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論人生

數論是一門學科,也是我的人生。有人把酒論英雄,我用數字描天下。
正文

中學數學競賽獲勝秘訣

(2022-02-20 15:09:00) 下一個

一個學生是否參加競賽,完全是自願的、憑興趣。結果卻是,考不好沒關係,考好了就大有關係,哪怕是憑運氣得來的好成績。當我還是一個學生時,隻要有機會,是競賽就必定參加,成績也是十二分的靚麗。有個獲獎證書,你的履曆就會很漂亮,也會有大學、機構免試錄取你。對於指導者來說,也是一個雙贏:我真行,能教出這麽棒的學生!競賽對師生雙方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可怎麽才能拿到前幾名呢?那可是有技巧的。

首先要熟悉考題的格式與時間限製;這隻要事先做一、兩套過去的考題就知道了。對於多項選擇題的競賽,一般隻有一個正確答案,平均每題1.5到2、3分鍾。題目的編排順序大都是先易後難;大部分(80%)的人隻能做出前麵80%的題,最後20%的難題才是競賽獲勝的關鍵。很多人考AMC的目的,是為了拿到進入AIME的資格,以便申請大學之用;能做對前麵80%的題,基本上也就過關了。

對於要寫過程的競賽,如CMC的Fryer、Galois、Hypatia、Euclid;CIMC、CSMC,AIME等,時間更充裕,但過程必須清晰,方法上最好有創新。沒有過程、甚至表述不清的,答對了也得不到滿分;有過程、答錯了可得部分分數。寫過程也不是連1 + 1 = 2都要寫出來的(否則根本就沒有時間做完),隻要寫出主要步驟即可,數值可以心算。在加拿大,除COMC外,什麽競賽都可用計算器(可編程、上網的除外),數值計算不必在意。在CIMC/CSMC中,要求保持準確答案,小數值四舍五入是要扣分的。對於CMO,5道題4.5小時,USAMO以及其它的什麽XMO,3道題4.5小時,第二天再做3道;時間很多,缺的是解題思路。

其次是知識儲備。整個中學階段學的隻是初等數學:算術、代數、幾何,最終歸結到函數(包括數列);微積分在中學數學競賽中一般用不上,當然,如果有極限概念的話,肯定更勝他人一籌。在算術中,隻要知道數的六種運算即可:從自然數、整數到有理數、實數。AMC12中,要求知道複數的運算及應用,CMC中從來就沒有出現過複數。六種運算中的加、減、乘、除,大家都是無所不知的;但是,冪及其反運算、指數及對數,就讓很多人頭痛;第六種代入,甚至是無窮次的迭代,那就成了大多數人的噩夢:循環小數、連分數、嵌套的根式,普通的教學大綱裏根本就沒有。出題者要增加難度,正好從此處給你下套。

初等代數中,要做三件事情:變量(符號)的運算、構造表達式,寫/解方程,還有不等式的求解與證明。人類能夠想到的數學表達式,由易到難,依次是:多項式、有理式、根式、指數式、對數式、三角式、階乘式。盡管可以定義任意的運算,但總得滿足一些運算規律才有價值。最基本的是結合律,否則三個或以上的對象很難運算。然後是交換律;中學裏學的不滿足交換律的隻有矢量積,當然有的人可能知道矩陣的乘法。如果同時定義了兩種運算,人們還希望它們滿足分配律;為了解方程,還得有消去律。遺憾的是,運算律這種名詞,很多中學生聽都沒有聽過,盡管他每天都在用。還有很多學生隻知道運算運算,算到天昏地暗,卻不知道變量代換,完全喪失了代數學的本意。把一個重複出現的式子、把一個多層嵌套的式子裏的下一層,用單獨一個字母來表示,那是多麽的簡單啊!

代數學的難點在於列方程,或者找到相關變量之間的關係。對於人為構造出來的問題,關係式大多已在字裏行間了;隻要把數量詞用字母代替就可以了。如若不然,就用兩種不同方式,去計算同一個量即可。當然,這得需要記住相關的公式或定律。至於解方程呢,現在已知的、可解的方程,其解法基本是固定的,隻要做過一、兩道練習題,自然就清楚了。

中學幾何學習圖形的度量和基本性質。角度、長度、麵積、體積的計算公式,隻對一些基本形狀給出,如直角形、圓形;其它圖形要用拆分或拚接的辦法算出。當涉及到邊與角的關係時,需要三角學的基本公式,如正、餘弦定理,和/差角公式。如果找不到想要的方程,就引進坐標係,隻需要五個公式:定比分點的坐標、兩點間的距離(能記住點到直線的距離便天下無敵)、斜率(及其與斜角的關係)、多邊形麵積的鞋帶公式、點的平移/旋轉公式,便可寫出任何曲線的方程。如果能夠把坐標與向量統一起來,直邊形的問題都可以很快解決。涉及到圓與多邊形的關係的證明題,需要知道圓內角與弦、切線的五個關係定理(這在加拿大的中學裏是不教的)。

中學函數部分隻學習五種函數(冪、指數、對數、三角、反三角)的初等性質,包括對稱性、單調性、有界性、周期性、凹凸性;而且都是憑經驗、沒有解釋,因為單調性與凹凸性要用到微積分。為了能夠求出函數的值域(最大/最小值),最好能知道幾個平均值不等式(如算術、幾何、調和、平方平均值),還有凹/凸函數的Jensen不等式。普通大綱裏還缺失隱函數及其參數表示、一般函數方程的求解方法、替推數列的求解方法,這些內容在競賽中是常考的;也許正是因為出題者知道普通學校不教。

以上內容都是有目共睹、耳熟能詳的,競賽中是被用來充數湊分的,隻出現在前麵80%的問題中。要想競賽得高分,還得知道一些大綱之外的內容。首先是初等數論,盡管可以把它歸入到算術或代數中,它研究整數性質的特有方法,是需要專門體會的。Gauss引進的模運算、同餘式的概念,是研究整除性、解不定方程的特定方法。勾股數、海倫數(Heronian triples)、Pell方程的解公式,是二次不定方程的三個最著名的例子,其解法是需要領會的。證明某類整數的存在性的構造性方法,更是值得仔細推敲。

還有計數(組合學),是我最不能理解加拿大中學數學大綱的地方:盡管每個老師都知道學生們都不會數數,大綱卻是幾百年不作改變!中國小學三、四年級就學計數的加法、乘法原理了,這裏卻是12年級在《數據管理》中才提起,結果卻是一大半的學生把課程Drop掉。至於鵲巢原理、替歸計數法、映射計數法、生成函數計數法,提都沒人提起;讓加拿大學生去做競賽中的組合問題,比趕鴨子上樹還難。還有邏輯推理題、幾何證明題、遊戲問題、找規律,做夢吧!至於什麽是循環論證的邏輯錯誤,幾乎無人能懂。

第三是解題的方法與技巧。題目是做不完的,但題型是有限的;如果能夠把遇到過的題型都分門別類,再給出相應的解法,那就沒有任何競賽(考試)得不到90%的分數。如果能夠自創某種更快捷的技巧,冠軍非你莫屬;不過先得知道已有的方法。一般的解題策略,不外乎就是:猜猜試試、倒著來、反證法,畫個圖、符號化,作個假設、引進未知量,簡單化、找規律,回到定義去、給出個等價的表示方式。一般性的數學方法有,(1)待定係數法,用於多項式、冪級數等任何具有固定形式的表達式的確定、運算和求根;(2)配方法;通過配平方、立方等,把式子化簡。在微積分中,還要配全微分呢!(3)換元法,把一個複雜的式子換成別的變量;(4)類比法,把其它類似情形下的結論套用過來;(5)窮舉法;(6)反演法;比如數列求和的反演、Mobius反演等;(7)分部求和法;等等。還有一些特殊的技巧,隻是針對特定的題型。比如(1)數列求和的拆項法,(2)求最大公因式(數)的歐幾裏德算法,(3)解不定方程的最速下降法(Fermat),(4)圖論中求最短路徑的Dijkstra算法,(5)用圖論中的關聯矩陣表示狀態,握手定理揭示關係;(6)平麵上求最短路線的反射法、直紋麵上的直線化方法,等等。

最重要的是大腦進行聯想的能力,當然這與記憶的能力是相關的。解題就是搭起已知與未知之間的一座橋梁,材料就是個人的知識儲備,手段即是解題方法與技巧,使用何種手段靠的是大腦的聯想能力,這表現在三個方麵:洞察力(insight)、獨創性(ingenuity)、靈感(inspiration)。給定一個問題,你能看得多深入?能用一種等價的、確定的、更簡單的形式表達出來嗎?在代數、幾何、函數中,這不難做到;可在數論、組合、邏輯中,問題往往沒有一種確定的表示形式;你需要構造出一種形式(記號)去表示。可能是用數組/矩陣/數集去表示狀態,然後找出一種計量的方式;也可能是作出一些輔助的東西,如幾何圖形的輔助線,再證明它具有某種性質。還可能是用鵲巢原理、中值定理等去證明某種東西的存在性,甚至是像數學建模那樣,構造出一種全新的模型。

方法上的創新就更具挑戰性。我曾經遇到過一些計數問題,要求進行線對線的計數;要知道乘法原理隻是點對點的。線對線能行嗎?三維空間裏還有麵對麵的呢,不推廣肯定不行。在許多武俠神話中,必須要能融合已有戰技,在功法上實現突破,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能夠激發數學方法創新的,隻有遇到了強敵—XMO中出現的超難問題。靈感是實現創新的唯一手段,可它卻是觸摸不定的、無法培養的;它可能是長期磨難的水到渠成,也可能是一時的天上掉餡餅。也許隻有神靈才能控製人的靈感?幸運的是,普通競賽中出現的問題,都是被人做過了的、有確定答案的,並不需要超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歐洲聯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白釘' 的評論 : 不能。我隻是應邀回複網友關於數學競賽的疑問。
深度思考 回複 悄悄話 感謝分享。不過本文有兩處小錯誤:1,在美國,學生進入JMO的的cutoff是AIME加上AMC10,所以AMC絕不是做80%就可以了的。2,AIME不寫過程,隻要答案(雖然不是選擇題)。
務實小民 回複 悄悄話 我住大多地區,RICHMOND HILL, 如果可能希望和老兄交個朋友!
我已經發悄悄話給您。
白釘 回複 悄悄話 這些搞熟了能當數學家嗎?
務實小民 回複 悄悄話
smithmaella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學習了。最近開始在油管上學習代數解題。
槍迷球迷 回複 悄悄話 嗬嗬, 數學的“題型是有限的”?數學家笑了。
歐洲聯盟 回複 悄悄話 哪位大俠有高招,請補充、指教!
登錄後才可評論.