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論人生

數論是一門學科,也是我的人生。有人把酒論英雄,我用數字描天下。
正文

質子電子和磁子

(2022-10-31 10:20:44) 下一個

有人說,磁力就是生命,這話該如何理解?一個學生曾經問到:究竟什麽是磁場?磁鐵隨處可見,磁懸浮列車都運行多年了,那還不簡單?可仔細一想,問題並不簡當。我翻遍了教科書,沒有找到答案;搜遍了網絡,隻有一知半解。於是隻能與引力場、電場、磁場作類比,推出了神子的存在,這樣,世界的全貌就揭曉了。

首先,磁現像是吸鐵石對周圍鐵質物體的吸引。早在公元前800年,希臘Magnesia省的人們發現了一種石頭,四氧化三鐵(Fe3O4),可以吸引鐵釘鐵屑。1296年,Pierre de Maricourt把鐵針放在一塊球狀磁鐵附近各處,發現針的指向總是平行於球體的一條固定的直徑。這兩個固定端被稱為磁極。進一步的試驗表明,不論磁鐵的形狀如何,它總有兩極;即使切分成再小的塊,也總是兩極(Dipole)。而且,其中兩極相斥,而當一塊磁鐵反轉後的兩極便相吸。

1600年,William Gilbert試驗了各種材料,發現在常溫下,有三種元素具有永磁性(Permanent Magnetism):鐵(Fe)、鎳(Nickel)、鈷(Cobalt)。基於羅盤中的指南針總是指向固定的方向,他建議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現在,人們把一塊磁鐵與地球的地理北極相對應的一端稱為北極,另一端稱為南極。其實,地理北極是地球磁場的南極。天文觀察表明,地球磁極會發生周期性的翻轉;地球上的生靈便會經曆一次重新適應的過程。有研究表明,近100年來,地球的磁場正在逐漸減弱。地球磁場未來將如何演變,無疑關乎著人類的未來。因為磁場阻止了地球的大氣層被太陽風剝離,磁場也是生物形成的前提。

1819年,Hans Oersted發現,羅盤的指針在通電導線附近會發生偏轉,即電流會產生一種力場。緊接著,Andre-Marie Ampere發現電流之間也像磁鐵一樣吸引或排斥;他建議,形成磁鐵的基本磁偶(magnetic dipole)是充分小(分子級別)的電流環路。對於一個電流為I~的閉合電路C,如果它所圍的平麵區域麵積為A,則磁偶矩(Magnetic moment)M~定義為 AI,方向與平麵區域垂直,與r~及I~滿足右手螺旋法則。如果C是一個半徑為r的圓,取觀測位為圓心,r~是從圓心指向C上某處的位移向量,則有M~ = Pi r^2 I (n^), n^是單位法線向量,M~ = ½ Integral {r~ × J~ dL} 。對於多重線圈形成的環流,還要乘上匝數。對於三維空間裏的電流密度分布J~,M~ = ½ Integral {r~ × J~ dV} ,r是從觀測處到電量分布處的位移向量,dV為體積微元。

1820年,Jean Baptiste Biot和Felix Savart,確定了一根導線附近的磁場強度:B~ = K Integral {r~ × I~ dL/|r~|^3}, 此曲線積分沿著導線,K為比例係數,值為10^(-7); dL是曲線的長度微元,r~是從觀測點到曲線微元dL的位移向量,這裏用X~表示向量, × 表示矢量積。I~為電流強度,其數值為I = dq/dt,q為電量,t為時刻,方向為電荷的流動方向。

據此,我們把它拆分為關於點電荷的磁場公理:對於一個點電荷q,假設它的運動速度矢量為v~,那麽它所產生的磁場強度為B~ = K q(r~ × v~)/|r~|^3。這與Biot-Savart定律是一致的。

對於導線某個截麵P處的一組自由電子,各自帶電量為e,速度vi,它們在位置O處產生的磁場為dB~ = Ke Sigma {OP~ × (vi)~/|OP|^3} = Ke OP~ × N(vd)~/|OP|^3,其中,(vd)~為平均漂移速度,N為帶電粒子(即電子)總數。設導線內自由電子的體密度為miu(單位體積內的自由電子個數,是材料內那些離域電子(de-localized)),導線截麵積為A。在一段長度為dL的導線內的自由電子個數為N = miu*AdL;dB~ = Ke miu*AdL OP~ × (vd)~/|OP|^3 = Ke OP~ × I~dL/|OP|^3,因為I~ = emiu*A(vd)~。在此長度dL內,再取次級長度微元dx, 內部電量dq = emiu*Adx,從而I~ = emiu*Adx/dt = emA(vd)~。

B~也可以表為B~ = K d{Integral [ r~ × qdL~/|r~|^3]}/dt, dL~沿曲線的切線方向,q為曲線上某點處的運動電量。如果電量分布在一個曲麵上,可以引進電流密度的概念:J~ = I~/A = em(vd)~,即單位麵積上的電流強度, 它是一個矢量。B~可表示為一個曲麵積分:B~ = K {Integra [r~ × J~ dA/|r~|^3]}, 其中dA為麵積微元。對於分布在一個空間區域裏的電荷,J~為電流的體密度, B~則表為一個三重積分:B~ = K Integral{r~ × J~ dV/|r~|^3}。

由此可知,要增加磁場強度,可以縮短距離,或者增加電流密度。後者可以增加電子密度、或者平均漂移速度。任何能夠分離出自由電子的裝置,稱為發電機或者電源。分離的方式有:(1)通過化學反應;(2)光電效應;(3)電磁感應原理。要增加其漂移速度,可以用正電荷/陽離子的牽引,但因為電子的運動是隨機的,主要還是得把每個電子的運動速度vi齊向化;這需要調轉其自轉方向,而這需要一個外部強磁場來實現。

現在的高壓發電都是基於電磁感應原理。1820年,Faraday和Joseph Henry發現,當一塊磁鐵相對於一個線圈A運動時,或者附近另外一個線圈B內的電流強度發生改變時,線圈A中會出現電流,也就是A附近會出現感應電場;其電勢差emf與磁通量(B~穿過線圈A所包圍的麵積的流量)的時間變化率成比例。1834年,Heinrich Lenz根據能量守恒的原理,確定了感應電流的方向:感應電流所生成的磁場B1~,與原磁場B反向;或者B1產生的磁通量要抵消B的磁通量。

Faraday感應定律、Biot Savart定律,加上Coulomb電力公式,就構成了近代電磁學的基礎;通過一些微積分的運算,便可推出Maxwell的五大方程。Ampere還推出了兩根導線之間的作用力的大小:F = K I1*I2 /d,d為導線間的距離。

試驗表明,一段長度為L、電流強度為I~的導線,在磁場B~中,所受到的磁力為 F~ = L I~ × B~。由此可公理化為,一個帶電離子q,以速度v~在磁場B~中運動時,所受力為 F~ = q(v~ × B~)。由於受力方向與運動方向垂直,磁力對離子不作功。功隻是力沿路徑的環流量(Circulation,標量積),丟失了力的方向信息;還需要考慮扭矩(torque)T~ = r~ × F~,r~是從參照(觀測)點到著力點(運動物體所在處)的位移矢量。扭矩的量綱與能量(或功)相同,隻是帶有方向。

對於一個質量體,按照牛頓第二定律,F~(合力) = m dv~/dt,m為物體質量,v~為線性運動速度, 有T~ = r~ × mdv~/dt = d(mr~ × v~)/dt – mdr~/dt × v~ = d(M~ × v~)/dt,第二項為零是因為dr~/dt 與v~平行,這裏假設質量m不隨時刻改變。M~ = mr~稱為靜力矩,M~ × v~則為線性動量L~。對於一個連續質量分布的物體,在一個力場F~ = dm * g~,g~為單位質量的物體所受到的力,其扭矩為積分:T~ = Integral {r~ × g~dm} = dL~/dt, L~ = Integral{r~ × v~ dm}。

對於一個在空間中連續分布的電量Q,它們形成一個電場E~ (單位電荷所受的力);其扭矩定義為 T~ = Integral{ r~ × E~dq}, dq是電量微元。我們可以定義一個電動量D~ = Integral {r~ × u~dq} ,矢量u~的時間變化率du~/dt = E~。dq r~可以理解為靜電矩,u~則為電量的擴散速度,也就是電流強度I~,因此有 dI~/dt = E~; 也就是說,dJ~/dt = E~ dG,dG是分布空間的幾何微元(長度、麵積或體積)。這就是為什麽有人假設J~與E~成正比的原因。

對於一個長度為d,兩端電量為±q的電極(如極性共價鍵)來說,其偶極矩(Dipole moment) 定義為 qd~,d~的方向是從負極指向正極。在一個外部電場E~中,它所受到的扭矩為 T~ = qd~ × E~ = d~ × qE~ = d~ × F~,qE~即是電極所受到的電場力。在一個極性分子內,它的扭矩等於各個鍵的扭矩的矢量和。

如果把一個磁偶矩M~放到一個外部磁場B~中,它會受到一個扭矩的作用:T~ = M~ × B~ = sN~ × B~ = N~ × sB~, N~是一個向量,sB為磁偶矩在磁場B~所受力的大小,沿磁力線的方向。s稱為磁量,最小的基本單位稱為磁子(Magneton)。對於一塊磁鐵,也就是一些電流回路的集合,它的磁扭矩等於所有回路的磁扭矩的矢量和。可以定義一個磁動量S~(叫spin angular momentum也行),使得 dS~/dt = T~ = Sigma{N~ × sB~}, 也就是說,S~ = Sigma{N~ × sw~},dw~/dt = B~,磁場就是磁子的擴散速度。

一個物理係統永遠處於一個外部力場、電場和磁場之中,它所受到的力矩等於各個成員在各種場中所受力矩的矢量和。在場中的勢能U = --M~  E~,E~為場強;這是一種負能量。一個物理係統的內能,等於各成員的勢能,加上扭矩的模,還有兩種動能,即自轉動能和線性位移動能mv^2/2。

在微觀世界裏,粒子的運動都是隨機的; 除了質量、電量和磁量保持不變外,其它的量都是隨機變量,包括時間。所謂的不確定性準則指的是,在各種動量的表示中,兩個因子的標準方差的乘積,大於或等於一個常數h/4Pi,h為Planck常數。

物質世界的理論似乎是完美地統一了,可增加磁場的辦法,聽起來似乎陷入了死循環,人們什麽都做不了。自然界的量都有一定的範圍,還有一些常量或守恒定律,讓它們不隨時刻而改變。真正變化的量叫做熵,自然界裏誕生出生靈的目的,正是為改變。可別不信神,真正偉大的科學家都歸依了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歐洲聯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zhuwuji' 的評論 : 那五個方程是:電場通量、磁場通量的高斯方程,法拉第感應定律,安培定律以及Maxwell的推廣,還有一個電磁波所含能量的方程,學校教科書中一般是沒有的,我把它稱為第五方程。
zhuwuji 回複 悄悄話 我隻知道Maxwell方程有4個,第5個方程是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