣介石的知遇之恩。

抗戰勝利之後。當時兵工署尚未回遷,俞大維正在重慶侍奉母病,聯軍要求蔣介石速派深曉軍械的俞大維到上海,接收日軍一座重要軍械庫。這事使事母至孝的俞大維陷入兩難,他寫了一份‘陳情表’給蔣介石,稱自己‘報國之日長,報母之日短’,請求另派他人。

蔣介石不但沒有怪他‘抗命’,反而派專機並配備了醫護人員將俞大維母子接到上海。此舉不僅使俞大維能夠到上海履行公務,而且使俞母的病得到及時和最好的醫治,使俞大維得以忠孝兩全。這件事更使俞大維對於蔣感懷,在國府撤離大陸時,毫不猶豫地隨蔣同行。臨走時,周恩來曾通過俞大維的近親極力挽留他,俞大維表示,對於國民政府前途的艱險他很清楚,但若不報蔣先生的知遇之恩,便是‘不近人情之事’,而不近人情之事他是發誓終生不做的。

俞大維效古之君子,報知遇之恩,主要是通過恪盡職守、做好工作來體現,並不是掛在嘴上,或者是時時跟隨左右,奉迎唯諾。俞大維晚年曾對人透露:

總統府和國防部同在「介壽館」。他的辦公室與蔣的辦公室有一道暗門相通,可以隨時見麵,但是他們兩人誰也沒有用過那扇門,可見他們是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

蔣介石去世後,每逢忌日或冥辰,俞大維必去慈湖陵園叩首謁陵,風雨無阻。晚年的俞大維行走不便,以輪椅代步,依然每年兩次謁陵,泣下不能自已,常常感動在場的謁陵群眾。

1977年,俞大維身體大不如前,於1月20日立下遺囑:

餘追隨故總統蔣公四十七年,曾任兵工署長、交通部長、國防部長。賴蔣公專純信任,得達成艱巨任務,知遇之感,永誌難忘。

餘去世以後,遺體火化,不舉行任何吊祭或紀念儀式,亦不得收受親友賻贈,骨灰由長子揚和駕機撒於金門海麵,先飛過故總統蔣公之陵寢及故副總統陳公之墓園,以致餘最後之敬禮。

立了遺囑十六年之後,俞大維於1993年初皈依佛門,法號‘淨維’,當年7月8日辭世,享壽96歲。遺囑將藏書分為兩類,軍事科學書籍捐贈三軍大學,文史哲及自然科學計7000餘冊,捐贈台灣大學。

晚年的俞大維對兩岸關係十分關注。他曾對人表示,希望兩岸和平,不要再起幹戈。他說:

凡是打過仗的人都不願意看到戰火重燃,因為戰爭隻能帶來災難,對誰都沒有好處。

對於俞大維這番話,不知今天兩岸還有多少人聽得進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簡翎 回複 悄悄話 節日快樂。
縱橫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alidali' 的評論 : 是的! 黃敬、俞正聲、俞強聲。。。。。。不勝枚舉。
當年王謝堂前燕,海峽兩岸都造窩。據說2017年一尊特批正聲常委提案,在四川建了俞大維紀念館,把俞沒灑完的骨灰安葬在那裏。金門則早就建有俞先生紀念館,展出其遺物,也算是衣冠塚吧。
也謅兩句詩作結: 儒家百代出君子,愧煞今時多少人?
縱橫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黎川' 的評論 : 是錢博士出席講話還是因病書麵發言不是太重要吧?兩彈一星的元勳的大腕們大多數得自俞大維推送留美、獎掖其成材,是現代人不一定知道的客觀事實,這就足以啟發諸君明瞭很多被扭曲的、被掩蓋的曆史。不要去歸功不懂鋼和鐵的區別,既重商更愛寬衣的沐猴而冠者。
此文苦心孤詣提示讀者們去對比俞的清廉與郭伯雄、徐才厚的貪婪嘴臉。對比俞的博學敬業、學識人品之貴重,和地位更高、屠殺手無寸鐵的學生不手軟的李某人之淺薄自大、胸無點墨、其家族貪腐至今尚未被清算。
Dalidali 回複 悄悄話 “俞”家!
俞家家大,業大,枝大葉大,盤根錯節,大的很呢! 是中國近代兩岸三地第一家! 是唯一一家既有後代在共產黨裏做大官,又有後代在國民黨裏做大官!
想必博主已經知道了!比如毛的太太曾是俞啟威的同居女友並介紹她加入共產黨!:)
我在北大見過啟字輩的一位!小有交集!感慨!
黎川 回複 悄悄話 有關錢學森評論俞大維的講話,網上多次看到,可惜看起來是臆造的。兩彈一星授獎儀式,錢學森患病臥床在家,根本沒有出席。他的獎狀,榮譽證書,勳章都是會後由周光召等人送上門去的,因此不存在他在會上發表講話可能。
23個兩彈一星元勳中,的確有不少人直接或者間接地在抗戰期間在俞大維的兵工署屬下工作過,除了文章提及的任新民等人外,還有楊嘉樨,陳芳允,吳自良,王希季等。但是孫家棟不可能在俞大維手下幹過活 —— 俞任兵工署署長的時候,孫家棟還在中學上學呢。
梁牧 回複 悄悄話 俞大維在大陸有兩位胞妹,俞大姻和俞大縝。俞大姻考上庚子賠款設立的留學生。成績出眾,再用獲得的獎學金幫助姐姐大縝也留學英國。張道真寫的《實用英語語法》初版的審校者就是俞大姻,在她不幸逝世後此書再版時,張悄悄地把審校者抹去了。俞大姻生前是北大的英語教授,因得北大校長陸平的賞識而在文革初即遭到批鬥,因不堪被打和淩辱而自盡。俞大姻的夫君是曾昭倫,化學家,曾經的高教部部長,後被打成大右派。在妻子離世一年後,他也去天國與愛妻相會了。兩人同是曾國藩之後,表兄妹關係,近親通婚,故堅決不肯要孩子。
雪山草地 回複 悄悄話 感謝介紹俞大維的好文,學習了。
簡翎 回複 悄悄話 讚“ 會當淩絕頂 ,一覽眾山小 ”。登泰山,登出了一串兒美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